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齐太公世家:从默默无闻到称霸诸侯(1/1)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就开始大展拳脚,推行了一系列超有远见的政策,这些政策就像给齐国打了一剂超强的“成长激素”,让齐国在短时间內就迅速崛起,成为了东方大国,那发展速度,简直就像坐了火箭一样。
先来说说文化方面,姜子牙採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策略。这齐国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东夷族的地盘,东夷人的风俗习惯和中原地区那可是大不一样。
要是强行推行周朝那一套繁琐的礼仪制度,估计老百姓得烦死,说不定还会激起民变。姜子牙就很聪明,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简化了那些复杂得让人头疼的礼仪规范。
比如说,东夷人喜欢唱歌跳舞,姜子牙就说:“行,你们继续唱继续跳,开心就好。”在婚姻习俗上,东夷人也和中原不同,姜子牙也不强行改变。
这就好比你去別人家做客,主人家的生活习惯和你不太一样,你要是一进门就说人家这不对那不对,要按你的来,那肯定招人烦。但你要是说:“哇,你们家这个习惯真有意思,我还挺喜欢的。”那主人家肯定高兴,觉得你这人真隨和。
姜子牙这么做,就像一个隨和的客人,让齐国百姓在相对宽鬆的文化氛围里生活,大家都觉得自在,自然就愿意留在齐国,齐国的人心一下子就凝聚起来了,社会秩序也稳定得很。这就像盖房子,先把地基打牢了,后面才能盖得又高又稳。齐国的文化根基就这么稳稳地打下了,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经济上,姜子牙推行“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那眼光真的是太独到了。齐国的地理位置特別好,三面临海,渔业和盐业资源丰富得不得了,简直就是老天爷赏饭吃。
姜子牙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鼓励老百姓发展工商业。他就跟老百姓说:“大伙別光盯著种地了,咱们这海边有的是鱼,有的是盐,你们去捕鱼晒盐,拿到外面去卖,能赚大钱。”老百姓一听,有道理啊,於是纷纷行动起来。齐国的鱼和盐质量又好,价格又实惠,很快就畅销各地,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来交易。
齐国就像一个大超市,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这里进货,商业一下子就繁荣起来了。同时,工商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临淄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临淄城里人口越来越多,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一家挨著一家,卖什么的都有。人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吃饱喝足了,就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那日子过得叫一个滋润。齐国的经济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达。
在人才选拔上,姜子牙更是打破了当时以血缘关係为基础的用人传统,主张“举贤而上功”。在那个时候,大多数国家都是任用自己的亲戚朋友当官,不管他们有没有本事。但姜子牙不这么干,他觉得只要你有才能,有功劳,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能在齐国当官。
这就像现在的公司招聘,不看你有没有关係,只看你有没有能力。这样一来,齐国就吸引了一大批有本事的人,像管仲、鲍叔牙这些后来对齐国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才,要是放在別的国家,说不定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但在齐国,他们得到了重用,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这些人才就像一群优秀的运动员,在齐国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发挥,为齐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齐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在姜子牙这些政策的影响下,齐国就像一颗迅速升起的新星,在东方闪耀著耀眼的光芒。齐国的国力越来越强大,疆域也不断扩大,周围的小国都对齐国又羡慕又害怕,纷纷前来归附。
齐国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国,一跃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为后来齐桓公的称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没有姜子牙的这些政策,就没有齐国后来的辉煌,他就是齐国崛起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