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7章 “团结精神”(1/2)
第1567章 “团结精神”
布鲁塞尔,南部-沙勒罗瓦机场。
一架隶属于华夏国际航空的a330客机缓缓停稳。
早已准备就绪的工作人员迅速到位,几乎在舷梯架设完毕的同时,就把红毯铺到了台阶的最下方。
几分钟后,舱门缓缓开启,以工建委副主任兰新志为首的华夏联合工作组一行出现在舷梯平台上。
早已等候在此的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及部分成员国代表,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为首几人的身上。
这次谈判的规格很高,但或许是出于对谈判周期的担忧,欧盟方面并未安排高调宣传。
只有部分官方通讯社的记者出现在红毯两侧的媒体区里,摆弄着稀稀拉拉的闪光灯和快门——
华夏的投资当然是利好消息,但如果被提前炒热,又迟迟等不到靴子落地,那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更何况,大部分欧洲吃瓜群众都还沉浸在“局势一片大好”的美梦之中。
当然,在媒体以外的部分,接待规格还是直接拉满。
甚至专门在停机坪上临时搭设了一个小型演讲台。
简单的寒暄过后,兰新志踏上台阶,来到麦克风后面站定。
落地讲话是早就安排好的环节。
毕竟以眼下的局势,反而是前来接机的这些欧盟官员更需要信心。
“非常荣幸,能第三次以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踏上布鲁塞尔的土地。”
兰新志的声音通过翻译清晰地传递开去:
“作为世界两大重要文明和经济体,华夏和欧洲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合作基础久经考验……今天,我们跨越万里而来,正是带着对这份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共同应对当前挑战、开创更美好未来的真诚愿望……”
这些内容全是技巧,没有半点真诚。
就连负责讲话的兰新志本人都忍不住腹诽——
交往源远流长倒是不假。
但大部分交往跟“友好”没有半点关系。
都不用往更远了说,区区半个世纪之前,大家还分居铁幕两边打生打死呢。
当然,内心吐槽归吐槽,面子上的工作总归还是要做。
他微微侧身,手臂指向身后那架庞大的a330:“这架飞机并非随意选择,它是三年前,由我们与欧洲伙伴紧密合作,在华夏庐州完成总装的第一架a330飞机,它的翱翔蓝天,本身就是中欧产业协作、技术融合的生动象征,也因此而被命名为‘团结精神’号。”
他刻意停顿,让翻译来得及将其中的关键词传递出去。
也是直到此时,前来接机的大多数人才注意到这架飞机的独特涂装,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寓意。
“团结精神,这正是我们此行的核心信念,”
捕捉到这一反应之后,兰新志方才继续道:
“华夏代表团此行带着最大的诚意而来,期望与欧盟及各成员国坦诚沟通,务实探讨,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也相信,能够带着富有建设性的成果而归……”
“……”
一番简短但极具信息量的开场白,既回溯了合作历史,点明了当前背景,又通过“团结精神号”这个精心设计的视觉符号和名字,表达了华夏的诚意和期望。
兰新志没有提及任何具体条件,但已经足够引发各方的解读和期待。
现场响起了礼貌而热烈的掌声,不少欧盟官员的脸上露出了期许,但更多是复杂的表情。
……
张力十足的亮相过后,代表团迅速与前来接机的华夏工作人员汇合。
这批人之前就在布鲁塞尔、负责具体的适航互认协议谈判,现在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代表团中的一部分。
没有过多的寒暄,一行人登上由外事团队准备好的车辆,驶向市区下榻的酒店。
车内,气氛立刻变得务实起来。
原代表团团长李俊山坐在唯一一排反向座位上,向刚刚抵达布鲁塞尔的众人介绍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