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王爷们:皇上,我们清白,我们是好(1/2)
第107章 王爷们:皇上,我们清白,我们是好王(二十七更)
崇祯元年,四月初,大同代王府。
银安殿里,七位郡王坐了一排。每人一张太师椅,看着都体面。可坐着的王爷们,脸色一个比一个白。
襄垣王朱成鍨年纪最大,胡子都白了,这会儿手抖得厉害。灵丘王朱仕年轻些,可也咬着嘴唇,不敢往外看。其他几个,宣宁王朱鼐铉、隰川王朱俊柏、广灵王朱鼐镰、潞城王朱鼐鍲、山阴王朱鼐铗,也都差不多,大气不敢出。
他们是被“请”来的。魏忠贤发了话,让他们亲眼看着,查抄代王府。
殿外头,广场上,一片忙乱。
魏忠贤、刘文忠、田尔耕、徐希皋、朱国弼,五个人在殿外台阶上坐了一排。面前摆着长案。
台阶下,净军、锦衣卫、公府侯府的家丁,还有大同巡抚衙门的标兵,混编成队。四人一组,互相盯着,分片包干,冲进了代王府各处院落。
“哐当!”
“哗啦!”
“轻点!摔坏了你脑袋赔得起?”
吆喝声,翻箱倒柜声,器物碰撞声,响成一片。
一箱箱东西被抬出来,堆在广场上。金银器皿,珠宝玉器,古玩字画,皮货绸缎…阳光下,晃得人眼。
魏忠贤尖细的嗓音,时不时飘进殿里:
“都给咱家仔细点!一件件登记造册!”
“手脚干净些!待会儿要搜身!私藏一件,杀头!不私藏的,有赏!”
“都打起精神!后头还有好几家要抄呢!大同城里,王爷府、将军府,多的是!”
这话像刀子,一下下戳在殿内王爷们的心尖上。
“呜…”不知谁先忍不住,小声抽泣起来。是广灵王朱鼐镰,他胆子最小。这一哭,引得旁边潞城王朱鼐鍲也跟着抹眼泪。
袁崇焕坐在殿里另一侧,看着这群天潢贵胄的窝囊样,心里直叹气。太祖皇帝的子孙,就这德性?连点骨头气都没了?这还怎么指望他们“藩屏”朝廷?抄个家,还不是抄他们自家,就吓成这样,真要有鞑子打进来,还能指望他们保卫大同城?
他咳了一声,清清嗓子,开口了,声音尽量放温和:“各位王爷,不必过于忧惧。”
王爷们抬起泪眼看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皇上宽仁,”袁崇焕说着这话,自己心里都觉得有点亏心,但还是得继续画饼,“只要各位王爷能自证清白,与代藩逆案划清界限,这王爵之位,自然还是安稳的。”
襄垣王朱成鍨颤巍巍地问:“袁…袁中丞,这…这清白,如何自证啊?”
袁崇焕温言道:“法子嘛,其一,便是证明自家与代藩所犯之事毫无干系。比如,不曾侵占军屯田地,不曾与那些走私通番的奸商有往来,不曾…”
他话没说完,王爷们的脸更白了。袁抚台说的那些,他们一样都少不了。
“这…这如何证得清白啊!”宣宁王朱鼐铉急得直拍大腿,“代王是大宗,我们这些郡王府,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哪能没点人情往来?田亩商铺,更是盘根错节…这…这说不清啊!”
“是啊是啊!”
“这可怎么办!”
“冤枉啊!”
王爷们又哭开了,比刚才还惨。刚才他们是觉得自家冤枉,现在发现他们好像罪有应得啊!
代王朱鼐钧和成国公朱纯臣勾结,通番谋逆!朱纯臣还是在代王府里抓到的,铁证如山!他们和代王府一起占军屯,一起往口外搞走私.这郡王、藩王之间搞得那么热乎,本身就违反了藩禁!
当然了,本朝纲纪早就松快了,王府之间热络一点,寻常是没有人管的。可现在查一查,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不对,他们没资格跳黄河,黄河只有河南的福王、周王才可以去跳!
袁崇焕“袁大善人”赶紧抬手:“诸位王爷莫急!莫急!还有第二个法子!”
“什么法子?”灵丘王年轻,性子急,抢着问。
袁崇焕扫视众人,压低声音:“各位王爷,你们都是代藩一族,血脉相连。如今都聚居在这大同城内。下面光是将军就有一百多个,中尉、宗人更是数以千计…”
王爷们听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袁崇焕继续道:“…如此众多的宗室子弟,聚集在边关重镇。若是有心人登高一呼,裹挟作乱…皇上在京里,岂能安枕?”
王爷们愣住了,互相看看,都觉得荒谬。
一百多将军?一两千中尉宗人?
听着好像能拉起几万大军了。可他们自己心里清楚,那些将军、中尉,多半穷得叮当响,有的连饭都吃不饱,更没有半点武力。拉他们造反?怕是连个城门都冲不出去!
“袁中丞,这…这从何说起啊!”襄垣王朱成鍨老泪纵横,“我们都是安分守己的良善宗亲,绝无二心啊!皇上明鉴啊!”
“是啊!皇上明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