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马蚤操作 今天大瓜的前奏(2/2)
“这是我跟张副局长草拟的草案,大家先看一看。”
“分蛋糕”方案被会务人员下发到所有参会者手里,他们拿起来就屏息细看。
嘶——
张系,四成?
毛系,三成?
他们,共同瓜分三成?
别动总队,毛仁凤任总队长,张安平任副总队长负责别动总队全权事务?
按照目前保密局的势力划分,真正的张系,其实占比也就是勉强三成,过去的毛系最盛的时候跟张系差不多,后来惨的一塌糊涂,可随着毛仁凤的转正,毛系又到了占比三成的程度,而元老们的势力,差不多是四成——
当然,军统时期的权力架构并不是这样的,这些敢抱团跟张安平、毛仁凤掰腕子的元老,在戴春风时期,他们可都是戴春风最最忠诚的部下,哪怕权力再大,戴春风的一道手令,就能让他们自缚。
戴春风死后军统整编,这些人站队张安平或者毛仁凤,在各种争斗中独善其身,慢慢的将自己的力量“固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略微独立的稍显强大的山头。
说穿了,还是保密局自整编以来动荡不断,让他们有了成为山头的底气和时间。
单独一个山头其实都不太大,可抱起团来就占据了小半。
而现在,张安平和毛仁凤分蛋糕,占了四成的他们,却只能吃到三成的蛋糕,且蛋糕上带水果和巧克力的部分,还基本都被张毛包圆了——这明显又是一次两人联手的打压。
可是,偏偏他们不具备反对两人联手的可能。
他们说穿了是一群人抱团后的势力,但并不是亲密无间,三成的蛋糕,饿不死他们但吃不饱他们,是一个让他们既想反抗又不能反抗的数字。
于是,对这个结果,他们就只能以沉默来表示心中的不满。
但这也偏偏是毛仁凤老道的地方所在,他毛仁凤堂堂一个正局长,也只是跟你们一样瓜分了三成,你们有意见,我特么还有意见呢!
而这,也是毛仁凤保证这些元老不会再次投入张安平怀抱的底气,枪打出头鸟,你张安平吃的最多,自然就只能当那个靶子!
没有人明言反对那就是全部赞成,那分蛋糕方案自然也就达成了。
散会!
……
这次的局务会议,定下了保密局扩编的基调后,张安平便投入到了接下来繁忙的工作之中。
隔壁的党通局这时候可谓是大跌眼镜。
你保密局之前还可怜巴巴的连新人培训的经费都没有,现在一眨眼,又是扩编又是搞别动总队掌军权,我特么投入了这么多的资源,新人还没有出锅呢就被你们又秒了?
尼玛,没这么容易的事!
叶修峰连夜跑到了张安平家,要求张安平要尽到联合培训的义务,不能将党通局撇下——上次是他俯视张安平,没想到这一转眼就到他仰视张安平了。
真可谓是风水轮流转,庄家轮流当!
张安平假惺惺的保证不会厚此薄彼,可这话在叶修峰耳中,分明是:
我总不能撂下我家里的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你那边吧?
好在叶修峰早就想到了办法,见状摊牌:
扩大联合培训班规模,党通局这边承担七成的经费,先期的人员按照之前约定好的抓阄分配,后来的人员,则是各自寻摸。
很明显,党通局这边不可能眼巴巴的看着让隔壁的保密局扩编,军权他们党通局怕是搞不来,可编制扩编一定要跟保密局一致。
见叶修峰如此识相,张安平便丢出了一枚诱饵:
愿意为党通局训练一支小规模的别动力量!
当然,代价嘛……得!花!钱!
相比张安平在保密局内被制掣,叶修峰可没有人制掣,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也没有讨价还价,直接提供了一笔丰硕的资金作为培训费用——这笔钱,正好当别动总队的启动资金。
“不情不愿”的让党通局上车之后,张安平又开始了重启商网,不过他可不是没出息的“小打小闹”,利用走私、倒卖之类的赚钱。
他张安平没那么小家子气!
一出手就得是王炸!
联合全球贸易,直接邀请国内的资本家,搞起了大规模的工厂建设。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
全球贸易为资本家们提供金融服务,并提供设备购置服务,支持这些资本家大规模建设各种工厂。
保密局则赚取佣金、收取双方的服务费——全球贸易需要保密局保证金融服务的资金能收回来了,而资本家向全球贸易贷款,又需要保密局作为担保主体。
而且保密局还入股了资本家的新建工厂——“真金白银”的入股。
保密局当然没有这么多钱,可全球贸易有啊!
保密局把到手的股份抵押给了全球贸易,全球贸易提供相应的抵押贷款,保密局又用这抵押的贷款完成了入股。
因为保密局是个特殊机构,光明正大的入股新建工厂后,工厂的估值提升合情合理——一番操作下来,几乎没有任何的投入,可仅仅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就“套”出来了组建半支别动总队的费用。
关键是所谓的工厂和设备,现在还停留在纸面上呢!
