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发表(2/2)
“这日本鬼子干得真特么的出生!”姜文气性的说道:“你看看这个部队干的是人事吗?”
“啧!”刘斌眉头紧锁,紧跟着说了一句:“姜文说得没错,这使用毒气战实在是太可恶了,日本人怎么这么丧尽天良!!”
两人在桌上怒骂鬼子。
姜文说道;“要不是周旭同志,我还不知道还有这档子事情呢!”
“确实很让人心酸呀!”刘斌抽了一口烟。
三人看完小说,姜文立马说道:“要我说这个佐藤小鬼子死得好……啥也别说孩子是不是无辜的,罪恶的血脉应该尝尝自己的痛苦!!”
“嗯嗯!”刘斌点点头。
姜文看到末尾,用小字写下来一段:‘该文资料均来自部队档案’
“真是可恶呀!”
“疼恨呀!你说现在还和人家搞什么外交?”
“莫谈国事!莫谈国事!”路边摊同志端着两碗面走了过来,气愤的说了一句。
咳咳。
姜文立马点头。
确实二十出头的孩子都是这样容易气血上头,姜文还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当中畅想中苏开战,自己大杀四方呢。
当然中越开战,周旭是上去杀敌了。
下午,姜文三人写了一封信放入了信箱当中。
——
北方。
黑土地三省,风吹麦浪,稻儿飘香,黑土地养育着咱的爹娘。每年的冬天,都大雪飞扬,热热的炕头上唠唠家常。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荡。清澈的小河在潺潺流淌,东北人爱吃那酸菜血肠,秧歌扭起来人们喜洋洋。
大东北是我的家乡。
呸!说多了。
此时的哈尔滨,是一座漂亮的城市。
下午放学时间。
一个小男孩拿着一本借阅的书进了屋子,妈妈问了一句:“晚上吃啥?”
“妈,随便来点吧。”初一的他已经学会了不听父母的话,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小孩子了。
妈妈一脸问号:“看什么书呢?”
看了一眼书的封面,《收获》呀?
那好吧,好歹是文学杂志,于是她也就没有骂孩子。
小男孩看着小说看到了最后面,他深深吸了一口凉气,感叹了一句:“哇!为什么佐藤和张小嘎都死了?”
不过很多小孩子第一次看《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之后,第一时间都会感到震撼!
两个主角都死在了最后的细菌房里,读者还替着两个小男孩感到可怜。
当然这就是反战题材的小说和电影的主要目的,小孩子看完小说之后,对于战争产生了厌恶情绪才是正确的。
“……”
妈妈听着儿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感叹,倒是没太注意。
“干哈儿,你这孩子是脑子睡糊涂了?”
过了一会儿,老父亲从门外回来了,他直接走到了桌子前面,儿子刚刚跑进屋子里面去了,他就拿起来《收获》看着。
“啧!《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不是童话故事吗?”他看了一两页之后确信这不是童话故事,而是一篇抗战小说。
直到看完之后,老父亲感叹了一句:“这小说……写得真是震撼人心,我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有思想深度的小说了!”
妈妈走了过来。
老父亲立马说道;“大事情,大事情呀!”
“你也跟着发什么疯?”
也顾不上老婆吐槽,他立马把小说递给她看:“你看,细菌战,731部队!这是当年日本人对于我们哈尔滨的迫害呀!真是可恶!!”
“真的?”妈妈跟着他扫了一眼,果真瞧见了不少的细节:“啧?刚刚我儿子还在看呢?会不会写得太血腥了呀!”
于是妈妈朝着屋子里面喊道:“儿砸这篇小说你看了没?”
父亲说道:“瞎操心什么?看一本小说也没什么事情!让孩子们明白这些可憎的事情就好了!!!”
说完这些,现在这个年代能够住得起楼房的,而且面积如此大的一般都是领导。
“喂?接通给发行所?”
“处长?什么事情?”
处长咳嗽一声:“联系一下《收获》杂志社,就这么说,我们厂订阅一千份,要让全厂人都学习一下《收获》的小说。”
“《收获》?为什么不订阅《故事会》?”秘书问道。
“……”
处长继续说道:“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你不知道要干什么吗!这是大事情知道吗?”
哈尔滨上空,这几天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情绪。
《收获》当中《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火爆,这一次算是点燃了一群人的爱国之心,当然也有对于侵略者迫害的仇恨。
铭记暴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大屠杀”“人体实验”这类反人类罪行在未来重演,这是对所有生命的敬畏。
当然怒骂日本鬼子是最朴素的情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