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57章 儒从何来

第57章 儒从何来(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煤老板旗下的艺人 穿越者不死于因果 我在俄国当文豪 无限神职 兼程1995 港综:开局抽死签 红楼窃玉 队魂 异世纪福音圣男 我在诡异都市当剑豪

第57章 儒从何来

两人来到书房,朱樉终于憋不住了,追问道:

“你说李相不忠,是真的?”

毕竟李善长的身份太特殊,他必须要搞清楚,主要是不敢相信。

马钰说道:“儒家的不忠有两种,其一就是我们理解的不忠诚,其二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负责。”

“在关键问题的决策上,他身为文臣之首却毫无作为。”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可以看做是不忠。”

就算李善长没有收张士诚的钱,在重大决议上,朱元璋面临文臣反对的时候。

他身为文臣之首却不帮着安抚群臣,就是对自己身份的不负责。

如果朱元璋的决策是错的,那他也应该劝谏,而不是沉默不语。

面对这几乎可以算是无懈可击的指责,朱樉也没有办法反驳。

但他依然不敢置信:“你说,他图什么?”

马钰正色道:“人性是复杂的,不可能纯理性看待。”

“就好像某些人明明已经家财万贯、良田千顷。”

“一年的收入,够全家人吃十辈子。”

“却还要通过种种非法手段,兼并更多土地。”

“最后要么被朝廷抓典型诛九族,要么被活不下去的百姓给杀全族,他们图的什么?”

原本的世界,李善长坐视胡惟庸架空皇权,他图的什么?

所以,人是无法用纯理性来看待的。

说到这里,他语重心长的道:“人性与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但不可直视。”

朱樉瘫坐在椅子上,垂头丧气的道:

“如果连他都不忠,那还有什么可信的?”

马钰心下叹息,过早的接触这些,对他好像太残忍了……

哪知,这个念头刚升起,就见朱樉一下子从椅子上蹦起来,喊道:

“踏酿的,人心太复杂了,还是躺平最适合我。”

“管他那么多做什么,劳资这辈子就是要爽。”

马钰:……

不过这样也好,躺平总比上辈子变态要强不是吗。

接下来几天朝堂一切如常,朱元璋依然按部就班的在进行着礼法建设。

各主要位置的人事任命,也依然如故,没有进行调整,表面看马钰的点评似乎没有任何影响。

也就在这个时候,常遇春和李文忠只携带十天口粮出塞的消息,也传了回来。

可谓是朝野震动。

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出塞,岂不是羊入虎口。

弹劾二人的奏疏,雪一般飞向皇宫。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做出了正式回应。

“出塞的决定是咱同意的,咱就是要告诉世人。”

“不只是草原人可以入关劫掠我们,我们也一样可以出塞,在他们的土地上纵横。”

“寇可往,吾亦可往。”

“再有言此事动摇我军心者,斩。”

群臣瞬间失声,再也没有人敢拿此事做文章。

消息传出后,文官们纷纷摇头,认为太过冒进。

但武将们却都热血沸腾,寇可往吾亦可往,多么霸气十足的话。

我辈军人自当如此。

而对于知道真相的人来说,更是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毕竟常遇春和李文忠属于先斩后奏,朱元璋不但没有责备,还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了。

有这样的君主,我们这些当兵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不过很快,大家就没有功夫关心此事了。

因为朝廷发生了另外一件影响更大的事情。

大明的礼法制度,都是李善长牵头制定的。

去年大明律正式确定后,他又带人制订了全套的礼法制度。

只是就在这几天,这套制度被朱元璋给驳回了。

一开始群臣都以为,他是嫌太宽松才驳回的。

连李善长都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又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礼仪制度。

比如亲王、公主位列三公之上,群臣见了要主动行礼参拜。

朝堂之上要列队整齐,行走的步伐也要一致。

参拜皇帝的时候,行礼的步骤要统一,慢了或者快了都要受罚。

见了皇帝要三呼万岁,声音必须整齐,和皇帝对话必须跪着等等。

然而,朱元璋再次驳回。

这下群臣都有些迷糊了,都这么严苛了,不会还不满意吧?

李善长也有些茫然,搞不懂朱元璋在想什么。

还是马皇后从宫里递出一张纸条,让他和宋濂协商。

李善长尽管很不情愿,但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也不得不去找宋濂商议。

结果宋濂直接将宋朝的礼法给搬了出来。

君只有五位,太上皇、太后、皇帝、皇后、太子。

亲王公主位同一品,各级官吏见了他们,只需行上下级礼仪即可。

朝堂礼仪也进行了简化,废除了各种变态的规矩,除了大朝会、祭天等大型庆典外无需跪拜。

民间各种跪拜礼也全部废除。

民见官,下级见上级,一律不用跪拜。

还规定年过七十的老人,见官都可以不用拜。

在朝堂上,七十岁以上的可以赐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善待士大夫的规矩。

李善长一句话都没说,全盘同意。

但他并非真的同意,而是认为以朱元璋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同意这套制度的。

你宋濂太不了解皇帝了,等着挨训斥吧。

然而就在他等着看笑话的时候,却震惊的发现。

朱元璋只是删除了善待士大夫相关条款,其余全部通过。

这一下可谓是满朝皆惊。

常遇春和李文忠出塞的事情,直接就被大家抛之脑后了。

在普通人看来,不就是礼法制度宽松了点吗,有什么震惊的。

但对朝堂来说,这意味着皇帝的思想倾向问题,影响可就太大了。

众所周知,因为李善长的原因,朱元璋一直偏向于法家。

大明律的制定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经马钰的劝说,修改了很多残酷的地方,但整体来说依然偏向于严苛。

可是这次制定礼法制度,竟然全面偏向于儒家了。

莫非是皇帝和李善长离心离德,开始倒向儒家了?

面对这种情况,李善长自然是又怒又惶恐。

别看他平时一副傲慢的样子,其实很清楚自己的权力来源于哪里。

他不怕丢失丞相的位置,只要皇帝相信自己的学说思想,自己就能保持对朝局的影响力。

可一旦失去对皇帝思想的影响,即便他还是丞相,也只能做个应声虫罢了。

这也是当初他下意识的去针对马钰的原因。

现在他面临的情况,比之前任何一次危机都大。

与之相反的,儒生们就兴奋了。

先是让孔家继承衍圣公的爵位,现在又全面采用儒家礼法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窃玉 港综:开局抽死签 兼程1995 我在俄国当文豪 重生之煤老板旗下的艺人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队魂 异世纪福音圣男 我在诡异都市当剑豪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