除此之外,张安平还以保密局的名义入股了多个运输公司,具体的操作方式还是空手套白狼,入股、抵押、完成“真金白银”入股的最后程序,顺便套取一些升值后的盈余。
这接连两番空手套白狼的操作,看上去吃亏的好像只有全球贸易?
可是,这怎么可能!
全球贸易又怎么会吃亏!
全球贸易将保密局的抵押贷款,打包成为了五年期的“美元理财”,这“理财包”才刚刚完成,国民政府的权贵资本就飞速的涌了过来,一口气悉数吃下了。
为什么?
因为年化利率高达6%,且还是美金!
此时美国银行,定期的利率最高也超不过3%!
再加上张安平财神爷的名头被重新提起,出于对张安平的信任,这些国民政府的权贵,才毫不犹豫的吃下了这些理财包。
保密局的这一行为,甚至还得到了侍从室私下的口头表彰。
毕竟张安平亲自操刀的这番操作,怎么看所有人都是最后的赢家——唯一需要疑虑的这会不会是一个骗局,可保密局、张安平这两个名词加在一起,会跟骗局两个字有关系吗?
保密局内部也被张安平这神之一手给惊到了。
我艹,没花一分钱的情况下,得到了巨量的资产(股份),得到了巨量的现金(入股后的股票抵押出现的溢价),这特么的神了!
当然,保密局每年需要偿还8%的利息,可这丁点儿利息,完全可以被忽视,因为保密局持有的巨量股份,每年的分红足以将其轻易的覆盖。
甚至还肯定会有大量的盈余。
虽然早就知道张安平是个财神爷,可没想到这位财神爷竟然会这么的……高大上!
就连国民政府经济部那边,在目睹了张安平这一波高效的敛财后,都有心将张安平给请过来,可惜媚眼注定要抛给瞎子。
而就在张安平进行这一敛财(saocaozuo)的时候,毛仁凤也没有闲着,他动手了。
以保密局的名义动手了。
杜世俊,这个孔家旁亲的女婿、杜越笙的侄子,在舞厅灯红酒绿的时候,被“从天而降”的保密局特工给密捕了,而就在密捕的第三天,多份全国性的报纸一齐刊登了杜世俊弄权之事。
一时之间,杜世俊身后的杜越笙和孔家,都陷入了舆论风波之中。
声势极其的浩大。
彼时张安平敛财的骚操作还没有完成,毛仁凤此举的本意就是激起孔家对张安平的愤怒。
抗战时期孔老爷被张安平坑的丢了官位,后来在美国又被管制药品大坑一笔,其自身本就滑落了顶级权贵的范畴,只不过是因为有亲戚这一层关系,给外人的感觉是依然是壮硕如虎。
可实际上却是个纸老虎——正是因为觉得对方是纸老虎,毛仁凤才敢以保密局的名义招惹。
他很期待孔家为了维持“体面”,发疯似的跟保密局死磕——孔家死磕保密局,他有信心从中作梗,让死磕保密局的孔家变成死磕张安平。
毕竟张安平对孔家来说,从始至终都是大仇人。
很理想的计划。
可随着张安平敛财计划的进行,刚刚亮出了爪子的孔家,果断的选择了偃旗息鼓,甚至还第一个抢购了全球贸易的“理财包”,这突然的转变把毛仁凤的老腰差点给闪了。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时候的孔家要是想尽办法找张安平的麻烦,那张安平背后站着的资本家就得发疯,甚至就连侍从室都得下场了——张安平此举可谓是扶持民族工厂,你丫这时候跟张安平死磕,居心何在?
因为孔家最后的退缩和转变,导致的结果是杜世俊因为贪污受贿,被判处了监禁,而“与休宁失踪案”也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落下了帷幕。
最后的一抹浪花,也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归于平静了。
……
孔家超乎想象的转变,对张安平来说,根本就无足轻重。
此时的他,正在“瑟瑟发抖”。
是因为……激动所致!
他拿到了一份一直想要的资料。
后世,史学家对四大家族利用美援攫取了多少财富众说纷纭,不过公认的说法是仅仅四大家族,便将价值约30亿美元的军需和民用物资,变成了他们高达20亿美元的存款(现金+黄金)。
张安平一直试图拿到四大家族财富的数据,从根本性上摧毁国民政府权力阶级的公信力。
但想要拿到这玩意,难如登天。
可这一次,他拿到了!
四大家族,因为贪婪的缘故,包揽了全球贸易这一次的“理财包”,甚至就连顶着几十万美元试图以此来换取保密局谅解杜世俊的杜越笙,都没有拿下全球贸易的理财包。
而在这个过程中,四大家族掌握的财富,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了全球贸易的视线之中,全球贸易马上通过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进行了秘密的追踪,终于惊鸿一瞥的了解到了四大家族所持有的巨额财富。
根据全球贸易估算,他们所掌握的这个数据,大概只有四大家族持有财富的不足一半。
可对张安平而言,够了!
完全够用了!
【这颗雷,就由全球贸易来引爆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