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挂名研究员,这哪是搞数学的【求订(1/2)
第174章 挂名研究员,这哪是搞数学的【求订阅】
梁占军听到徐铭这句话,丝毫没有掩饰,脸上所浮现出来的欣喜笑容。
忙出声表示感谢。
“那接下来就辛苦徐教授和大家。”
关于最佳的发射窗口期,早就已经确定下来,按照之前的项目进度,很难准时完成自主交会对接,影响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规划。
所以才不得不,寻求燕大方面的帮助。
眼下眼看只用几个月,便能完成核心算法,心里面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恰恰证明找徐铭帮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很快心里又有了主意,抬眼看向徐铭神情认真的提议起另外一件事。
“徐教授。”
“我这里还有一个请求,希望你能答应?”
“梁教授有话直说就好。”徐铭闻言有些疑惑的回答。
此话一出。
梁占军便不再迟疑,当即开门见山,把心底的想法悉数告诉徐铭。
“是这样的,我考虑着为后面工作开展起来方便,希望徐教授能在我们空间技术研究院挂个名。”
“职称上和正教授一样做研究员。”
“这个方法好。”黄振海听到顿时面色一喜。
下意识脱口接上句。
而当话语传进徐铭耳中,对此他则是哭笑不得,没想到这事空间技术研究院竟然也干了。
要知道除去数学教授的身份,他才答应宋院士,兼任了锦设计研究所的研究员,结果就又要多出一个头衔。
当真是身份越来越多。
不过梁占军的提议,倒也确实没有毛病。
何况只是挂名。
于是思维运转至此,最终选择点了点头。
“我答应了。”
“感谢。”梁占军满脸笑容。
他这一下子,给院里拉来一位天才,对于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后的发展只有好处。
许崇兴面对这个插曲,虽没插嘴参与讨论,但对梁占军的做法表示非常理解。
毕竟当初这种事,还是他先做的。
没办法。
面对如此天才,谁不想拐到自己所在的地方。
好在这件事并没有耽误太长时间,确定下来后便又把话题转到正事上面。
“我先领你们,去院里负责算法开发的地方,他们也都等着援军呢。”这时旁边黄振海接过话茬主动提议一句。
使得众人回过神来,不再过多耽搁时间。
徐铭更是没有任何异议,点头道:“早点开始也好。”
说完便同许崇兴他们,跟着黄振海,前往负责自主交会对接算法的部门。
既然都大致有了方向,那接下来的做法,肯定是抓紧时间开始编写,争取早日进行仿真验证,确认此算法是否能保证两个航天器之间的平稳对接。
……
和以前参与北斗卫星导航项目不同,如今徐铭的名气早就传遍了数学界。
国内学界也同样如此。
不说是如雷贯耳,起码也称得上人尽皆知。
纵使以数论专家的身份,来负责航天器自主交会对接算法的编写,照样不会有人敢有所轻视。
况且能被梁占军亲自请来帮忙的人,在算法上的水平就绝对不会低。
因此当徐铭等人来到目的地,原对接算法人员,纷纷起身热情的打招呼。
“欢迎徐教授指导工作。”
带路的黄振海,不忘主动微笑着开口介绍。
“徐教授。”
“这位是院里的邱副研究员,负责算法相关工作,有事情的话你直接吩咐他就行。”
“邱轩。”
“关于自主交会对接算法的后续工作,院里已经决定全权交给徐教授负责,你这里没有什么问题吧?”
“我保证全力配合徐教授的工作。”约摸三十多岁的邱轩立刻斩钉截铁回答。
他毕业后便进入空间技术研究院,且以三十多岁的年龄成为副研究员,其自身的实力和水平可以说并不差。
有幸加入到国家自主交会对接试验项目,更是感到无比激动振奋,脑海中的念头只有一个,那便是成功攻克这项技术掌握航天话语权。
让全世界知道,在航天领域中,不止只有nasa。
然真正接手之后,他才发现其中的难度,想保证两个航天器在近地轨道这种太空环境下,精准平稳实现自主对接简直是无法完成的事情。
毕竟目前放眼全球,也仅有两个国家,掌握着自主交会对接技术。
特别是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相关经验。
只能自行摸索。
可以说这段时间,对他们整个项目组来讲,都堪称无比的煎熬。
尤其一天天过去,距离空窗期越来越近,留给他的时间越来越少。
另外轨道计算与预测工作,也稳定向前推进着,显得他们似乎在拖整个项目的后腿。
直到从项目负责人梁占军口中,得知要把燕大的天才教授徐铭找来帮忙,才算调整好状态表示期待。
在他所了解的信息中,听到最多的,无疑是新世纪数论天才这种荣誉。
尽管这更应该适合,轨道计算与预测方面工作,但对于梁教授的眼光和作风还是认可的。
不可能去找不符合要求的人,来负责重要项目。
哪怕对方是所谓的天才。
“既然大家都认识了,那就不打扰你们工作,刚好组里还有会议等我主持。”黄振海嘴角浮现着笑容对两人说。
话落。
便不再耽搁时间,当即转身离开。
他主要负责轨道计算与预测,需精确计算,天宫一号和目标轨道的轨道参数,这涉及到复杂的天体力学和数值分析等数学理论。
其中任何微小的误差都会被距离放大。
不能存在半点问题。
很快当房间内只剩下算法课题组的成员,徐铭虽没摆架子却也神色认真。
随即决定先把算法方案确定下来,然后着手编写。
“邱副研究员,趁着距离吃饭还有点时间,要不先安排好后面的工作。”
“没问题。”
邱轩点点头表态,下秒领徐铭前往旁边的会议室。
待大家聚集齐之后,只见邱轩递来一份文件,并微笑着主动开口汇报。
“徐教授。”
“这些是我们的一些项目成果,和当下的进度。”
徐铭伸手接过文件查看,没多久便注意到,邱轩他们采用的算法,存在着一定漏洞会导致误差,可以说就算能够顺利完工,也很难通过任务仿真和可靠性分析实验。
正准备措辞表明自己意见时,旁边的许崇兴终于不再继续保持沉默。
当即主动打开话匣子。
“就按照你的方案来进行吧,你直接给我们大家安排各自的任务就行。”
他在车上听徐铭讲完,便对给出的算法方案,表示非常认可,眼下这时候确实已没有讨论的必要。
而这话也得到燕大信院方面人员的支持。
“我同意。”郭昊强第一时间脱口。
把许崇兴教授的话听进耳中,徐铭很快有了决定,把目光落在邱轩身上说。
“邱副研究员,有件事我要提前通知你,现有的算法进度可能会全部推翻废除,并按照我的方案从头编写。”
伴随徐铭的话音落下。
会议室内先是猛地一怔,接着邱轩以及另外几位项目组内的人,脸上均浮现出吃惊的表情来。
显然没想到会是这种做法。
毕竟正常情况下,选择从新开始,相当于前边的努力全部打了水漂,且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为此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想办法解决困难瓶颈,无疑会让人更倾向于选择这么做。
约摸顿了两三秒,邱轩最先回过神来,毫不迟疑讲出自己的担忧。
“徐教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