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连海外也想挖人(2/2)
否则也研发不出,有着四代半水准的阵风战斗机。
既然对方都能攻克五代机,他们没理由不行。
不过当这话传到那几位工程师耳中,脸上表情却纷纷变得有些担忧,嘴唇微动稍作迟疑才提醒了两句。
“这件事是不是要慎重决定,我们在五代机的研发上并不具备丰富的经验。”
要研发新型隐身战斗机,绝对是一个超长期限项目。
其中资金投入,更堪称天文数字。
若最终研发失败被迫放弃,会导致非常巨大的损失。
然科杰罗却非常坚持,闻言没有任何迟疑,当即开口拿刚首飞成功的歼20举例。
“以对面的航空工业力量,都能跨代攻克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技术,看来五代机的研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公司会尽快拿到各项手续展开研发。”
讲完整个人都有些兴奋起来,迫不及待起身离开,前去做五代机项目的准备工作。
……
只能说歼20成功首飞的新闻,给全球都带来了影响。
世界格局悄然开始变化的同时,随着达索公司正式面向外界宣布,将要开展隐身战斗机的研发后,霓虹和印渡等势力也纷纷坐不住。
似乎都感觉自己又行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陆续宣布将筹措经费,进行自己国家的五代机研发。
就仿佛歼20的出现,让五代机变得不再神秘。
使得外网上有不少网友,因此陷入了狂欢,想着自家很快也会拥有隐身战斗机。
但对于真正航空工业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却能够看出歼20拥有的强大实力,除在自己的账号上发文外,还被不少媒体进行采访报道。
“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选择在这个时候,让歼20首飞是对外展示实力的举动。”
“歼20采用了极其复杂的气动布局方案,这恰恰是对自己的技术有足够自信,它的很多设计甚至要比猛禽战斗机更加优秀,虽然我很不愿意承认,但歼20的出现可能会结束猛禽的霸主地位。”
“在无法研制四代机的情况下,却能攻克更为先进的隐身五代机,这简直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能让采用这种气动布局的战机成功首飞,设计其飞控系统的人员,肯定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资深工程师。”
“隐身战斗机绝对不是那么容易拥有的,贸然投入资金展开研发是件愚蠢的行为。”
……
徐铭在歼20首飞成功后,并未选择在锦城逗留,翌日便回到了燕京大学。
除院里还有事情需要处理安排外,空间技术研究院那边也不能再继续耽搁。
要知道为了亲眼见证,国产新型隐身战斗机首飞,他可是推迟了工作,没有第一时间过去帮忙。
回来后和同梁占军通完话,决定周一前往。
于是周末这会儿时间,便坐在自己办公室,关注起网上各界针对歼20的讨论。
其中最让他好笑的是,竟有不少势力,选择跟风纷纷加入到五代机的研发大军之中。
对此他只能说,如果真以为歼20的成功,是因为五代机的技术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不过这倒也起不到什么影响。
反正用不了几年时间,当他们发现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之后,却得不到任何的进展,自然会主动选择停止对隐身战斗机的研发。
另外他还在网上,刷到了安全大楼负责人盖特茨,接受记者采访的视频。
对方表示歼20之所以能研发成功,是因为华国秘密培养了相关领域的天才,使得航空工业力量迅速发展。
针对这种说辞,徐铭想想倒还真没啥毛病。
只是外界并不知道,参与新型隐身战斗机研发,优化飞控系统的天才,竟与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的数论皇帝是同一个人。
相信等相关信息解密之后,肯定会让外界震惊不已。
毕竟在正常的认知中,每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哪怕是所谓的天才,同样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尤其对数学家而言,往往证明一道数学猜想,都会消耗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根本不可能再去参与其他项目。
况且徐铭作为数论学者,怎么看都和工业联系不大。
而正当徐铭关掉电脑页面,准备趁着距离吃饭还有些时间查看资料时,办公室外面却突然响起敲门声。
他虽然和梁占军打好了招呼,明天就前往空间技术研究院参与对接算法编写,但毕竟之前没有接触过,关于航天领域的相关课题和内容。
于是便让对方先传来一些资料数据,这样提前熟悉之后更有助于后续工作展开。
既然这时候有人过来,那也只好暂且放置。
“请进。”
张鲁平推门走进办公室,看到徐铭正在工作,还未近前便连忙开口询问。
“有没有打扰到你?”
“导师。”徐铭看到来人是张鲁平,连忙站起身招呼。
“您快坐。”
闻言张鲁平也不再多说什么,在旁边沙发坐下,看向徐铭时神态上有些不自然。
顿了顿才勉强从嘴里挤出一句关心的话。
“最近在院里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啥不满意的地方?”
徐铭把导师的话听进耳中,脸上表情顿时一怔,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个问号。
心想自己正式成为燕大数院教授,都已经过去快半年的时间,可以说对院里的环境和自己的平时的工作,都已经非常熟悉满意,按理说不应该这时候又询问起这些。
猜测可能是有啥事情,先是点头回答句,下秒又索性直接追问清楚。
“挺好的。”
“不过导师要是有什么话,直接说就行。”
“那我也就不卖关子了,刚得到消息,阿美瑞肯国家科学院向你发出了邀请。”张鲁平听到自己学生的话,紧接着开门见山讲出自己掌握的情况。
说起来他也颇为无奈,从徐铭刚来到燕大数院,便被信院的许崇兴给挖走。
以至于两个学院,不得不搞了个联合培养计划。
到后面物理学院也来挖人,甚至还把箐华的杨老给搬了出来。
现在随着徐铭在数学领域名气越来越大,别说国内的那些重点科研机构,连海外都开始主动挖墙脚抢人。
刚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要说他完全不担心,那绝对是假的。
毕竟阿美瑞肯国家科学院,在国际上拥有着非常大的名气和权威性,且国内有不少数学家到海外发展,后边都选择了加入进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