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1/2)
第1568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
游旭的预言,精准得令人咋舌。
下午,双方代表团举行了例行的见面会。
按照计划,正式谈判直到下周一才正式展开,因此见面会气氛还算平和,只是程序性的相互介绍和寒暄,并未涉及任何实质内容。
然而,当兰新志等人回到酒店餐厅,刚准备享用迟来的晚餐时,第一个“不速之客”就找上了门——
法国谈判代表团负责人皮埃尔·埃米雷地来访。
通报来得突然,兰新志只好放下刚拿起的餐具,起身前往酒店的小会客厅。
出于外交对等原则,他需要亲自迎接这位来自法国经济和财政部的高官。
“兰先生,晚上好,冒昧打扰了。”埃米雷地笑容可掬,握手有力,“我这次来,纯粹是以私人身份,想和您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聊聊天,表达一下我们对华夏代表团的欢迎。”
兰新志心说我信你个鬼,越是这么强调,就越不可能是什么狗屁的“私人来访”。
但表面上还是报以得体的微笑:
“埃米雷地先生太客气了,欢迎之至。”
果然,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
所谓“私人身份”的寒暄仅仅维持了不到两分钟,埃米雷地就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真诚而富有感情:
“兰先生,您知道,法兰西与华夏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历经风雨而弥坚,我们都珍视这份宝贵的传统。”
他巧妙地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观察兰新志的反应。
但后者只是低眉垂目如老僧坐定,所以什么都没看出来
埃米雷地只好继续:
“尤其是在一些战略性、高技术含量的领域,比如核能和航天航空,我们双方在过去十五年间,已经建立了非常成熟、也非常成功的合作模式……这些合作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增进了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紧接着,他的话语就开始带上明确的指向性:
“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将宝贵的投资资源,优先投入到那些已经被证明成功、拥有深厚合作基础、且具备强大国际竞争力和稳定回报预期的优势产业,才是最为明智、也最能实现‘互利共赢’目标的选择。”
这最后一句话的措辞相当委婉,但一连串的形容词下来,也基本就差报上法国的身份证号了。
兰新志心中了然,脸上依旧保持着倾听和思考的表情。
思索片刻之后,才谨慎地回应道:“埃米雷地先生,我非常理解并赞同您关于深化优势领域合作的观点。法国的工业实力,尤其是在您提到的这些领域,确实令人钦佩,双方的合作也确实卓有成效。”
“不过。”一顿彩虹屁之后,他话锋微转,语气温和但立场清晰,“我们此轮合作的重心是着眼于帮助稳定当前局面,共克时艰……法国作为欧盟的核心成员,经济基础雄厚,财政状况相对稳健,短期内似乎并未面临迫在眉睫的系统性风险……”
埃米雷地似乎早已料到兰新志会这么说,他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代之以一种坦率的表情:
“兰先生,那些面临严峻情况的地区,比如南欧诸国,甚至包括意大利南部地区,恕我直言,他们的经济结构性问题积重难返,就像一个……无底洞,哪怕投入再多的资金,也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局面,反而可能被低效甚至无效地消耗掉。”
在谈到其它盟友的时候,埃米雷地的用词却近乎直白,让兰新志不由得大跌眼镜。
这并非我们乐见,但却是残酷的现实。”
前者摊了摊手:
“所以,与其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难以产生显著效果的地方,不如集中力量投资那些拥有强大工业引擎和明确复苏路径的国家,先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和税收,然后再通过这些新增的财富,去帮助那些困难地区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债务化解,才是对欧盟、也是对贵国资产负责的做法。”
这番言论看似冠冕堂皇,但其实就差把“甩包袱”仨字拍在桌面上了。
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兰新志,也感到一阵愕然和哭笑不得。
他终于深刻理解了游旭之前那句“欧洲人比我们更担心被窃听”的含义——
这样直白地指责盟友、划分“核心”与“包袱”的言论,是绝不可能出现在正式谈判桌或任何可能有录音记录的公开场合的。
完全是私下里赤裸裸的利益切割和资源争夺。
实际上,兰新志甚至觉得对方的表态有几分道理。
但毕竟是带着上级要求而来,他不可能贸然给出什么承诺。
兰新志迅速调整好情绪,诚恳地表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