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235章 东线战场的统治者回来了

第235章 东线战场的统治者回来了(2/2)

目录
好书推荐: 法兰西之父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吞噬星空:我在诸天刷新人设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莽荒纪之风雷惊弦 柯南:我在东京当财阀 人在吞噬,软饭硬吃成真神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负责北线防务的第1军军长奥斯卡.冯.席兰德先汇报说:

“在库尔斯克和沃罗涅日方向,整个冬季我军采取弹性防御,把控制线推进到库尔斯克-沃罗涅日铁路线以北最远50~60公里、最近20公里的区域内,采取弹性防御。

也就是最外围简易防线设置在那两个州与布良斯克、奥廖尔、利佩茨克之间的州境上,然后留出30公里左右的弹性后退空间。敌军如果反攻,就允许敌人一定程度上深入。

但最深入也不能逼近到库尔斯克-沃罗涅日铁路20公里以内,这样能确保即使敌人部署最远程的重炮,也丝毫威胁破坏不到铁路。敌军敢深入到那么远,我军随后就会从两翼反包深入的敌军,实现后退决战、歼灭敌有生力量。

从1月中旬到现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我第1军用这招屡试不爽,成功击退敌人数次反击,仅用7万人的兵力就守住了北线,歼灭的敌人数量,甚至已经接近本军兵力的两倍。”

按席兰德中将的说法,第1军在冬季防御中,在库尔斯克至沃罗涅日一线,又反杀了12万试图反攻的敌人。当然这12万并不是全部打死,其中有8万人是被俘的。

而从库尔斯克再往东,其实也有一些敌军的反攻,但那不是德第6集团军要管的防区了,由奥国第5集团军负责填线,管基辅正北方的防线。那一带在冬季防御中也歼灭消耗了一部分露军,总规模大约在几万人而已,没什么值得赘述的。

了解清楚了北线的防御后,剩下的工作重点自然是往东和往南的进攻。

罗斯托夫州全境,是在1月份就拿下了的,还在当地又歼灭了露沙人2个预备役军,这没什么可说的。

亚速海周边剩余的沿海地带,也在2月中旬结束之前就拿下了,算算也有快40天了,在那些地带的作战,又歼灭了露沙人1个军。

加起来,1月和2月,露沙人在东线又损失了大半个集团军,总计20多万人。

加上北线库尔斯克和沃罗涅日的12万人,基辅北面的4万多人。

整个1月和2月,露沙人悄无声息地就在南线又累计损失了37万人——也就是在去年那场“累计歼敌203万人”的基辅罗斯战役之后,又额外损失了37万人。

这兵力的折损,真是跟牲口一样无声无息,比砸水坑里都听不到响。

不过,这些军队也大多是当地就地临时强行征兵征来的,根本没进行过什么军事训练也没有实战经验,战斗素质非常差,这才能如此轻易被摧垮。对露沙核心主力的损伤也并不明显。

或许露沙最高层的想法就是:如果不抵抗的话,这些地盘也会被敌人占领,到时候上面的人民就成了敌人控制下的人民。

与其让他们白白被敌人控制给敌人纳粮当差,那还不如直接为我所用,消耗一下敌人也好。

梳理完这些前期情况后,鲁路修很快把关注点放到了最近的军事进展上,也就是进入3月份以来,第6集团军在东线的新战果。

拿下整个亚速海沿岸后,第6集团军就该开始为高加索战役做准备了,需要进一步往纵深突入。

只是鲁路修当时忙着毕业论文、又忙于扫尾后方的各项军工布局工作。

而鲁普雷希特公爵也忙于再婚,忙于后方的其他事务,还有巴里亚王国在帝国六十席会议的新增议员,

所以他俩都没怎么关心最近两三个星期、前线的最新进展。

鲁路修就趁着今天的会议,重点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进入3月份之后,最近两三周的前线进展如何?彻底拿下亚速海沿岸后,你们又见机行事发动了哪些攻势、取得了哪些战果?有为高加索战役做好准备么?”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第2军和骑兵军,他们负责罗斯托夫东部和南部的方向。而独立军则负责亚速海沿岸方向、第3军负责沃罗涅日以东的北顿涅茨河正面。

(注:截止到1916年3月底的东线实际控制线,如下图所示)

第2军军长克拉福特.冯.德尔门辛根中将便代表大家回答:“过去两周,我们在稳住罗斯托夫以东的北顿涅茨河防线后,又沿着顿河逆流而上,拿下了伏尔加顿茨克,那里距离顿河入海口的罗斯托夫,已经要逆流而上200多公里了。

