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状元公(1/2)
第313章 状元公
京城,北镇抚司诏狱。
这里常年不见天日,浑浊的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腐臭,人在其中,恍若置身昏暗的地狱。
一间间栅栏隔开的牢房中,关的都是皇帝亲自审判的钦犯……当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厂卫代劳的。
钦犯们刚进来时还有力气咒骂,嚷嚷着要见皇上、要申诉!但用不了多久,便被折磨到不成人形,再也没有力气喊冤,只能苟延残喘等死了……
近来诏狱中人满为患,冒犯皇帝的官员一茬接一茬抓进来,让这活地狱显得分外拥挤。有的牢房中甚至要躺十多个犯人,塞得满满登登,翻个身都困难。
好在这些犯人刚吃过廷杖,只能保持趴着一个姿势,根本翻不了身……
王守仁和朱琉就在其中,两人都结结实实吃了四十廷杖,被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
朱琉当场就昏死过去,被关进诏狱一天后,他又开始发烧。王守仁虽然也重伤在身,但还是拖着伤痕累累的躯体悉心照顾他,又高价从狱卒手中买了金创药给他用上……
但在诏狱里,能做的着实有限,王守仁现在只能祈求老天保佑,不要带走自己的挚友了。
半夜里,王守仁正趴在稻草堆上闭目养神,忽然听到一旁朱琉声音微弱道:“水……”
他赶紧一个俯卧撑,爬到牢房门口,奋力把胳膊伸出栅栏,将宽大的衣袖浸入牢房外的粗陶水坛中。再爬回去,将袖子上浸的水喂给朱琉。
朱琉干裂的嘴唇受到滋润,看上去似乎没那么痛苦了。王守仁大喜,又如是往返了数次,终于让朱琉喝够了水……
“我这是在哪?”朱琉缓缓睁开眼,嘶声问道。
“阴曹地府,咱俩正等着投胎呢……”王守仁便道:“后悔了吧?好容易考上进士,没尝尝当官啥滋味,就被打得魂飞魄散。”
“瞎说……”朱琉转动眼球看看四周,挤出一抹笑道:“这是北镇抚司诏狱,不是阴曹地府。”
“都差不多。”王守仁苦笑道:“我在部里见到囚犯押解进京,凡送入北镇抚司者无不痛哭流涕、如坠地狱,送到刑部大牢的则额手相庆生还。而且现在咱们就是在等着投胎。”
“是啊……”朱琉微微点头道:“前路风波险恶,不知通往何处。”
“按照惯例,我们没死在廷杖下的话,接着就该贬官流放了。”王守仁很懂行道。
“会流放到哪里?”朱琉不禁忧心忡忡。
“反正不是东北西北就是东南西南。”王守仁很懂行道:“根据过往的经验看,流放西北、辽东最为险恶,西南次之,岭南的话,只要不是琼州,都还能接受。”
“那希望我能流放西南。”朱琉道:“怎么说也离家近点儿。”
“估计没戏。”王守仁却摇头道:“东厂太监最坏了,怎么让你难受怎么来,你家是四川的,肯定给你发配的远远的。”
“唉……”听他提到家里,朱琉难过叹息道:“家里要是听说我这样了,肯定急坏了……”
“我就说你别冲动,你们朱家多少年才出你一个进士,肯定怨都怨死我了。”王守仁十分歉疚道。
“别小瞧我们朱家。”朱琉却笑道:“出一个进士只能光耀门楣一时,但出一个敢于挺身护国的忠臣,可以让我们家扬眉吐气百年。”
“倒是你伯安兄,”朱琉又对王守仁道:“你让令尊大人这下该如何是好啊?”
“唉,我不孝啊……”王守仁被戳中了软肋,也担心起老父来。
~~
长安西街。
大时雍坊的石碑胡同,通常被京城百姓称为‘王状元胡同’,因为成化十七年的状元郎,当今少宗伯王华的府邸便在此处。
夜已深,王状元府上依然亮着灯。
王华在书房中来回踱步,长吁短叹。他今年正好六十岁,原本保养得宜,看上去只有五十出头,须发白但白的不多,脸上也只有浅浅的皱纹。
但这半个月下来,他看上去老了十岁不止……
这时,敲门声轻轻响起。“父亲。”
“进来。”王华定定神,站住脚,声音沉稳道。
两个年轻人便推门进来,年长些的是他的从子王守义,另一个是他的次子王守俭。
“伯父。”
“父亲”两人一起行礼。
“怎么样?”王华迫不及待问道。
哥俩互相看看,王守义先惭愧道:“侄儿无用,找遍了门路,还是没见到大哥。”
“这也正常,”王守俭接茬道:“爹,张公公跟我说,刘瑾正在炮制一份‘奸党’名单,因为恼怒大哥在弹章中以‘权奸’称之,所以准备把他的名字放在前列。正因如此,下面人肯定要对大哥严防死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