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齐太公世家:齐国的霸业传奇(1/2)
齐桓公,这位在春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人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大片。
在成为齐国国君之前,他叫公子小白,那日子过得可真是不容易,充满了坎坷与惊险。
小白的哥哥齐襄公,是个相当不靠谱的君主。
他荒淫无道,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搞起了乱伦的戏码,这在当时可是惊掉了一地下巴。更过分的是,他还派人杀了妹夫鲁桓公,这一系列操作,把齐国上下搅得是天翻地覆,国內局势乱成了一锅粥。小白一看这情况,心想:“这地方我可待不下去了,再不走命都没了。”
於是,在鲍叔牙的保护下,他逃到了莒国,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在莒国的日子里,小白虽然远离了齐国的政治纷爭,但他时刻关注著国內的局势,心里一直想著有朝一日能回到齐国,干出一番大事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公元前 686年,齐襄公终於遭了报应,被公孙无知等人杀死。公孙无知自立为国君,但他也不是个好东西,在位期间倒行逆施,很快就被人给杀了。这下,齐国可就群龙无首了,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公子小白和公子纠这两位流亡在外的公子,都看到了回国爭夺君位的机会,一场激烈的王位爭夺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鲁国国君鲁庄公想趁机扶持公子纠上位,以便日后能控制齐国,就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而小白这边,得到消息后,心急如焚,带著鲍叔牙等人,马不停蹄地往齐国赶。管仲作为公子纠的谋士,深知小白是个强劲的对手,就对公子纠说:“公子,小白要是先回到齐国,这君位可就没咱们什么事儿了。我带一队人马去拦截他,把他干掉。”
公子纠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管仲带著人马,快马加鞭,终於在半路上追上了小白。他二话不说,张弓搭箭,朝著小白就射了过去。这一箭可真准,正好射中了小白。小白惨叫一声,口吐鲜血,当场就倒在了地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心中暗自得意,心想这下公子纠可以顺利当上齐国国君了,於是带著人马就回去復命了。
可管仲万万没想到,他这一箭並没有射死小白,而是射中了小白的带鉤。小白那可是个机灵鬼,他知道管仲这一箭是要他的命,为了保命,他急中生智,咬破了舌头,假装吐血身亡。等管仲走后,小白和鲍叔牙等人,不敢耽搁,换上了平民的衣服,抄小路日夜兼程,终於抢先一步回到了齐国,顺利登上了国君的宝座,成为了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对付公子纠。他派兵攻打鲁国,鲁国哪是齐国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得落流水。鲁庄公没办法,只好杀了公子纠,把管仲囚禁起来,送回齐国,向齐桓公求和。齐桓公对管仲那可是恨得牙痒痒,毕竟差点被他一箭射死,他本来打算杀了管仲,以解心头之恨。可就在这个时候,鲍叔牙站了出来,对齐桓公说:“主公,管仲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您要是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和高傒就够了;但您要是想成就霸业,那就非管仲不可。”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心里开始动摇了。他想,鲍叔牙向来不会夸大其词,既然他这么说,那管仲肯定有过人之处。於是,齐桓公决定放下个人恩怨,重用管仲。
管仲一回到齐国,就受到了齐桓公的隆重接待。齐桓公亲自出城迎接,还和管仲促膝长谈了三天三夜,询问他治理国家、成就霸业的方法。管仲也不含糊,把自己的治国理念和策略一股脑地说了出来,从內政到军事,从经济到外交,那是头头是道,听得齐桓公是心服口服。齐桓公当场就任命管仲为相国,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处理,还尊称他为“仲父”,这信任程度,简直没话说。
管仲得到重用后,那干劲十足,立马就开始在齐国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內政方面,管仲把国都划分为二十一个乡,其中士居十五乡,工居三乡,商居三乡,分別设立官员进行管理。
对於国都之外的广大地区,也就是鄙野,划分为五个属,设立五大夫、五正官分管。属下又分为县、乡、卒、邑四级,分別设立县帅、乡帅、卒帅、司官管理。这样一来,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各司其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管仲还强调士农工商分区定居,不许杂处、迁徙。士人的孩子就当士人,农民的孩子就当农民,工人的孩子就当工人,商人的孩子就当商人,职业都是世袭的。
这就好比一个班级,把不同特长的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专注於自己的领域,大家都能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整个班级也就变得更加有序和高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