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玄幻魔法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63章 態度得有,但不能只有態度

第563章 態度得有,但不能只有態度(1/2)

目录
好书推荐: 又见九叔 复仇少年的逆天赞歌 血与酒之歌 武神伐仙 风流神帝:今日尤物乱道心 玄幻:我的宗门强无敌 跨异界联合王国 从一株神柳开始修仙 穹苍之巅 长生:修仙从发展下线开始

第563章 態度得有,但不能只有態度

“陛下言重,言重……”

“陛下为君,臣为人臣——本该是由臣,多到宣室殿覲见陛下。”

“只是陛下政务繁忙,臣又乃外戚之身,若无要事,实在不敢前来叨扰陛下。”

如是一番话,曹时便算是为刘荣『挺久没去你家了』的客套之语,给出了中规中矩的答覆。

自己先前是在客套,也明白曹时同样在客套,刘荣便只摇头一笑,並未继续开口搭话。

倒是曹时这看似隨意的一语,让刘荣心中再生出一丝欣赏。

——在汉家,外戚和功侯,是全然不同的两个群体。

准確的说,文臣、武將、功侯、贵戚,都各有其独特的群体辨识度。

如文臣;

如果是纯粹的、走仕途的文人士大夫,那多半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掌握著治理国家的真理,对旁人所言——尤其是不同意见不屑一顾。

对於其余的武將、功侯、贵戚三个群体,文人士大夫大都抱著鄙夷。

在他们看来,武將多为胸大无脑,只知道打打杀杀——只知道打天下,却根本不懂治天下的莽夫。

功侯,始祖多半是拔尖的武將,后代更直接就是紈絝子弟,不值一提。

贵戚更惨——直接就被认定为『幸佞』之人,完全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不过是靠著一个成为天子之妻的女人,才得以与有荣焉,鸡犬升天。

简而言之,文人士大夫,平等的看不起除自己之外的所有群体。

与此同时,又隱隱期待著有朝一日,自己可以躋身功侯之列。

只不过,他们期待的並非开疆拓土之功、斩將夺旗的勛,而是单纯凭藉治国之才,得以封侯拜相。

很显然,这在如今汉室並不现实。

所以在如今汉室,这种纯粹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数量占比极少。

在民间如是,在官场、在长安朝堂中枢,更是百八十个人里,都找不到这么个书呆子。

绝大多数情况下,如今汉室的文臣、武將二者,是不分彼此的。

——文臣胸怀治国之才,却也会將入伍从军,建功立业,从而站上更高的位置,再发挥自己的治国才能,当做自己最基本的发展路线。

武將胸怀战阵韜略,也多半会有意识的提高文化素养,为將来入朝为官,牧治一方提前做准备。

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很少会戏份『你我』——很少有人准確標榜自己为『文臣』或『武將』。

只会在自谦时说:某行伍出身,脾性粗鄙/余起於刀笔,短於勇武。

但自谦归自谦。

那个说自己行伍出身,脾性粗鄙的『武夫』,却大概率会是个颇有文学素养的大家;

那个说自己起於刀笔,短於勇武的『文士』,也必然是弓马嫻熟,人高马大的丈夫。

所以如今汉室,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以武一切,用文持之。

简而言之,便是用武勛得到地位,並用文才守护已经得到的地位。

这和治国之道的『马上得天下,下马治天下』,也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臣武將这般不分你我,功侯贵戚,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功侯,与文臣武將二者,同样没有太过清晰地区別界限。

正如上文所言——功侯,本身就是以武將佼佼者的身份,凭武勛成为功侯;

而成为功侯之后,又因为那句『以武一切,用文持之』至理名言,需要通过政治才能来巩固、守护功侯地位。

所以,也可以说:文臣、武將不分你我,最高追求都是成为功侯;

而功侯起於文臣、武將,在成为功侯之后,更是需要二者兼修——继续不断建功立业、出將入相,才能维持功侯的地位。

本质上,三者並非渭涇分明的三方,而是通过两种不同的路线,最终达成同一个目標。

与这三者相比,贵戚——准確的说是外戚,那就是孑然一身的特例了。

不同於文臣需要治国才能、武將需要军事才华;

外戚,原则上不需要掌握任何能力。

仅仅只需要一个成为皇后的亲戚,外戚就可以成为『外戚』。

而在成为外戚之后,被天子用於何处,才会涉及到此人的才能。

如太祖高皇帝年间的吕氏外戚,便有吕泽、吕释之兄弟二人,凭藉军事才能支撑起吕氏外戚。

太宗孝文皇帝年间的薄氏,也同样是凭藉薄昭的军事才能,方得以显赫朝堂。

到了太宗皇帝晚年,以及先孝惠皇帝年间,竇氏一族的路线,则出现了有汉以来的第一次『不同探索』。

——先是章武侯竇广国,凭藉崇高德行和治国才能,险些成为汉家第一位外戚丞相!

竇广国功败垂成,与丞相之位失之交臂后,竇氏也依旧没有拨乱反正,重回外戚默认的『武將路线』,而是继续坚持,並最终如愿结出了果实:竇婴。

一个大儒竇婴,原本走的是『外戚/文臣』路线,最终却又因为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而让竇婴意外达成了文武双全路线。

於是,到了当今刘荣一朝,外戚出身,且文武双全的竇婴,也就水到渠成的拜相了。

从以上这些就不难看出:文臣武將,功侯贵戚四者之间,虽然有著极高程度的牵连,嫌少有人只具备单纯一种身份,多半是二者,甚至三者兼具,但这四方之间,也是有著相当明確的鄙视链的。

——功侯地位最高,將文臣、武將,都看做是还没有获得成功、还没有资格和自己平等对话的末学后进;

武將地位其次,以成为功侯为最高目標,却也不忘未雨绸繆,朝著文武双全的方向靠拢。

再次为文臣,自视甚高,却也知道如今汉室的情况,非武勛不得寸近,故而也会有意识的朝军事方向发展,以补全自身短板。

而外戚,则处於这个鄙视链的最低端,为余下三个群体一致鄙视!

凡有志向的外戚,多从武,少从文,偶有竇婴这种天命之子,可以走通文武双全的路线;

最终目標,却是儘可能『摆脱』自己的外戚身份——儘可能成为旁人严重的文治侯、武功侯,而非令人不屑的外戚恩封侯。

在此背景下,这四类群体之间的交往模式,也就是一目了然得了。

——功侯贵族,但凡不是彻头彻尾的紈絝子弟,便都会维持基本的文才、武略,並对『末学后进』的文臣武將,保持最基本的友好和善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一天一造化,苟在仙武成道祖 玄幻:我真不想当大好人啊! 我的魔法熟练度能突破上限 刚成死灵巫师,万魂幡是什么鬼? 修仙世界的巫师 长生仙缘:从享受完美人生开始 退婚当天,大帝亲爹为我撑腰 从武道词条开始成神! 这个Bug太棒了! 主宰从重生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