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你们这不是逼我当药神吗(2/2)
“狱ba”联盟引入医药赞助商时,安德森就高度关注。
尽管因地域和产品线原因,辉瑞未能直接参与首届赞助,但他一直将其视为观察行业动态和潜在并购目标的窗口。
没想到,脱颖而出的医药赞助商还没出来,暴雷的医药赞助商先行一步。
更没想到,及其后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尤其是“药物监管改革”被提上议程,让安德森的“杀手本能”当即启动。
辉瑞自然对建立一套清晰的监管标准持欢迎态度,所以他……暗中动用影响力,鼓动专利药协会的“野路子”药企们,更加激烈地反对“狱ba”联盟的提案!
同时,他也通过各种渠道,怂恿那些中立的媒体煽风点火——尽管貌似他不怂恿,这些媒体也不会放过看风头正劲的太阳报集团乐子的机会。
然后就到了眼下的态势。
“假如‘狱ba’联盟在强大的反对声浪中退缩了,那么我们辉瑞,就可以顺势接过他们开的头,联合其他正规药企,建立私营的监管中心;假如‘狱ba’联盟接受挑战,我们辉瑞愿意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加入,同时顺理成章地分享监管中心的主导权!”
约翰·安德森眼中闪烁着“一切尽在掌握”的光芒。
那辉瑞现在开发了什么新药?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辉瑞拥有行业影响力,能够消减反对声——实在不行,就把反对者收购下来好了。
“可是,据说有很多德国药企也想与‘狱ba’联盟合作。如果他们联合开发新药……”
“那他们就更快出局了!”约翰·安德森成竹在胸地笑了,“‘狱ba’联盟靠什么跨行主导药物监管?不就是靠‘反攻欧洲’、‘文化输出’带来的光环吗?假如靠德国人的技术来压制本国的同行,嘿嘿……”
“至于和‘狱ba’联盟合作的本土正规药企,我都已经暗中联络好了,大家达成默契,在此事上共进退。”
约翰·安德森战术后仰,靠在舒适的皮质椅背上,“什么叫优势在我?”
“高!太高了!”
埃米尔·辉瑞只能再次竖起大拇指。
他觉得自己的老父亲,辉瑞的创始人,将公司掌门人的位置交给一个外人,实在是其一生中所做的最具远见卓识的决定之一了。
换做是他,肯定搞不来这于幕后搅动风云的一套。
……
一向是乐子制造者的我们,突然被当成了乐子,这还了得?
太阳报集团的高层与狐狸河监狱的管理层很快齐聚一堂,商讨对策。
“……跟我们合作的几家药企赞助商,给我们的答复几乎是一个腔调。”
一位狐狸河的管理层成员复述着沟通结果,
“他们表示,可以帮助我们压下业内的反对声音。但是,前提是监管中心应该置于医药行业的‘自律’框架下,我们可以作为倡导者和参与者,分享荣誉……”
韦德·贝里克当场就怒了,猛地一拍桌子:“没有我们制造出这么大的声势,谁会关心他妈的药物监管?!现在看到有好处了就想来摘果子?做梦!”
“没有主导权?那我们还搞个屁!大不了不弄了!”
加入狐狸河后一路顺风顺水的他,实在无法接受辛苦一场却为他人做嫁衣的结果。
理查老同志却摇头,“不弄了?现在全美都知道我们要搞‘药物监管中心’,声势造得这么大,突然撂挑子说不玩了,外界会怎么看我们?之前所有的‘赢’都会变成笑话!你是嫌我们名声太好了?”
有人提出另一个思路:“德国药企呢?他们的化学实力不是公认的更强吗?为什么不找他们合作?”
理查继续摇头,只提出一点:“别忘了,几年前,德国还是在欧洲战场和我们拼得你死我活的敌对势力!你猜猜我们依靠德国人来帮忙监管本国药企,会不会被扣上一顶‘德奸’的大帽子?”
会议陷入了僵局。
进,则可能被正规药企架空,失去主导权;退,则声誉扫地,前功尽弃;寻求外援,则可能触发更可怕的政治雷区。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一直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听着众人争论的罗根身上。
大哥,监管中心的计划是你提出来的,现在进退维谷,你有何高见?
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罗根倒也干脆,“既然他们想要‘资格’,我们就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资格’好了。我们公开向全美的药企发起一场挑战,打个赌,比比谁研发的新药更强!”
“如果赢了,所有关于我们‘没资格’、‘不专业’的质疑,自然烟消云散!届时,我们携大胜之威,推动监管中心将再无实质性阻碍。这就是最硬的资格!”
“那……万一失败了呢?”有人小心翼翼地问。
“输了就顺理成章地退出呗!”罗根耸耸肩,“届时我们可以对外宣称,经过实践,我们发现药物研发确实专业壁垒极高,联盟决定尊重专业,体面退出。而且,公开打赌本身,就是一场绝佳的营销!”
几乎所有人都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然的神情,以为这才是罗根的重点。
好像也只能这样了。没有人真觉得毫无经验的联盟能搞出什么了不起的新药,一场公开的、愿赌服输的失败,换取一波巨大的流量和话题,勉强算不亏吧。
只有理查,用狐疑的目光打量着罗根。
你小子,会这么轻易放过那些想摘你桃子的人?这副看似摆烂认输的姿态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坏水?
要不说熟人不好骗呢?
理查的直觉是对的。
罗根此时想的是:让开,我要开始装逼了,不对,我要开始编故事,被迫当美利坚药神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