即使从北顿涅茨河汇入顿河的谢米卡拉科尔斯基算起,也要再沿顿河逆流而上一百多公里。目前我军在这一方向上最远推进到伏尔加顿茨克城上游40公里处,过去两周平均每天能在这个方向推进10公里,累计推进了150公里。”

鲁路修听到这个结果时,却着实有些吃惊,他连忙反问:“能沿着顿河取得更多突破确实是好事,我军有黑海制海权,能够从罗斯托夫把运输船沿着顿河逆流而上、为军队提供补给,作战成本比较低。

但是集团军的主要方向,不是为高加索战役做铺垫么?你们沿着顿河推进那么远,又有什么用?那不是在往察里津(后来的史泰林格勒)方向进攻么?

你们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夺取察里津的露沙南方火炮厂?现在帝国需要的是尽快夺取大油田!我和公爵两周没关心这边的情况,让你们随机应变,就搞出这种不专注于主要目标的事情。”

鲁路修也不好太过责怪对方,因为一开始集团军高层给出的大目标就比较笼统,只说今年夏天要夺取高加索地区。但具体怎么夺取,因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隔着1600公里也不了解前线情况。

他们还是给军长们充分放权的,十天半个月再核定一次,有明显问题就发电报纠偏。

于是乎,鲁路修现在看到的,就是过去的一两周里,集团军进攻部队稍微有点“不够专注于主要目标”。

类似于地球位面二战中、史泰林格勒战役打到一半,要分兵去高加索。而现在的情况则是反过来,鲁路修认为一战时的察里津的战略价值没那么大,远不如二战时大。

所以现在是高加索油田的战略价值大于察里津,鲁路修本意是更专注于进攻高加索。可到了执行层,部队认为往察里津突破一下,或许也适合包个更大的饺子,或者为后续战役打更好的后勤基础、属于“磨刀不误砍柴工”。

因此面对鲁路修参谋长的指责时,克拉福特.冯.德尔门辛根中将便梗着脖子强行辩解:

“如果可以拿下察里津,就意味着帝国能拿下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距离最窄的那个拐点——顿河水系和伏尔加河水系在其他方向上,至少有一百多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距离。

但唯独在察里津附近顿河和伏尔加河最近只有40公里!那里还有一条短途铁路和好几条公路连接两河,让顿河流域和伏尔加河流域的水运能靠着这个枢纽互通有无。

如果帝国拿下了这里,不就能顺流而下一路杀到伏尔加河河口的阿斯特拉罕,并且把露沙的整个南方彻底切下来了吗?

到时候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把整个罗斯托夫和阿斯特拉罕以南的广大地区,东西最远7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公里,总面积五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国土整个吞掉!单看占领土地面积,这场战役的战果规模不亚于再占领一次基辅罗斯地区全境。

而我们向察里津推进,只是让占领高加索的时间延后那么一两个月,最多三个月,最终的战果却大得多,我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这是一种磨刀不误砍柴工,而且今年夏天帝国有的是时间。

而且我们最近还发现一个促使我们非向察里津方向分兵不可的理由,那就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德玛尼亚族难民开始往西逃亡、进入帝国的控制区。因为露沙人的缺粮,导致他们已经开始残害其境内的伏尔加德玛尼亚人,夺走他们几乎全部的口粮和牛羊、牧场。

那些我们的同族同胞主要生活在伏尔加河的察里津以下、一直到河口阿斯特拉罕之间。如果我们不向察里津进兵,我们的这些同胞就很难逃到我们的控制区,会在路上死伤很多、或是被残暴的露沙军抓回去。身为德玛尼亚军人,我们必须拯救自己同族的同胞!”

克拉福特.冯.德尔门辛根中将还说得振振有词,似乎非常为自己的临时随机应变而得意。

鲁路修也忍不住了,对自己原本的顶头上司怼回去:“但你这么做会打乱元帅和我的全局计划!看问题不能只看伏尔加河下游、不能只看高加索战场,要配合帝国的全局战略!

你根本不知道帝国后续有什么通盘计划,就在那儿随便发挥!你怎么知道帝国能不能容忍‘晚两个月拿下高加索、但同时拿下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

现在我以第6集团军参谋长的名义要求,立刻放缓从伏尔加顿茨克沿顿河逆流进攻察里津的攻势,重新集结兵力,用于夺取黑海岸边的索契和巴统。

我已经让海军的人配合了,我们会组织在巴统附近的登陆,这样陆军就不用翻越大高加索山了。登陆部队可以直接出现在大高加索山以南、和奥斯曼军队配合协同进攻!”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帝国大闲人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庆余年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青简史记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