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六百年后(2/2)
接下来,大乾就是真正的轻装上阵,且从明年开始,可以正常发给正一品每年的国运了。
这时大乾积蓄达到了六万七千余鼎,欠的国运达到了八万多鼎。
不过没关係,支大於出,接下来每一年过去,支都会更大於出,这便是明古最大的底气。
不用多少年就能还清。
同时,得益於日月丹,明古本身的实力,也在这百多年间,增强了不少。
武道境界:初神、初仙(19831鼎之力)
功法:天乾经第六层(575年/4000)
武道神通:天乾拳第四层(小成:321年/800年)追星逐月第四层(小成:
321年/800年)明神双瞳第四层(小成:321年/800年)
兵道:86点【第五境】:(第五境巔峰:598年/1200年)
)—一139倍之力兵器法宝:天乾斧(中等神兵:691年/10000年)洪武帝袍(中等神兵:15
年/15000年)大乾国璽(中等法宝:256年/15000年)
这是明古时隔三百多年后的实力变化。
自己修炼、加上的灵源,每年平均可以达到十鼎之力的增长。
然后这一百多年来,吞下了五十颗日月丹,增长了五千鼎之力。
除了境界方面的增长,其余的便是帝王冕服得益於他的实力增进,提前一些年蜕变为了初等神兵层次,被明古命名为洪武帝袍,正式代表著他已经独属於明古。
洪武帝袍跟他完美契合,能够增强他两成的天乾血气威力,並抵挡两万鼎法力层次的力量。
让他的真实战力,增进了不少。
目前为止,明古其实对於自己的实力提升,仍不热切。
按部就班即可,即便是日月丹,也是控制著数量。
不然他完全可以每年吞食一颗,甚至更多一些,但他没有。
因为在他眼里,他现在实力再怎么提升,顶多也就是达到初入中等仙神层次。
处於安全性、打造大乾最强战力的目的,积蓄国运方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今的大乾国运,积蓄到了六万七千多鼎,一旦激发,便是六十七万鼎的力量。
超越中等仙神之境巔峰的五十万鼎之力。
等到大乾国运积蓄到十万鼎,那便是拥有了百万鼎、上等仙神层次的力量。
有了上等仙神层次的力量,大乾才算是有了一张底牌。
那时,明古才可以放心的、开始用国运提升自身实力。
这一天,也不会晚。
若不是要从明年就开始发放正一品的国运,明古有信心一百多年就够了。
但他思索后,还是决定从明年就开始发。
不是大乾的正一品们已经等不及了,而是什么都要一步步来。
又一个四百年过去,大乾的各项规定,是应该走向正规了。
只有这样,大乾的发展才能是越发健康的。
真要是一昧的专注一个方面,现在是大乾国运,下一个是明古的实力,还有被封印的那些人等等。
不说永远,数千年都別想正常发正一品的国运了。
慢点就慢点,反正现在大乾周边也没有强大的敌人这一年的正月,时隔四百年,后离也再次到来。
而且到来的是真身。
跟明古一番交谈,明古还了他第一批债务后,后离留下一个分身,就再次离去。
由分身执掌的交易阁,再次於天乾城开启,极为热闹。
洪武九百年,大乾达到八道八百一十三州。
人口一千三百亿左右,耕地面积一百六十二亿六千万顷左右。
一年的国运达到八百七十五鼎左右。
这百年间,有两位有仙神之境资质的人,在大乾的帮助下,成就了仙神之境。
徐到之子徐允恭,刘书温之子刘廉成就亚圣之境。
洪武一千年,大乾疆域达到十道、九百九十六州。
人口达到一千六百亿左右,耕地面积两百亿顷。
一年的国运达到了一千零七十鼎,到了这一年,每年除了正常消耗之外,还能剩下二百余鼎。
国运积蓄,达到了八万三千多鼎,欠的八万多鼎国运,仍没有还。
这百年间,炼器司有了重大成果。
成功炼製出了初等神兵层次的通信神兵一主十副,十光里內、副兵可以向主兵直接发送消息,五光里內、副兵之间也可以发送消息。
一光里一百八十万里,十光里便是一千八百万里。
这对大乾来说,正是解了燃眉之急,因为几大军团的兵锋,最远已经达到了一千一百万里之外。
另外,有宗室明晟、突破至仙神之境。
自几位亲王被封印之后,宗室中终於再次有了顶梁之人。
洪武一千零九十八年。
这一年,大乾疆域达到十二道一千二百零八州。
人口达到一千九百三十二亿左右,耕地面积达到三百九十二亿八千万顷左右一年国运达到一千二百九十九鼎左右,这一年的国运正常消耗后,还剩三百余鼎。
更重要的,是大乾积蓄的国运,终於达到了十万鼎。
六月三日。
“轰~!”
