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清廷战败(1/2)
第102章 清廷战败
黑船事件后,日本社会开始经歷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条约开放的五个港口一一函馆、新、横滨、神户和长崎,很快挤满了墨西哥商船。最初三个月,一家名为“莫拉资源”的公司以略高於市价收购黄金,並未引起太大波动。但隨著更多商船涌入,金价在激烈竞爭中直线飆升。
“涨成这样居然还是8:1的兑换率?比国际標准低太多了!”
“国际標准可是15:1。看来日本黄金储量比想像中丰富啊。”
墨西哥商人用白银换取黄金的暴利模式很快催生了更精明的套利手段。有人发现可以將日本黄金运往战火中的澳门兑换白银,再用这些白银回日本收购大米和生丝转卖,利润竟能翻倍再翻倍。短短五个月,初始投资就能膨胀五倍有余。
这场贸易狂欢对墨西哥商人而言是天上掉馅饼,对日本百姓却是灾难。金银大量外流导致物价飞涨,大米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暴涨,民间怨声载道。更引人注目的是各处帐篷外悬掛的移民gg:“欢迎移民墨西哥!免费諮询!”虽然多数日本人对此之以鼻,但关於移民优厚条件的传闻已悄然扩散。
“朝鲜比日本更封闭,还多次镇压天主教徒。”埃罗尼莫皇太子对幕僚分析道,“虽然那片狭小国土上的人口几乎与墨西哥相当,但眼下没必要武力逼其开国。”
迪亚哥提出异议:“可若按殿下预测,日本会迅速崛起,朝鲜若迟迟不开国將无法制衡日本..:”
“你说得对,但武力胁迫並不容易。”皇太子指著地图解释,“朝鲜海运依赖度低,海上封锁效果有限。若发动陆战,即便我军占优,朝鲜人也绝不会轻易屈服。”
埃罗尼莫心中另有盘算。前世记忆告诉他,在原歷史中日本能迫使朝鲜开国,关键因素正是清廷的背弃。当朝鲜以“属国无外交”为由拒绝日本时,李鸿章竟公开承认朝鲜自主外交权,甚至敦促其与日本缔约。
“不必动武,打开朝鲜的钥匙握在清国手里。”皇太子胸有成竹地说,“鸦片战爭即將结束,清国会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他清楚记得,在原时空里,正是清廷的背叛让朝鲜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原歷史中,清廷之所以背叛朝鲜,正是因为它已深陷与英、法、俄三大列强的纷爭,无力再应对与日本的衝突。
“所以当朝鲜人亲眼目睹他们信赖的宗主国惨败於英国时,就是我们趁虚而入的时机。”埃罗尼莫轻即桌面,“必须遏制日本过度扩张一一这个岛国越是强大,发动太平洋战爭的风险就越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