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看抄家,证清白,献忠诚(二十六更(1/2)
第106章 看抄家,证清白,献忠诚(二十六更)
崇祯元年,四月初,大同城。
虎墩兔汗还在宣大边墙外晃荡,大同城里又出了代王谋反的大案,这座边城戒备森严。城头插满旗帜,站满兵丁。巡抚张宗德和总兵李怀信把能调的营兵都调来了,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守得严实。
除了东门和阳门,其余城门全天紧闭——防外敌混入,更防城内的朱家子孙溜走。
这内防外防的,搞得大同城内的巡抚、总兵、镇守太监等人的头都快炸了!
这时,官道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开来。
打头是几百净军骑兵,盔甲锃亮,马上的人脸绷着,带着东厂特有的阴狠气。中间是几辆马车。头一辆上坐着穿蟒袍的白脸老太监,魏忠贤。
后面是定国公徐希皋和抚宁侯朱国弼的车。再后头,新到任的大同巡抚袁崇焕骑着马,脸上看不出心思。
队伍两翼和后方,是锦衣卫和两家勋贵的家丁,兵器杂乱,却都带着抄家发财养出的悍气。
这队刚从宣府刮完地皮的“抄家团”,带着血腥气和杀气,直奔大同。
和阳门外,一群人早已等候。
为首的是大同巡抚张宗德,他穿着大红官袍,脸上带着忧色。旁边是大同镇守太监刘文忠,总兵李怀信,副总兵麻承恩。还有几个文官武将。个个都苦着张脸!
能不苦吗?代王通番谋逆!
大同城内还有比这更大的事儿吗?而且,还有个田尔耕带着锦衣卫把代王府看了个严严实实——不让大家抄家,说是要等魏公公、徐国公、朱侯爷,还有新任巡抚袁崇焕到了后,才能开“抄”.这还抄什么呀?就算有点油水,也是魏忠贤他们的
不过这心思,可不能在魏公公跟前流露出来。
魏忠贤的车驾近了。
张宗德忙换上笑脸,领着众人上前几步,躬身行礼:“下官张宗德,率大同文武,恭迎厂公、国公爷、侯爷、袁抚台!”
魏忠贤在车上微微颔首:“张抚台辛苦,各位辛苦。”
张宗德道:“上公您一路风尘,下官已在代王府备下茶水,请上公和各位入城歇息。”
“嗯。”魏忠贤应了一声。
队伍进城。
魏忠贤一进和阳门,眼睛就往街两边扫。
只见街边挤满了人,不过看着不是来迎他的士绅百姓。
这些人大多穿着褪色的青绿旧袍子,面黄肌瘦,眼神慌。他们挤作一团,默不作声地看着这队威风人马进城,脸上全是怕。
他们都是大同城里的宗室。将军以下的,什么镇国中尉、辅国中尉,还有更多没爵位、只等那点禄米活命的“宗人”。
“看…魏太监…”人堆里,有人小声哆嗦着说。
“宣府八大家就是他抄的…听说男的全砍头,女的送教坊司…”
“不止!他还把虎墩兔汗打跑了…是个阎王!”
“现在他来了大同,那咱们这些倒霉蛋…是不是都要圈起来了?”
“听说…是要都送凤阳高墙里!”一个老头声音发颤,“跟代王爷一起…”
旁边一个年轻点的却低声道:“去凤阳…也比在这冻饿强!去年禄米才发了几成?今年眼看又没指望…”
“去了凤阳就能吃饱?”另一个冷笑,“高墙里比死还难受!不如在大同,还能偷偷摸出口外,贩点马…”
“嘘!作死!这话也敢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