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刘繇亲迎天子刘冲(1/2)
刘繇看向麾下其他幕僚,如张英、於麋等人,皆面露难色,显然也意识到了其中的棘手。
“报——!”又一名侍卫快步进来,“府外有两位自称诸葛亮、徐庶的先生求见,言奉四皇子陛下之命,有亲笔书信呈交主公!”
说来就来了!刘繇精神一振,忙道:“快请!不,速迎二位先生入府!”
他决定先听听对方怎么说,再作定夺。
片刻后,诸葛亮与徐庶在侍卫引领下步入大厅。二人虽经舟车劳顿,但神色从容,举止有度。
诸葛亮羽扇轻摇,气度雍容;徐庶昂首阔步,目光坦荡。
“南阳野人诸葛亮(潁川徐庶),奉陛下之命,拜见扬州牧刘使君!”二人齐声行礼,不卑不亢。
刘繇不敢怠慢,虚扶一下,请二人入座,语气儘量温和:“二位先生远来辛苦。不知陛下……陛下如今安好?驾临扬州,所为何事?”他刻意迴避了“天子”称呼,仍以宗亲辈分称“陛下”。
诸葛亮微微一笑,双手呈上刘冲亲笔书信:“刘使君容稟。襄阳遭孙坚逆贼猛攻,不幸城破,荆王(刘表)下落不明。陛下为存汉室血脉,避其凶锋,不得已率忠义之士东来。陛下常言,使君乃汉室宗亲,国之柱石,守牧扬州,惠泽百姓。故特遣亮与元直前来,恳请使君念在同宗之情,社稷之重,予以接纳庇护。此乃陛下亲笔书信,请使君过目。”
刘繇接过书信,迅速瀏览。信中刘冲言辞恳切,姿態放得极低,全然没有天子的架子,反而像是一个落难的晚辈向长辈求助,这让他心中的戒备稍稍减轻了一些。
但他仍不放心,试探著问道:“陛下驾临,繇自当扫榻相迎。只是……如今扬州亦非太平之地,北有袁、曹覬覦,南有山越为患,更有孙坚新破荆州,其势汹汹,恐不久便將图我扬州。陛下千金之躯,驻蹕於此,繇唯恐照料不周,若有闪失,繇万死难赎其罪啊!”
这话看似关心,实则点出了扬州的困境和潜在风险,暗示接纳刘冲可能带来的麻烦。
徐庶闻言,朗声道:“使君过虑了!陛下虽年少,亦知时局艰难。此次东来,非为安享富贵,实欲与使君这等忠良宗亲,共扶汉室!陛下身边,亦有马、习、向等荆州忠良世家倾力辅佐,甲士数千,皆百战精锐。若得使君与陛下同心协力,內抚百姓,外御强敌,整合扬州之力,何惧孙坚一莽夫耶?届时,使君拥立之功,彪炳史册,岂不美哉?”
徐庶的话,既表明了刘冲並非空手而来,拥有一定的实力和班底,可以成为助力而非纯粹负担;又给刘繇画了一张“共扶汉室”、“彪炳史册”的大饼。
诸葛亮適时补充,语气沉稳而极具说服力:“使君,孙坚新胜,其志必骄,下一步必图江东。使君独力抗之,胜负难料。若得陛下正位,则使君一切抵御之举,皆名正言顺,乃『討逆护驾』。扬州士民,天下忠义,必纷纷景从。反之,若拒陛下於门外,不仅失大义名分,恐寒了天下忠臣义士之心,於抵御外侮更为不利。孰轻孰重,使君明鑑。”
诸葛亮的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刘繇心中的犹豫天平。
他猛然意识到,拒绝刘冲,不仅意味著放弃巨大的政治优势,更可能使自己陷入道义上的被动,甚至导致內部离心离德。
想到这里,刘繇不再迟疑,他站起身,对著诸葛亮、徐庶郑重拱手道:“二位先生金玉良言,如拨云见日!繇一时愚钝,几误大事!陛下乃汉室正统,临幸扬州,乃繇与扬州百姓之福!繇岂敢有丝毫推諉?”
他当即下令:“樊能、张英!即刻准备仪仗,调拨粮草,本王要亲自前往丹阳,恭迎陛下鑾驾,请陛下移驾曲阿!”
……
一日后,丹阳泊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