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孔子世家:初入仕途(2/2)
这可不是个轻鬆的活儿,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还得协调各方关係。但孔子凭藉自己的能力,把各项工作都安排得妥妥噹噹,充分展示了他的综合能力。
后来,孔子又升为司寇,司寇主要掌管司法和治安,相当於现在的司法部长兼政法官员。
这个职位权力很大,责任也很重,孔子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他上任后,公正执法,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他的努力下,鲁国的社会治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百姓们的生活更加安稳了。
公元前 500年,齐鲁两国举行“夹谷峰会”。这可是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关係到鲁国的尊严和利益。
孔子作为鲁国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峰会。在峰会上,孔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与齐景公和晏子等齐国代表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他凭藉著对礼仪的精通和对局势的准確判断,挫败了齐景公的阴谋,成功地保全了鲁国的尊严,还让齐国归还了之前强占鲁国的土地。
这一事件让孔子在国內外声名大噪,也让他的政治生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担任司寇期间,孔子还做了一件备受爭议的事情,那就是诛杀少正卯。
少正卯是鲁国的一位大夫,他能言善辩,在鲁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聚徒讲学,主张革新,和孔子的思想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据说,孔子的学生除了顏回之外,都曾多次去听少正卯讲学,这让孔子感到了威胁。
孔子认为少正卯“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偽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就是说他通晓古今之变但用心险恶,行为怪诞还顽固不化,言语虚假却能言善辩,对怪异之事了解很多,还支持错误言论还振振有词。
孔子觉得少正卯是小人中的豪杰,有蛊惑眾人、造反的可能,所以必须杀掉他。
这件事在后世引起了很大的爭议。
有人认为孔子做得对,少正卯的思想和行为確实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孔子杀他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和正统思想;但也有人认为孔子这么做太过分了,少正卯並没有犯下死罪,孔子作为一个提倡仁义的人,不应该轻易杀人,这和他的一贯思想相悖。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都成为了孔子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也让人们对孔子的政治理念和手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