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返回沪城前(第二更,求订阅)(1/2)
冯正明在京城整整待了有三个月时间。
三个月的时间里,他把京城景点的小吃店基本都给收购。
而且全部都进行了一番整改,让景点附近的小店全都焕发出一片新的活力。
对此,京里的不少人都觉得冯正明做的很对。
也让冯正明获得了很多的支持。
使得京城里,过去对他有些意见的餐饮协会和厨师协会方面,也都是只能接受了冯正明在京里的地位。
在把京里景点附近的小店都收购整合完毕,冯正明和妻子认真进行了一番商量。
“我准备要回沪城去,那边老洋房餐厅需要我回去,但是这次你恐怕不能跟我一起去沪城。”
其实不用丈夫说,罗晴也知道丈夫需要自己留在京里。
一方面是京里那些景点附近小吃店刚刚完成了整合。
看似现在都经营的很好,全部都已经上了正轨。
可谁也不敢保证,这是不是因为冯正明在京里的原因?
所以冯正明肯定要先离开一趟,还要让妻子留下来和五师兄、吕重山他们打配合。
在手艺方面,有五师兄和吕重山,冯正明是放心的。
而在经营管理方面,他也相信妻子的能力。
罗晴听丈夫跟自己提出来,她也没有拒绝丈夫安排。
“没问题,我留在京里一段时间,而且在京里,还有梦冉陪著我呢,我在京里也不孤单,京城离泉城也不远,我也可以把爸妈还有爷爷接过来。”
冯正明:“可以,我回头跟泉城那边说一声,安排爸妈过来陪著你。”
罗晴:“哎呀,我就是一说,你还真让人把爸妈送过来?”
冯正明:“还要带孩子啊,你总不能每次去哪都带著我们家悠悠吧?不行我让二姑和舅妈也一起过来?”
罗晴:“你別折腾那么多人好不好?二姑和舅妈都叫过来,人家还以为我多矫情呢。”
冯正明一脸关切地看著妻子:“可是现在你已经怀孕了。”
听了丈夫这话,罗晴倒是没有继续反对。
“那,要不让二姑和舅妈来呢?我爸妈过来太折腾。”
冯正明答应:“行,我问问二姑和舅妈,她们要是愿意的话,我来安排,给你们租一个四合院住?”
罗晴顿时哭笑不得:“你是不是钱多了烧的?还租四合院?那要多少钱?”
冯正明:“到时候也可以把爷爷也接过来住一段时间。”
罗晴:“那也行,不过爷爷他们过来的话,是不是还要雇些人负责收拾家里?舅妈过来的话,肯定要把孩子一起带过来的。”
冯正明:“这个你做决定,多少钱没关係,主要是找个信得过的人。”
罗晴点头:“好,我让梦冉帮我找找看。”
罗晴又问:“你一个人回沪城,你记得回去了不要太辛苦,我看夏蕙他们在沪城乾的很好,一直也没有坏消息传来,说明他们也能把餐厅撑起来。”
冯正明:“肯定可以啊,毕竟夏蕙、孙海和朱旭他们都在餐厅后厨呢。”
罗晴迟疑了一下,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邓怀川、王瀚文、黄云亮、李耀和韩睿他们五个,你还是需要好好安排,他们现在一直也没得到好的机会,肯定对你有意见的。”
冯正明:“放心他们现在已经没有意见了。”
罗晴有些奇怪看向丈夫。
“你想想,这次我们在京城做的这些事,你以为他们会不知道吗?知道了我们做的这些事,他们还会对我有什么意见?”
罗晴仔细一想,觉得丈夫说的確实没错。
冯正明这次在京城做的事情,等於说是彻底获得高层的认可。
更是可以说他做的事情,非常契合了中华美食的发展。
甚至都可以说,是冯正明拯救了京城传统的街头上的小吃店。
有了这一层,冯正明在国內厨行的地位已经无法撼动。
对邓怀川、王瀚文、黄云亮、李耀和韩睿他们,还有其他一些投入冯正明门下的青年厨师而言,接下来跟著冯正明他们只会获得更多好处。
“你不用担心,我这次回沪城,也会跟他们五个好好谈一次,询问他们的想法。
如果他们觉得留在老洋房餐厅不舒服,我会给他们安排一下,让他们可以去沪城其他的酒楼,或者给他们在沪城开一家他们各自菜系的餐厅。”
罗晴:“你要说给他们开他们各自菜系的餐厅,恐怕他们都会乐意。”
冯正明:“哈哈哈,我们对他们只是投资,剩下的可是要他们自己去干,如果他们自己经营的不好,我可不会对他们客气。”
罗晴:“也不好下手太重,毕竟他们这几年也帮了你不少。”
冯正明:“放心,我会跟他们说明白,亏本了,我可不能由著他们亏。”
这话罗晴倒是认同,如果给他们开店亏本了。
那肯定不能让他他们继续亏下去的。
冯正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接下来我们將会迎来更快的发展,包括餐饮方面也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沪城和京城將会是两个竞爭非常激烈的市场,这是他们的机会,对他们来说也是巨大挑战。”
罗晴想了想问:“那么南方呢?你还真是不过长江?”
冯正明:“一步步来,过长江南下,还是不能急,而且我觉得粤菜方面,算是保留传承最好的了,我是做鲁菜,大部分时间也是待在北方的。
让我去指导人家粤菜,我觉得我实在是没有那个资格的。
或许等以后,如果江成哲愿意,我可以支持他南下去开店。”
罗晴听完丈夫的话,顿时忍不住笑了。
“真是没想到啊,你也有认怂的时候。”
冯正明也笑了:“这不是认怂,我这是有自知之明,哪有人可以保证自己,可以把全国各地的菜系都做好的呢?
为什么我的店在沪城和京城发展的很好?几乎是可以和我们在泉城一样顺畅?”
罗晴看向丈夫:“为什么?”
冯正明简单的解释:“京城是因为口味上其实还是偏向鲁菜,我们更容易来到京城影响到京城的餐饮界。
沪城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中心,有著大量外地人涌入那里。
充斥著大量外地人情况下,除了川菜之外,实际上也就是鲁菜还算比较平和,更好被各地人都接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