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徐教授不愧是公认的天才【二合一】(2/2)
徐铭并不知道,自己就这样被轻视了,回完邮件后便全然抛在脑后。
翌日。
他刚来到院里,没多久便看到,许崇兴教授过来。
身旁还跟着老熟人郭昊强。
说起来徐铭首次被许崇兴借走,参与奥运核心场馆定位系统项目时,便认识了当时作为博士的郭昊强。
后面更是一起加入到,北斗卫星导航的研发。
如今对方也已经顺利毕业,但和林伟李由他们两个不同的是,郭昊强选择了留在燕大信息工程研究所,目前担任研究员助理。
待双方近前后,徐铭丝毫没有拿教授的架子,反而像以前那样亲切称呼了句师兄。
“郭师兄。”
郭昊强当从导师那里,得知又有机会,和徐铭一起参与算法开发项目。
刚开始心情无疑有些复杂。
毕竟把时间线调整回几年前,那个时候徐铭尚是刚入学到完的大一新生,他则是院里成绩优异的博士生。
尽管仍旧不可避免的,被徐铭的表现震惊到,起码双方之间的实力没有相差到太离谱。
算处在可接受范围内。
谁曾想自己博士毕业成功留校,徐铭却已经成为学校的数学教授。
还是史上最年轻的存在。
哪怕知道徐铭的主专业正是数学,依旧感觉像做梦。
甚至丝毫不夸张的讲,昨天晚上他都有些失眠,不知道今天该怎么相处。
在这种状态下,突然被徐铭喊了句师兄,不免大脑有些宕机短暂怔了片刻。
然后才急忙激动的回应。
“徐教授。”
旁边许崇兴满脸堆着笑容,目光全程都聚集在徐铭的身上牢牢盯着,就差把欣喜两个字刻在脸上。
“想等到你在算法上发挥优势,还真是不容易啊。”
亲眼见证徐铭这两年,在数学领域不断取得成就。
连续解决两道数论难题,斩获国际数学奖项,推动国内数学界的发展崛起,他作为信院教授要说一点不羡慕那绝对是假的。
要知道当初专门厚着脸皮去数院挖人,不就是为了徐铭能在信息领域做出成果。
虽凭借自身天赋实力,保证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准度,但最近几年着实没什么消息。
这次借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光,把徐铭抓来帮忙,无疑是件值得兴奋的事。
徐铭哪里会不知道,许崇兴教授的想法,不过关于他成功优化了国产隐身战斗机飞控系统,未正式解密之前还是要进行保密的。
航空和航天,从某方面来说,算是属于两个系统。
“许教授。”
他开口打了声招呼,随即闲谈两句,便见对方迫不及待起来。
不想过多耽搁时间。
“后边咱们再好好叙旧,梁教授那边还等着呢。”
“先上车吧。”
“嗯。”徐铭点头表示同意。
很快几人坐进学校的商务车,出发前往相距不算太远的空间技术研究院。
路上。
郭昊强和另外几个信院的博士生,尽管大多时候目光停留在徐铭身上,嘴唇微动很想主动开口交流,却又觉得不好意思不断把话咽回去。
导致车内氛围略显压抑。
到是许崇兴,脸上全程浮现着笑容,同徐铭讨论起来这次的项目情况。
“关于项目的具体状况你了解的如何,针对相对导航算法有什么看法?”
徐铭昨天看完资料,对算法的切入点,进行了思索。
尽管不成熟需要完善验证,但他认为是可行的,于是稍微组织下语言便探讨起来。
“当两个航天器接近到一定距离,想要实现精准的自主交会对接,对各种信号的处理必须精准强大,可以尝试卡尔曼滤波等数据融合算法。”
“将定位和惯性导航,光学敏感器的数据结合起来。”
“得到最精确的导航信息,消除累积误差。”
根据梁教授传来的项目进度,目前关于轨道计算与预测以及霍曼转移与调相机动,都在稳步推进过程中。
只剩下自主交会算法工作。
按照他给出的方向去开发,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几个月便能顺利完成。
不会耽误发射空窗期。
许崇兴把徐铭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听进耳中,思索研判后眼睛不由一亮。
“我觉得可以。”
脱口给出肯定的回答后,不忘笑着打趣了句。
“看来你这两年虽说在研究数论,但算法领域的东西可是一点没少啊,梁教授请你帮忙是选择对了,有你在这次任务应该不会有太高难度。”
“具体能否可行,后期还要通过任务仿真,以及可靠性分析才知道。”徐铭听完这番话谦逊回答。
而坐在后面的郭昊强几人,则脸上充满震惊。
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徐教授不愧是公认的天才。”
他们作为信息专业出身,成绩又是最优秀的,且同样仔细分析探讨了自主交会对接算法。
讨论该怎么做,才能保证两个航天器靠近后,可以精准实现对接。
结果直到现在都没有相对成熟的方案。
但同样的问题,在教授那里,却似乎不值一提,根本感觉不到难度。
怪不得对方能成为最年轻的教授,这人和人之间确实没有办法相比。
其中最为感叹的,则还要属郭昊强。
本以为徐铭一直全身心扑在数论上,面对算法问题可能需要些时间恢复状态,未曾想水平非但没有下降,还似乎比之前更加厉害了。
他坐在徐铭后面,眼中满是崇拜和敬佩。
就这样。
没多久众人顺利到达空间技术研究院,且刚好遇上特意下来迎接的梁占军和黄振海。
待双方人员成功汇合后,按照正常流程,先举行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讨论会。
除空间技术研究院这边,对目前项目进度进行详细的汇报讲解外,徐铭和许崇兴也提出算法方案,使得整个讨论会的进展异常顺利。
甚至远远超出了梁占军的预料。
于是在会议刚结束后,便急忙来到徐铭跟前,满脸激动的表达自己此刻心情。
“徐教授。”
“我真没想到,关于自主交会算法,你居然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可是为我们争取了不少时间。”
“接下来不管有什么吩咐,我们这边都保证全力配合你们的算法开发工作。”
“梁教授这话严重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徐铭同梁占军握着手说。
下秒想到什么,随即又开口特意补充一句。
“正常预估的话,几个月应该就能完成,不会耽误明年的窗口期发射。”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