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2/2)
“埃米雷地先生,我个人也非常看好您提出的建议,但具体的投资方向、规模以及如何平衡各成员国的需求是一个综合考量……您的宝贵意见,我一定会完整、准确地转达回国内,以供决策参考。”
一番外交辞令,总算将这位急切表达诉求的法国代表暂时安抚住,送出了门。
兰新志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快步走回餐厅,看着桌上已经半凉的晚餐,无奈地叹了口气。
结果,刚拿起刀叉准备对付两口,秘书的声音再次响起:
“兰主任,德国代表团负责人诺伯特·奥兹塔斯先生来访。”
兰新志:“……”
他认命地放下刀叉,再次起身。
德国代表奥兹塔斯,一位身材高大、表情严肃的中年人。
“兰先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华夏的经济互补性极强。几十年来,德国的机械设备、汽车和电器产品,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可靠性,深受华夏市场的喜爱和信任,为华夏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建立了深厚的商业纽带……”
“……”
兰新志已经饿得有些发昏,好在德国人的开场白和核心诉求与跟刚才法国人如出一辙,只是将“核能和航空航天”替换成了“精密机械、高端汽车和电气设备”。
所以也根本不用动脑,照着刚才的回应聊就是。
而当兰新志同样委婉地提及德国财政状况相对较好,暗示资源可能优先用于更困难地区时,奥兹塔斯的反应更是与埃米雷地一模一样,连用词都高度相似——
南欧和部分地区的结构性问题是系统性的,非短期资金注入可以解决,投资于德国坚实的工业基础,才是对整个欧洲长远稳定最负责任的投资云云。
兰新志心中暗道,这两位核心成员国的代表,私下沟通的深度恐怕远超想象,连说辞都像是统一过口径的“甩包袱2.0版本”。
他再次用同样的外交辞令——个人认同、看好德国、需上报决策——将奥兹塔斯也送走了。
第三次回到餐厅,兰新志苦笑地看着那盘凉透的、已经毫无食欲的晚餐,打算找个微波炉热一热了事。
但秘书却第四次走了进来,通报意大利代表来访。
“?”
兰新志满脑袋都是问号。
他很想打开窗户看看,外面是不是停着一排欧盟各国代表的专车,又是不是还有专人负责叫号。
不然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叫他进来,我就在这儿和他谈。”兰新志当啷一下把餐具扔在桌上。
他是真的饿了,也实在不想再折腾了。
“还有……给我换一份披萨,要带水果的,最好是菠萝。”
既然不想让他好好吃饭,那就都别吃了。
……
意大利人的目光全程刻意回避着桌上的菠萝披萨。
这位代表倒是没有德法代表那种强势的“甩包袱”姿态,而是大吐苦水,强调意大利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希望华夏能看到意大利在高端制造、时尚设计、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投资价值,并暗示愿意在审查方面提供“前所未有的灵活性”。
随后,英国的、希腊的、西班牙的、爱尔兰的、捷克的、匈牙利的……各国代表如同商量好一般,或单独或小团体,络绎不绝地前来“拜访”。
有的言辞恳切打悲情牌,有的大谈历史渊源和传统友谊,有的则极力推销本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港口、铁路、电网)或特色产业(农业、葡萄酒、旅游业),并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愿意降低甚至取消对华夏投资的各类审查门槛,以换取宝贵的资金注入。
兰新志彻底见识到了什么叫“一盘散沙”。
相比之下,1990年的老大哥都算得上铁板一块。
这场马拉松式的“非正式会晤”一直持续到深夜,他才拖着几乎被掏空的身躯回到套房。
游旭和袁建生也都在等他。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兰新志瘫坐在沙发上,苦笑着对两人说,“我看咱们这欧盟朋友们,这‘大难’的影儿还没完全压下来呢,就已经开始争先恐后地‘各自飞’了,生怕飞慢了抢不到食儿。”
游旭笑着给他倒了杯水:“这下您明白我白天说的了吧?他们内部这扯皮和算计,从来就没停过。只不过平时还能维持个表面团结,遇到眼下这种真金白银、关乎生死存亡的关口,那点遮羞布就彻底扯下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