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入城式(1/2)
第418章 入城式
经过连日的清剿,武昌城內清军或死或降。赤军在城內开设粥厂,賑济灾民,发动军民收敛尸体,清理街道。
六月十日巳时,岑丹初在亲兵的护卫下,经文昌门进入武昌,並组织了简单而不失庄重的入城式。
骑兵走在最前,约有千骑,全都骑著大西马,披明甲。战马多由缴获而来,高头、健腿、膘肥。骑兵皆持定虏式燧发枪,约有三百骑持马枪,佩腰刀,来自虎賁镇骑兵协。另有六百余骑持步枪,上佩刀,来自虎賁镇亲兵协。
战马的的,骑兵威武,枪口黝黑,刺刀雪亮。骑兵从文昌门穿过月城,进入西关大街。
街道两旁已经围观了不少武昌百姓,见到赤军骑兵的雄姿,不禁嘖嘖称嘆:
“想不到,老夫有生之年,尚能见到汉家天威!”
“这等英武之骑兵、健壮之战马、精利之火器,恐怕是太祖、成祖在世,也难见此风采!”
“今日见到赤军骑兵,才知汉家恢復有望。我们苟活至今,再也不必受韃子的荼毒了!”
……
一群小儿追著赤军骑兵,前后追逐,眼神中儘是崇拜的神情。
另有几个倖存下来的青壮年,见状羡慕不已,纷纷左顾右盼,说道:
“好男儿,当投军,今生若能做上赤军骑兵,骑良马,持神器,杀尽韃子,建功立业,死而无憾矣!”
“不说建功立业,我只想投军,为我父母姊妹报仇!”
“赤军歼除韃子,入城后秋毫无犯。我家老头子终於鬆口,许我投军。明日,我便去洪山大营报名!”
“兄文武双全,若能投入赤军,必能杀虏立功!”
“真羡慕你,我家还有老母奉养,暂时还走不脱。”
……
骑兵走得快,不到两刻钟功夫就已通过文昌门。之后是虎賁镇炮兵,先是三门十成炮,接著是三门红夷大炮、三门衝天炮,最后是六门重型劈山炮。
赤军重视火炮,尤其重视火炮的机动性,每门火炮都配有炮车。十成炮、红夷大炮、衝天炮皆为重炮,需用四轮炮车,车轮用铁圈做外套,以提高强度。十成炮、红夷大炮极重,用四匹挽马。衝天炮稍轻,用两匹挽马。重型劈山炮名字中虽有重字,实际比衝天炮轻得多,只用一匹挽马便可牵引。
火炮、炮车都经过了擦拭,炮兵和挽马也都在江边擦洗过,显得甚是精神。
十成炮、红夷大炮走在前列,甚是雄壮。炮车经过石板路,震得石板格格作响。车轮与砖石碰撞,不时闪出火星,砖石稜角都被车轮磨碎。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炮兵协协统费雷拉为欧洲人,红髮蓝眼,骑马走在最前。队伍中还有十来个欧洲炮手,令武昌百姓大开眼界。
岑丹初骑一匹白色玉驄,头戴金盔,身披金甲,跟在炮兵后列入城。
赤军不兴轿舆,提倡骑马。上行下效,达官贵人皆善骑马。此次入城,丹初亦不坐轿,身后跟著两百骑手持定虏式步枪的亲兵,显得格外英武。
武昌百姓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赤王岑丹初,竟然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老少妇孺爭相围观,唯恐落在人后。
丹初向眾人挥手致意,一边留意观察著周围环境。赤军在文昌门穴地攻城,从文昌门破城。因此,文昌门战事最为激烈,周围民居破坏最为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