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视察(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1/2)
第173章 视察(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二天一早,随着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汇总到一起,陈秉文在办公室听取了各部门的汇报。
顾永贤首先汇报道:“陈生,法律层面我们仔细研究过了。
‘劲能’的包装设计、商标注册和广告宣传语,虽然模仿的痕迹很重,但都巧妙地避开了直接侵权,目前看没有明显的法律漏洞可以抓。
他们现在还处在一种‘打擦边球’的状态。”
“意料之中。”陈秉文点点头,“淘化大同也是老牌厂商,法务上不会留下太明显的把柄。
这事先记下,继续留意他们后续的动作,越是看似完美的模仿,越容易在后续扩张中露出马脚。”
紧接着,李伟明汇报最新的市场调查数据:
“‘劲能’上市头两天的铺货势头很猛,主要依靠淘化大同传统的士多店和部分连锁便利店渠道。
但因为价格低,首波尝鲜购买确实有一些。
不过从昨天下午开始,部分网点的动销速度似乎有放缓的迹象,复购率的数据还不明朗,需要再观察几天才能判断他们是否能留住客户。”
听完顾永贤和李伟明汇报的情况,没等陈秉文表态,方文山插话道:“陈生,如果要针对性的开展促销活动,我建议不要用降价的方式。
虽然,短期内可以靠压缩利润空间来应对竞品,但长期看会损害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不是好策略。
而且,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所有竞争对手都会指望我们降价。”
陈秉文点点头,非常赞同方文山的说法。
用降价的手段来应对市场上的竞品,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你说的对,价格战是七伤拳,绝不能轻易使用。”
他顿了顿,冷笑一声道,“淘化大同想打价格战,我们不能跟着它的节奏走。
我们要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脉动’坚决不降价。
第二,不给渠道商额外增加提成或费用。”
说着,他看向众人道:“一旦我们降价或者提高渠道费用,就等于向市场承认我们的产品需要靠价格来竞争,这会严重损害我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
而且,这会形成一个恶劣的先例。
以后任何竞争对手出现,渠道都会期待我们再次让利,永无止境。”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劲能’抢占市场份额!”李伟明有些疑惑的问道。
“当然不能置之不管。”
陈秉文沉声说道,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高管。
“我们要采取主动,但不是用价格战的方式。李经理,市场部立刻策划一个‘盲测尝鲜’活动。”
“盲测尝鲜?”李伟明有些疑惑。
“对,就像百事可乐为了与可口可乐为了抢占北美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专门弄的那个‘百事挑战’一样。”
陈秉文解释道,“百事可乐就是通过大规模盲测,让消费者在不知道品牌的情况下品尝两种可乐,结果很多人都选择了百事。
这帮助他们打破了可口可乐的神话,抢到了市场份额。”
“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在‘劲能’铺货最集中的区域,选择一些人流量大的街头或商圈,设立‘脉动’的免费试饮点。
用不透明的纸杯装两种饮料,一杯是‘脉动’,一杯是‘劲能’,让消费者在不知道哪杯是哪杯的情况下品尝,然后让他们投票选择更喜欢哪一杯的口感。
让消费者自己用嘴巴来感受品质差异,现场揭晓答案。”
李伟明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我明白了!这样既能避免直接攻击竞争对手引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又能最直观地让消费者体会到我们产品的优势!
我马上就去安排!”
“好!”陈秉文点点头,随即转向凌佩仪,“凌总监,屈臣氏的整合要再加快,尽快让‘脉动’全面入驻屈臣氏的所有门店,获得更好的陈列位置。”
“陈生,关于这件事我正准备向你汇报!”
陈秉文话音刚落,凌佩仪神情凝重的接话道。
“哦?你说!”
“屈臣氏的整合工作,第一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了。”
说着,凌佩仪将一份厚厚的文件夹放在陈秉文的办公桌上,“人员方面,核心管理层和门店、工厂的关键岗位员工都已经留任,情绪基本稳定。
财务和资产的清点核对也完成了,这是详细的清单。”
陈秉文点点头,翻开文件夹快速浏览着摘要部分:“做得不错,比预期要快。
那么,有什么难题需要处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