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公主大婚,曲赦京师(1/2)
这一日,阴沉了许久的天空也散去了遮蔽,露出了久违的太阳。
冯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门前人来车往,好不热闹。
全平城的人都知道今天是当今天子亲妹博陵公主出嫁的日子。
获得如此恩典的不是旁人,正是数月前才被冯皇后寻回的兄弟。这次娶博陵公主乃是冯皇后之兄,从三品冠军將军,肥如县侯,冯熙。
过了今日,这称號还得再加上个駙马都尉。
这可是公主下嫁,而不是尚公主,不仅能得到皇室的重用,还能纳妾,真是让人好不羡慕。
冯熙在平城也算是扬了名了,成了不知道多少人嫉妒的对象。
拓跋濬为了给妹妹出嫁加一点分量,还宣布曲赦京师。
曲赦和大赦,都是拓跋家当国的老传统了。
新皇登基,要大赦天下。
皇子出生,要大赦天下。
立太子,还是要大赦天下。
除了大赦外,碰到献祥瑞、打胜仗这类喜事时,也会独赦一地或数地,这便是曲赦。
北魏好用大赦、曲赦,与北魏的刑法制度有关。北魏君主崇尚刑法“为政之道,宽猛相济,犹寒暑叠代,俱成岁功者”之传统,这一传统与鲜卑严酷的传统相契合。
但是刑罚过重,反而会引起社会动盪,所以借著大赦和曲赦,来缓和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把皇家继承人出生等事与赦免相掛鉤,以此也可以来提升皇家权威。
所以博陵公主出嫁,得到曲赦京师的这一待遇也並非什么奇事,只能说明当今天子確实很重视这场婚事,给足了冯家面子。
魏母今日以冯熙之母的身份出场,也算是坐实了母子名分。虽然魏母一再推辞,甚至提出了让冯昭仪,也就是冯熙等人的姑母来代替她,不过被冯熙亲口拒绝了。
对冯熙而言,姑母虽然亲近,但是还是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抚育之恩的魏母,更適合坐在那个位置上。
公主下嫁与大户人家嫁女並无太大差別,无非就是排场大些,往来宾客身份高些,收的贺礼多些。
皇家的册封也隨之而来,不出所料的,是加封了一个駙马都尉的名头,当然肯定不止这一点。
加官进爵,一个都少不了。毕竟娶了拓跋家的女儿,也就相当於是拓跋家的自己人了,至少是拓跋濬的自己人了,对待自己人,拓跋濬可不会吝嗇。
冯熙进爵昌黎郡王,他的肥如县侯,可以扔掉了。
拜定州刺史。
可以说是从中央到地方了。
在中央战战兢兢,也不过统领三千人的中军。
去了定州,便是一方封疆大吏。
门荫入仕本就是一步登天,这下更是登天再登天了。
你要问冯珙羡慕不,自然是羡慕的。
但是正如魏母所言,遇良人先成家,遇机会先立业,他先遇良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冯熙明显是两个都占了,遇公主,成家立业。
从此以后,冯家门楣也算是初步抬高了,冯熙的为家族计也算是走到了关键一步。
只是自己的为天下计,还遥不可及啊。
目標立的太高,太远,就会失去追逐的方向,目標立的太近,太浅,就会沉溺於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