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57章 儒从何来

第57章 儒从何来(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煤老板旗下的艺人 穿越者不死于因果 我在俄国当文豪 无限神职 兼程1995 港综:开局抽死签 红楼窃玉 穿梭诸天从莽荒开始 圣杯战争都打穿了,还说是龙族? 霍格沃兹的迷雾之主

这是皇帝要兑现诺言,重用儒家啊。

这怎么能不让他们开心呢。

宋濂在读书人中间的声望也更高了。

不少人惭愧的表示,误会宋先生了。

前段时间,朱元璋建立行政体系,任命三省六部官员。

刘伯温选择辞官,宋濂选择不管事,儒生心里对他们是非常不满的。

但现在,误会全部解除了。

宋先生不是不作为,而是在以另一种方式,争取更大的利益。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宋先生才是真的大智慧,学以致用啊。

我们太浅薄了。

其实宋濂自己也是懵的。

他自然也清楚朱元璋的性格,李善长找他的时候,他也没想太多。

就把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好的礼法制度拿了出来,根本就没指望能够通过。

哪知道,皇帝就这么给批准了。

虽然删除了厚待士大夫的内容,可这个大转变还是让他不敢置信。

等清醒过来,他脑海里不自禁的浮现出马钰的身影。

莫非又是他?

看来必须要找个时间去见一见他了。

不全是因为劝说皇帝的事情,还有很多学问方面的心得,想要和他交流。

前脚还说要彻底躺平的朱樉,得知此事急匆匆的找到马钰:

“完了,你说我爹是不是真的要和李相决裂?”

马钰摇摇头,说道:“决裂倒不至于,但大概率不会如之前那般信任他了。”

“而且这么大的事情,你爹不会如此儿戏的。”

“这次采用宋先生的意见,也不是因为李善长,至少不全是因为他。”

朱樉不解的道:“那是为什么?总不能突然转性子了吧。”

马钰说道:“你就没发现,这几个月你爹一直让群臣上疏,谈论汉唐和宋元的各项制度吗。”

“研究的多了,他自然知道该采用哪种制度更合适。”

说起这个,马钰心中非常的得意。

还是他上课的功劳啊。

虽然他讲的只是土地和人口制度变迁,但这两项是一切制度的根本。

其它各种礼法制度,都是建立在它们之上的。

研究它们,就会连带的将整个制度体系梳理一遍。

关键是,礼法制度和人口土地制度是息息相关的。

不可能礼法制度宽松,人口土地制度特别严苛。

反过来说,你礼法制度特别严苛,人口土地制度就宽松不起来。

所以,朱元璋这次在礼法上倾向于儒家,其实已经暴露了他接下来会采用哪种土地人口制度。

总体上大概率会沿用宋朝的宽松政策。

就算有所改变,至少也不会再和原本世界那样严苛死板。

别人不知道内情看不出这个信号,马钰岂能看不出来。

所以他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百姓的日子能好过一点,他的努力就没白费,这一趟就没白穿越。

而且,还证明了朱元璋也是可以说服的。

自己改变这个时代,不再是一句空话。

——

朱元璋采用儒家礼法制度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儒生们的宣扬下,此事以极快的速度传向四面八方。

原本还在观望的儒生们,纷纷下场宣扬大明天命所归。

刚刚占领的区域,迅速恢复秩序,减少了朝廷的管理成本。

最直观的地方,还是在于禹王鼎。

原本很多人都是不信的,支持的一方和反对的一方,每天都打不完的嘴仗。

但这一次,儒生们亲自下场,宣扬宝鼎就是禹王鼎。

各种赞美宝鼎的诗词文章,成堆成堆的出现,其中不乏大儒名家之作。

正所谓三人成虎,当掌握了舆论权的儒生们下场,这个争议迅速分出了结果。

宝鼎就是禹王鼎。

这还不算完,没多久消息就传到了各割据政权境内。

各路明军发现,给自己通风报信的人突然变多了,很多地方甚至主动献城投降。

统一步伐都为此加快了不少。

消息传回应天,朱元璋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这时朱标求教道:“爹,不过是采用了宋师的建议,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影响?”

朱元璋正想回答,好似想到了什么,又改口道:

“你去问问马钰,看他是如何说的。”

然后朱标就出宫来到马钰家中,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

马钰微微有些错愕,道:“这个问题你爹和你娘应该都能回答吧,为何来问我?”

朱标倒也没有隐瞒,说道:“我爹是想听听你的意见,看与他所想是否有所不同。”

马钰了然的点点头,说道:

“既如此,那我就和你简单说一下吧,此事其实并不复杂。”

“我问你,当年为何会有百家争鸣?”

朱标想了想,说道:“生产力的进步,导致西周的制度崩溃。”

“先贤们都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就有了诸子百家。”

“他们游说列国,就是想实践自己的学说……”

说到这里,他恍然大悟道:

“儒生们想要实践儒家学说,我爹采用了儒家礼法制度,他们才决定投效大明是吗?”

马钰心中暗赞不已,都学会用生产力来解释诸子百家的产生了,果然不愧是标哥啊。

真正用自己的死改变了大明历史走向的人。

啧,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儿。

算了,继续谈正事儿:

“总的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具体到现在的儒家身上,只能说对了一半。”

“问题其实远比你想的要复杂的多。”

朱标精神一振,来了来了,又要讲课了,连忙坐直身子,说道:

“哦,愿闻其详。”

马钰暗笑不已,脸上一本正经的道: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是儒?孔子和儒家是什么关系?”

朱标不假思索的道:“说文解字言:儒,柔也。术士之称。”

“朱子言:柔,和也……”

马钰打断道:“我不是问你‘儒’是什么意思,而是问你儒生这个群体是从何而来。”

朱标疑惑的道:“儒生不是孔子门人的自称吗?”

马钰摇摇头,说道:“非也,儒生这个群体,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朱标震惊的道:“啊?怎么可能。”

见马钰认真的模样,他知道这不是在开玩笑,自己可能要接触之前接触不到的东西了。

按捺住激动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他才恭敬的道:

“还请表弟解惑。”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学霸日常 在HP的悠然巫师路 霍格沃兹的迷雾之主 圣杯战争都打穿了,还说是龙族? 穿梭诸天从莽荒开始 红楼窃玉 港综:开局抽死签 兼程1995 我在俄国当文豪 重生之煤老板旗下的艺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