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国產智能机」代名词&极端暴躁且暴力的野蛮人(2/2)
星光可以凭藉著算法层的强大研发实力,进行系统级的优化適配,缩短甚至抹平这块差距。
其他国產手机“组装厂”,显然没有这个能力。
另一方面,星光的国產供应链厂商,大多都是和星光联合研发的新工艺。
部分性能比较优秀的零部件,星光享有半年的独占期。
且即便过了独占期,供应链厂商,想要提供给外部手机企业,也需要获得星光的授权。
倒也不是没人生出过小心思,通过跟星光供应链厂商私下勾结,把技术偷了出来,转移到其他厂商生產。
但没过多久,便被星光逮住了。
如果是国內其他企业,多少会遵循点“人情世故”,毕竟都是在一个圈子里混饭吃。
但星光却完全不吃那一套。
先是把那家国產零部件厂商,踢出了星光供应链。
並联合其组建的採购联盟,发布声明,坚决抵制该企业。
而后直接启动法律程序,向涉事方索赔3000万,並在行业內公开技术鑑定报告与证据链。
不止於此。
事发后不久,网上便曝出大量与泄密方,以及偷技术的手机厂商相关的负面新闻。
铺天盖地的那种!
这种完全不守规矩,也不讲道理的致命性攻击,直接导致该手机厂商品牌形象原地崩塌,销量暴跌,资金链近乎断裂。
即便涉事厂商,托关係说情,承诺支付双倍授权费,星光也完全没有息事寧人的意思,誓要整死这两家企业。
这种极端暴躁且暴力的反击手段,著实震慑到了不少人。
说实话,闹到这种程度,几乎相当於直接宣判了涉事企业的死刑。
官司贏不贏,其实已经无所谓了。
打官司可以拉拉扯扯耍无赖,但品牌形象的崩塌,却是不可逆的。
没人敢拿企业的名声,跟星光,或者说极光硬碰硬。
因为根本碰不贏。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其他科技企业、网际网路大厂,鲜有敢於恶意从极光挖角的原因之一。
因为那位年纪轻轻的极光掌门人,脾气真的很暴躁。。
且还是个独狼,完全不讲传统商业人情。
说干你,就干你。。
这谁跟他玩得起啊。。
总之,通过种种手段,星光手机的硬体成本,远低於竞品。
加之强大的研发实力,同等价位下,性能更强不说,还有著更高的毛利率。
也因此,星光有底气,建立庞大的线下销售网络。
而以小米当前的发展状况来说,大规模铺设线下门店,跟找死没什么区別。
望著屏幕中,时尚精美的微光s1宣传图,雷布斯默默嘆了口气。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星光向来都是独自静美。
从不拉踩竞品,对於竞品的主动碰瓷,也从未作出回应。
最起码官方层面是这样。
否则,对小米,或者说,对所有国產、海外手机品牌来说,都將是一场灾难。。
也不知道这次,微光s1的销量,又会创造什么惊人的记录。
希望別对小米1,造成太过强烈的衝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