无声的轰鸣,宛若春雷,震响大乾苍穹。
凡是仙神之境,皆看到天乾城十万里的高空中,那直径十万丈的金色海洋翻滚著、好似还在兴奋的咆哮著。
深处,一把高达千丈的金色龙椅屹立一道清晰宛若实质的伟岸虚影,头戴平天冠、身穿赤金色帝王冕服端坐其上,宛若天地间的中心,號令万物。
而在他的前方,隱隱约约、有数十道光芒呈现,光芒中似也有虚影存在。
同时,大乾国运海洋扩散的护罩,金色光芒更浓了许多,照耀到所有大乾百姓身上。
真切的让所有大乾百姓感到了丝丝的温暖。
皇宫中。
明古露出了笑意。
他第一时间,便明悟了大乾国运的新变化。
十万鼎的国运,再次发生一场小质变。
第一,以后大乾平均每州的消耗,將再减少零点零一鼎,只需零点二一鼎。
第二,在大乾国运的照耀下,所有大乾百姓,每年都將提升三毫国运的效果。
这两种提升,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且国运达到十万鼎后,也意味著、他终於可以藉助一些国运,加快修炼速度了。
虽然他现在的修炼速度並不慢,毕竟有了日月丹。
近三百年过去,他服用了一百五十颗日月丹,加上灵源的辅助,已经达到三万八千四百鼎之力。
但能快一些,他当然不会拒绝。
不出意外,接下来的百年间,他就將达到初等仙神之境的巔峰。
至於接下来的瓶颈,他根本不认为能拦得住他。
洪武一千零九十九年开始,明古每年都会吸收一百鼎的国运。
他也开始还徐到等人的国运了,还的不多,每年只拿出来一百鼎还。
剩下的结余国运,继续积蓄进国运海洋中。
明古得为大乾接下来出现的人才考虑。
还得为被封印的那些人考虑,更得为將来考虑,所以国运积蓄是不会停的,
只是会慢一些。
说起人才,明古也是有些皱眉的。
想当年,为人才过多而皱眉。
而现在,不是说大乾人才没有,人才肯定是有的,毕竟人口基数在那,比当年多太多了。
但类似徐到、刘书温、常玉、李百长、姚光孝这等层次的,却真的没有。
就算是李武忠、於绍堡、冯国、郑忠这等层次的,也没有。
最多是类似三杨、邓愈德、汤鼎臣这个层次的。
不是说明古看不上这等层次的了,而是他总想有更好的。
终於,洪武一千一百一十一年,大乾出现了一个让许多人惊嘆的天才。
这一年的科举,十五岁的王守乾,当场突破至进士境,震惊无数人。
开创了大乾近四千年来的记录,成为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进士境。
消息传来,就连明古都投去了一缕目光,饶有兴趣。
不过仅仅几天后,他就被另一件事吸引了自光。
徐到兵道突破至第六境。
(这一章仍是过渡,明天就开始新內容,抱歉抱歉,晚安,早点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