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再克武昌(2/2)
城內粮尽,百姓谣传白马寺观音土可以充飢。老百姓爭相取食,清军也飢饿难耐,纷纷往白马寺抢观音土。
班布尔善与鰲拜对视一眼,吩咐一边的小校,说道:“传令,焚烧白马寺,寺產全部充公。”
那老卒不顾身份卑微,膝行至鰲拜面前,说道:“大將军,白马寺是武昌古蹟,甚是灵验。百姓信之不疑,万不可焚烧寺庙,触怒神仙啊!”
“无稽之谈!”鰲拜一脚踹开士卒,不耐烦地离开女墙。
才下城头,一幕骇人的场景映入眼帘:一名百姓正行走在街道上,忽被满蒙旗兵围攻,士卒砍斫手脚,剖腹拿取心肝臟器。顷刻之间,百姓毙命,只剩下一副血淋淋的骸骨。
“禽兽!畜生!”一队绿营兵从旁路过,虽不敢阻挠,却爭相谩骂。
旗兵飢饿,绿营离心,民情汹涌。这仗,还怎么打?
“大势已去!大势已去!”鰲拜喃喃自语,对一旁的斑布尔善说道:“准备突围吧。”
没等到清军突围,赤军已经决定强攻武昌。
六月二日辰时,一声闷响从文昌门下响起。赤军穴地攻城,在文昌门下埋藏了上万斤的火药。清军在城外焚烧民居,地上一片瓦砾,不长草木,为赤军挖掘地道提供了掩护。
一万多斤颗粒状黑火药,產生的爆破威力极大,直接把一段二十丈长的城墙拋入空中,尔后又重重砸落地下。
这么大的城墙缺口,已经完全超出了清军的预料,也超出了清军填补缺口的能力。他们只能带著火弹、喷筒、火等火器,將其投入缺口。
赤军如潮水般涌入缺口,肩扛木板,木板上蒙著淋湿的被,虽然简陋,防范火器却颇为有效。
清军弹药紧缺,残余的火器渐要耗尽,只得衝上缺口也赤军肉搏。清军明知事急,但缺粮已久,士卒乏力,並非赤军对手,渐落下风。
赤军大队入城。虎賁镇宪兵標也进入城內,一面督促各部將士踊跃战斗,一面不时提醒:
“满蒙韃子一个不留!”
“先杀韃子,再占衙署!”
“活剐鰲拜!”
“抢劫者杀无赦!”
……
宪兵標是去年扩军时新成立的兵种,负责执行军法、维持军纪、督促军令、记录战功等。
破城时,难免有些將士想趁机抢夺战利品。有宪兵標在旁督战,赤军作战更加踊跃,军纪更加严明。
鰲拜、李国英、班布尔善等清军將领自知罪不可赦,带著亲信退入大將军行辕、总督衙门、巡抚衙门等,企图负隅顽抗。
绿营、乡勇爭相投降,汉军多丟下武器、剪去辫子,手持红布求饶。满蒙八旗已经丧失斗志,被赤军分割包围,他们抵抗虽烈,赤军立功之心更切。
少数旗兵突围至城外,却被壕沟所阻,几乎无一人漏网。至次日中午,清军各处衙署相继被攻克,鰲拜自刎,李国英、班布尔善等人被生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