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111章 布政一方!

第111章 布政一方!(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培养的宠物来自二次元 火影:我在暗部苟成超影 名门暖婚 重生很忙:我在七零开矿山 地仙只想种田 穿书后我成了男主毒唯 诸天之东皇不想成佛 诡律禁区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陆逢时

第111章 布政一方!

熙州议和,使者西归。

此举,意味着两国达成有效共识,结为盟友,互不侵犯。

当然,这样的盟约究竟能持续多久,谁也不敢断定。

不过,任何一段盟约都有所谓的“蜜月期”,起码三五年以内,盟约绝对有效。

议和不足一旬,一道圣旨传遍天下。

【皇帝敕曰:

朕绍膺骏命,恢拓西疆。今熙河七州新附,吐蕃求和,膏壤沃野千里,实王化未敷之域。念边氓待哺,贤才阙如,特颁恩诏,广纳俊彦,以固边圉而兴文教。

一、科举专额以励英才。

自嘉佑八年始,熙河路特设恩科进士二十名,别立“陇右榜”。凡本路举子,无论中原、西域与否,入边籍者皆许投牒应试。其文优者,前三授进士出身,余下赐同进士出身,可参与庶吉士考试,授予官职,兼领屯田、茶马实务。

二、授田减赋以安黎庶。

凡迁熙河者,无论读书与否,授永业田,丁男给水浇地二十亩,桑地五亩,新垦之地首岁免籴。

三、女子入边为妻。

凡女子入边,与人为妻,授田十亩,新垦之地首岁免籴。

特令,凡州郡子民,有意入边者,州郡官员应妥善安排,列入官员考绩。

敕命到日,仰州县官勤宣德意,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嘉祐八年七月壬午,牒至奉行!】

圣旨诏令,传遍天下。

单列春闱名额、授田减赋,百姓入边,乃至于将百姓入边列入官员考绩。

这些政策,无一例外,都是为了鼓励百姓入边疆生活。

既是圣诏,也就意味着除了熙河路以外的两京一十三路,都得为之让路。

一时间,天下震动。

福建路,仙游县。

“边疆吗?”

少年手持折扇,望着官府张贴的告示,沉吟起来。

以他的家世,不缺良田。

以他的才学,不必投机取巧,谋求进士出身。

不过,边疆之事,的确是让人颇有兴致。

少年游学的事迹,自淮左江郎始,便有不少人效仿。

而今,他已十六,且考上了秀才。

要是出去游历一二,积累见识,说不得有利于策问文章的撰写。

“元长,发什么愣呢?”一位相伴的书生拍了拍少年,笑问道。

少年蔡京缓缓摇头。

游学一事,究竟能否行得通,还得请示父母。

说到底,他才十六岁。

江南东路,金山寺。

“哒!”

“哒!”

一剃头僧人,三十左右,眉目清秀,风骨爽拔,闭目口诵真经,敲击木鱼。

就在他身边,还有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僧,轻轻敲击木鱼。

两者心神沉静,敲击声近乎合二为一。

半响,僧人起身一叹。

“阿弥陀佛,小僧心已生乱。”

佛印了元向着住持一礼:“圣诏传遍天下,着有识之人入边生活。江南是佛,边疆也是佛。边疆之地,失去已有两百余年,望住持应允贫僧出寺游历,一观边疆风采。”

住持不解:“佛印,你向来有佛性,为何心中生乱,出家之人,不能放下俗世之事?”

“乱即不乱,不乱而乱。”佛印辩道:“寺庙是俗世,边疆也是俗世。寺庙非俗世,边疆也非俗世。”

一句话,要是心存修行,寺庙可以修行,边疆也可以修行。

住持一叹。

佛印此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五岁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素有神童之名,论辩经水平,几乎是独一档。

其师门繁杂,竹林寺、庐山、云门、究空寺,都有他的老师。

论起辈分,可是一等一的高。

论起传承,三十余岁的佛印已然收了不少弟子,俨然有了宗师风范。

佛印要走,他却是难以留住。

“也罢,且去吧。”

住持应声,继续敲击木鱼。

“哒!”

“哒!”

淮南东路,扬州。

“父亲,孩儿有意游学。”少年秦观,举止儒雅,果决道。

就在他对面,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壮汉面色微沉,抚须怒叱道:“尔年仅十四,应以读书为重,游什么学?”

“孩儿性喜诗词,还从未见过边疆奇景。以往作的边疆诗词,都是靠心中幻想。而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一观边疆草木,要是不断了念想,断然是难以科考有成。”秦观坚决道。

“边疆易乱,实在是太过危险。”壮汉劝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很忙:我在七零开矿山 陆逢时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我培养的宠物来自二次元 综网法师,魔法皇帝 名门暖婚 火影:我在暗部苟成超影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穿书后我成了男主毒唯 诸天之东皇不想成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