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风起北美1625 > 第608章 未雨绸缪

第608章 未雨绸缪(1/2)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死神猎人 邪路英雄 南洋1931,从猪仔到巨枭 斗罗:我,太阳神 雪路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 斗破:我只是一个炼药师 盘龙:从被四神兽家族追杀开始 天地穹庐 吞噬星空从酿酒宗师开始

第608章 未雨绸缪

1644年8月2日,北瀛,临海(今北海道钏路市)。

临海的气候,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是凉爽宜人的——当然,冬季的漫天大雪另当别论——但六月到八月期间多发的大雾,却给往来的船只带来许多麻烦。

清晨,咸湿的海风带着渔港特有的腥气,与远处木材厂飘来的松木清香、煤炭燃烧的烟火味混杂在一起,构成了这座新兴城镇独特的气息。

尽管北瀛拓殖区的首府设立在永泰城(今札幌市),但拥有一万三千余常住人口的临海,以其发达的工业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仍是整个拓殖区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城。

它是新华在北瀛岛建立的第一个拓殖点,是通往新洲本土跨太平洋航线上最重要的枢纽,也是这片土地上活力与希望的象征。

在码头旁一处稍高的坡地上,两个身影并肩而立,俯瞰着这座他们亲手参与缔造的城市。

北瀛拓殖区专员齐永泽与即将卸任返回本土的老搭档卫仲龙,这两位共同奋斗了十五年的老友,此刻正在作最后的道别。

十五年的光阴,将两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磨砺成了沉稳坚毅的中年人。

卫仲龙的目光扫过鳞次栉比的屋舍、繁忙的港口和远处冒烟的工厂烟囱,语气中充满了感慨:“老齐,还记得我们刚上岸那会儿吗?十五年前(1629年),这里除了海滩、森林,就是几个阿伊努人的小村落。我们几十号人,住在漏风的木棚里,冬天冻得瑟瑟发抖,夏天被蚊虫咬得满身包。”

齐永泽的脸上也浮现出追忆的神色,他指着港口西侧一片规整的建筑群:“怎么不记得。你看那边的移民收容中心,就是我们当年第一个落脚点旁边的小木屋扩建的。谁能想到,如今这里成了整个北瀛岛最大的移民中转站,每年数万人从这里踏上前往新洲的旅程。”

的确,如今的临海,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简陋的拓殖点。

作为新华跨越太平洋移民链条上最关键的一环,它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庞大而高效的移民配套体系。

位于港口西侧的移民临时收容中心,规模庞大,由百余栋长条形的双层木石结构营房组成,灰瓦白墙,排列整齐。

营房间是宽敞的通道,便于人员流动和物资运输。

围墙内设有可容纳一万八千人的宿舍区、同时供应千人就餐的几座公共食堂、拥有百余张床位的诊疗所,以及专门的检疫隔离区。

每天清晨,移民们都会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地前往物资分发点领取当日口粮。

与之相邻的,是巨大的物资仓储中心,数十座仓库如同巨型的积木,整齐排列,里面堆满了从大明、日本、朝鲜采购的粮食、布匹、药材、瓷器等货物,以及本地生产的黄金、鱼干、木材、毛皮等,或者准备装船运往新洲本土,或者分发至拓殖区各据点。

位于港口下风处的防疫中心戒备森严,所有抵达的移民和船员都必须在此接受严格的健康检查。

新建的隔离区用石墙分隔成数个独立院落,任何人发现有发热、皮疹等疑似传染病症状,都要在此接受至少二十一天的隔离观察。

这一严格的防疫制度,是用无数次惨痛的瘟疫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

整个城市的轮廓沿着蜿蜒的海岸线延伸。

最引人注目的是港口附近密密麻麻的渔船和沿岸三十多家鱼产品加工厂。

从附近渔场捕获的鳕鱼、秋刀鱼、乌贼,被一船一船的运到工厂,工人们忙碌不休,处理着各种渔获,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海盐和鱼腥味,腌制鱼干和灌装鱼罐头的生产线日夜不停。

这里供应着整个拓殖区六成以上的渔获加工品,是名副其实的“渔都”。

向内陆延伸,则是木材加工厂和锯木场,刺耳的锯木声不绝于耳,巨大的原木在这里被加工成各种建筑用材或造纸原料。

更远处,依托附近发现的煤矿,建起了小型的焦炭厂和建材厂,为城镇建设和部分工厂提供燃料与材料。

数家毛皮加工厂则处理着来自黑水、库页岛以及海东地区运来的貂皮、狐皮、海狸皮,这些经过初步鞣制的珍贵的皮毛,同样是拓殖区重要的出口商品。

这些产业虽然大多属于初级加工,傻大笨粗,却构成了临海坚实的经济基础,让它不仅是移民中转站,更是北瀛拓殖区重要的工业引擎。

“走吧,去码头看看,船队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齐永泽拍了拍老搭档的肩膀,两人并肩朝码头走去。

港口内,桅杆如林,帆影蔽日。

十六艘即将启航的移民船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气势恢宏。

这是本年度最后一批返回新洲本土的移民船队,由四艘“移民快船“和十二艘专用移民船组成。

所谓“移民快船”,即飞剪式风帆船。

它们拥有优雅而尖锐的船首、狭长的船身和巨大的帆面积,排水量在八百到九百吨之间。

这些船只除了据有速度优势,可以说是毫无乘坐的舒适性。

盖因,其船体狭窄,船舱低矮且潮湿,在风浪中颠簸极其剧烈,被水手和移民们私下称为“海上滚筒”。

乘坐它们跨太平洋,绝对是一场对意志和体力的严峻考验,但胜在航程快,能将重要的消息和人员以极快速度送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上交金手指后,我带毛绒绒挣编制 夜会清冷权臣后,陛下求我翻牌子 深情失控,他服软低哄別离婚 白月光替身逆袭,成为百亿制片人 火场不救我,我离婚二嫁你哭什么 七零随军海岛:百亿物资小娇妻躺贏 暗恋我十年不说?幸好有弹幕剧透 孝子贤孙都跪下,我是你们太奶奶 成亲三年不圆房?重生另嫁他倒悔了 陆总,太太要去父留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