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4k二合(2/2)
“不可。”
“赈灾三五十日,与不赈灾没有区别。”江昭摇头道。
这种赈济法,从道德上来讲,他不认可。
而且,这种借贷、屯田的方法不适用于淮南东路。
无它,淮南东路的产业非常挣钱。
五大最挣钱的产业,淮南东路占据其四。
说句不好听的话,淮南东路的大族,根本不缺一点借贷钱。
相比之下,人口才是淮南东路大族最在意的事情。
盐业、漕运、海运、商贸、渔业、手工业,都得有人去干。
特别是茶叶、瓷器、丝绸、甘等手工业,都非常暴利,也非常耗人力。
相比之下,放点高利贷、九出十三归算什么?
并且,钱财多到一定程度就是个数字而已。
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大族的影响力。
而影响力的体现,须得有人的支撑。
一句“系百万人口生计所在”,比什么钱财都管用。
“下半年,预计开支是一千四百万贯?”江昭似乎想起什么,问了一句。
“正是。”蔡襄点头。
“都是哪些费?”
江昭微叹,一副怜悯苍生的样子:“淮南百万黎民遭殃,一些不该支出的耗费,便节约下来吧。一两贯钱便可活命一人,实在是胜造七级浮屠的事情。”
“言之有理!”
“救济苍生啊!”
“官家仁慈,甚是节俭,臣子也得效仿一二。”
淮南东路官员相继出声附和。
同一时间,江昭灼灼望向了工部左侍郎:“不知工部,下半年的预算如何?”
户部尚书蔡襄暗道不妙。
仅是一刹那,他就知道了江昭的意图。
本以为是冲着户部来的,不曾想是冲着福建路去的。
涉及赈灾,六位内阁大学士眼观鼻、鼻观心,微闭双目。
这种地域性极强的政事,注定了乡党的存在感飙升。
以六位内阁大学士代表的利益集团,却是悄然降低存在感。
“工部下半年,预算合一千万贯。”
灼灼目光,百官注目。
工部左侍郎杜希看得头皮发麻,不得不走出来。
这事,无法掩饰。
毕竟,淮南东路乡党中的周孟阳便是工部右侍郎,工部账簿,此人都有过目。
本来,涉及福建路的兴修,跟周孟阳没什么利益关联,该闭眼就闭眼。
谁曾想,淮南东路竟是糟了水灾。
这一来,福建路的修建事宜,自是被周孟阳抖搂了出来。
“一千万贯?”
“也就是说,除了工部以外,三司五部仅仅分得四百万贯?”
江昭一副惊诧的样子,明知故问道:“怎么会这么多?可否腾一些钱出来?”
“涉及禘袷(di jiá)祭祀,预计消耗七八百万贯。余下的则是兴修宫廷殿宇、地方民生工程。”杜希面色微沉,试图蒙混过去。
“地方民生工程?”
江昭温和道:“都是为了天下苍生,江山社稷。既如此,可否暂停兴修之事,转而救济淮东?”
“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江昭拍着胸脯,怜悯道。
“这”杜系面色有些难堪,袖袍微颤:“财政预算已经定下,朝令夕改,怕是不行。”
福建路的民生工程,已经持续了几年,关于下半年的预算,早就已经传了下去,为的就是让底下人弘扬几位福建路大员的名声。
甚至,一些民生工程已经动工,就等上面人拨钱。
要是猛地取消了政策,他们可就骑虎难下。
“朝令夕改?”
江昭不解:“下半年财政预算才出没多久吧?意思是没有经过内阁的批复,杜大人就传下去了政令?”
此言一出,几位内阁大学士相继回首望去。
为了起到传播名声的效果,上头的人提前传下去政令,并不稀奇。
但是,既然做了某些事情,就得承担这些事情被抖到朝堂上的后果。
但凡杜希敢说一个“是”字,便是漠视了内阁的威严。
说到底,你怎么敢保证政令一定能通过内阁呢?
杜系心头一沉。
进退两难,骑虎难下。
要是不同意淮南东路的人从福建路抢钱,起码得给个说法。
而且,重要性要不低于赈灾百万黎民。
反之,要是真的同意了挪款,政令早就传了下去。
这一来,他们在福建路的威望无疑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
“政令要经内阁审批,自是没有传下去。”
杜系心头微沉,辩解道:“不过,预算早已定下,要是可肆意的从工部要走钱财,置户部预算于何地?”
“是啊!”
班列中下,一五品官员附和道:“江大人,户部主管财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天灾人祸,难以预料,遇到了也实在是没办法。蔡大人说的赈济之法,实为上佳,不妨试上一试。”
不出意外,这是福建路的官员。
甚是面生,估摸着是方才擢升上来的人。
江昭淡淡瞥了过去。
五品,也想插手紫袍之争?
“你是?”江昭淡淡问道。
“下官礼部郎中王陶。”那人四十岁左右,拱了拱手。
江昭抬了抬眉。
四十岁的正五品京官,起码得是个庶吉士出身,算是非常有机会成就三品紫袍的人。
估摸着二三十岁考上的庶吉士,一路畅通无阻,甚至跳过几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得真好啊!”
“那依你之见,户部为何不预留一些余钱,以应对急事?”江昭挖坑道。
“预留之策,自古有之。”
擢升入京为官,甚至是上了朝堂,王陶甚是兴奋,举手投足间不乏自信,意气风发:“户部为六部之一,自是有预留之策。”
江昭眼前一亮,诱导道:“既是有预留,那为何不能用于赈灾?”
话音一落,户部尚书蔡襄面色微变,就要出言阻拦。
可惜,已经来不及。
“预留须得用于禘袷应急.”
“咳咳!”
一声重重咳嗽,让王陶猛地一震,手脚发凉。
完蛋!
“禘袷?”
江昭厉声大喝,声音猛的激越起来:“依户部的意思,为了禘袷祭祀,竟是将我大周朝耗得山穷水尽了不成?”
“禘袷祭祀,什么时候竟是成了尔等奸佞无能之辈的推脱之词?”
“莫非——”
江昭望向几人,一一扫视:“蔡大人、杜大人、王大人,早就心存不满?”
“特意推三阻四,不准赈灾,就是为了向官家暗示禘袷祭祀耗费过重?”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