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发配(1/2)
第314章 发配
泸州,朱家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剩下的只有听天由命了。
八月,终于等到了最新消息——刘瑾榜奸党于朝堂,昭示天下!
公布的五十三人奸党名单中,王守仁以六品主事名列第八,在他前面的除了阁老尚书,就只有一个起草弹章的李梦阳了。
而朱琉也榜上有名,且名次还不低,列第三十二!位居二十一位言官之上,可能是因为他违反了庶吉士不得妄议朝政的规矩吧……
奸党录一榜示,对两人的处置结果也出来了——王守仁发配贵州龙场驿为驿丞,朱琉发配琼州临高县急递铺为铺司。
收到消息后,所有人喜极而泣,一是朱琉终于在廷杖中活下来了,二是流水般的银子没有白,他没有被发配西北辽东,而是发配到了朱家人选定的地方——临高县!
刘瑾盯得再紧,下面人也有安全捞钱的门路——把朱琉发配到海南岛上,刘公公只会觉得下面人办事得力真解恨,而不会意识到此中另有玄机……
在朱家五爷朱璘和朱子恭进京活动前,苏录与他们同船离开了泸州。船到合江,苏录请二人稍候,自己则火速去找海瀚海教谕。
彼时天色已暗,苏录径直赶到了海瀚家中。
海瀚正在跟老婆谢大脚吃晚饭,见苏录登门,赶紧起身招呼:“小苏先生来了?还没吃饭吧?娘子,快添双筷子。”
“不用不用。”苏录摆摆手,朝谢氏抱拳道:“抱歉大嫂,我跟先生说几句话。”
“我给小苏先生泡茶去。”谢氏便起身离席。
“什么事这么急?”海瀚忙问道。
“我想问问先生家里,在临高有没有人脉……”苏录便将朱琉的事情,简单讲给海瀚。
这会儿海瀚也听说刘瑾榜示奸党,将刘健谢迁列为党首的事儿了。
一听说,朱传胪成了榜单上排名三十二的英雄,他便羡慕得不要不要。
“朱山长真是太光荣了!吾恨不能以身代之啊……”
“你就算了吧,还是等你儿子吧。”苏录问道:“怎么样,先生家里能不能帮着照拂一下山长?”
“能,太能了!”海瀚一口答应道:“小苏先生放心吧,我们琼州历朝历代都是流放之地,那些在内地人人避之不及的流官,到了我们那里都会被当成宝的。”
说着笑笑道:“你老祖宗东坡先生就是个例子。”
“还是有人保护一下才能放心。”苏录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我家就能护得住他。”便听海瀚豪气道:“我们海家在琼州也算大族,我祖上在开国之初当过广州卫指挥使。我伯父中举后曾任福建松溪县知县,我这一代兄弟五个,大哥是成化十一年进士,也是整个琼州府本朝第二位进士。”
顿一下,他羞愧道:“我还有三个弟弟,也都中了举。只有我终身未举,真给家里丢脸……”
“好家伙……”苏录不禁倒吸冷气,没想到海家这么牛。不光祖上阔过,现在也是一进士三举人的配置,放在琼州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高门大户了。
“真是失敬失敬。”
“那都是他们挣下的,与我有什么关系?”海瀚却索然无味,又笑道:“说来也巧了,你嫂子娘家就是临高的大户,我给家里和岳家都写封信,他们肯定能把朱山长照顾好的。”
“那就太谢谢先生和嫂子了!”苏录闻言大喜,朝着海瀚和端茶出来的谢氏深深一揖。“那我先告辞了。”
“喝口水再走吧。”谢氏招呼他道。
“不了,朱家人还在船上等信儿呢,我改天再专程来道谢!”苏录说完,便急匆匆去了。
~~
京城。
九月份,王华被明升暗降,调往南京担任吏部尚书。
南京是大明的留都,设有与北京相同的六部衙门,但权力基本上都在北京六部手中,所以基本就是个养老的地方,就连堂上官都素有莳尚书、遛鸟侍郎之称。
王华却丝毫不以为意,只是在陛辞时,请求皇帝恩准,能让自己与被贬为驿丞的儿子同行一段,好照顾他的棒伤。
这种小事,正德皇帝自然准许了。
王华谢恩出宫后,便立即前往诏狱,凭着皇帝的口谕,提走了王守仁和朱琉。
其实王华在跟正德求情时,并没有提到朱琉。但朱琉这种小角色根本不重要,朱家人又使了钱,管理诏狱的锦衣卫便把他一起交给了王华……
看到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儿子,王华不禁老泪滚滚,紧紧攥住王守仁枯瘦如柴的手,他哽咽道:“伯安,你受苦了。”
王守仁则平生第一次向王华道歉:“孩儿意气用事,失却功名,愧对父亲大人。”
“不,你做得很对。”王华却坚决地摇摇头。
王守仁闻言惊讶地抬起头,这还是父亲平生头一次称赞自己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