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管理的艺术(2/2)
如今集团明年即将上市,保持内部微妙平衡尤为重要。
易付通与微信是腾达核心板块,总裁之位能量巨大,将其留给“新生代”,是平衡棋局的关键一步。
林海峰沉吟良久,似乎反复权衡,最终诚恳开口:“宋董,若纯以能力和对业务的理解来看,我最看好支付业务总监凌天宇。
他年轻、有冲劲,对技术和用户需求理解深刻。只是今年刚提总监,资历太浅,骤然提拔到总裁高位,恐怕难以服众。”
“凌天宇?”宋词将这个陌生的名字记在心里,“具体负责什么?业绩如何?”
“他负责c端所有支付产品线,包括扫码支付、红包、转账、信用卡还款等。
过去两年,他的团队是用户活跃度和交易量增长最快的团队之一,几次大型营销活动也做得非常漂亮。
支付业务部和理财事业部是易付通的两大引擎,他是支付引擎最核心的工程师。”
宋词略作思索:“资历确实是问题,但能力更稀缺。这样吧,网商银行筹备到开业至少还需半年,这半年先让易付通副总裁暂代日常工作。
同时,基于你的推荐和他的业绩,给他半年时间证明自己。至于半年后能否升任副总裁,看他的表现,也看你的眼光。”
林海峰心中一定,这已经是董事长能给的最大支持与最稳妥安排。
真诚佩服地说:“您思虑周全,既给了年轻人机会,又稳住了大局。谢谢宋董!”
事情尘埃落定,林海峰告辞离去。
宋词没有立刻回到工作,而是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如织车流与远处鳞次栉比的楼宇。
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一个清晰的字眼在寂静中回荡:“难!”
技术趋势、产品体验、生态战略,是他的强项,但涉及人的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平衡庞大集团内部盘根错节的利益与权力。
不得不承认承认,不如张勇处事圆融,也不如王凤莹果断。这是一种更复杂、更耗心力的艺术。
但他并非被动应付。一直在学习、观察、进化。管理哲学的核心很简单,做最终的“裁决者”与“平衡者”。
当派系斗争僵持、危及公司利益时,必须基于透明数据与清晰规则,果断裁决,让赢者磊落、输者服气。
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必须是规则的坚定捍卫者。
任何破坏规则、损害腾达整体利益、拉帮结派的“山头头目”,无论功劳多大、能力多强,他都会果断拿下,绝不手软。
几年前,力排众议,将时任cfo清理出公司,就是为了杀一儆百。在腾达集团,没有人可以凌驾于公司整体利益之上。
宋词不禁回想起那次雷霆行动,目光依旧锐利,没有一丝犹豫或后悔。维持组织的健康,有时需要外科手术式的决绝。
另一边,林海峰离开董事长办公室后,乘坐电梯下到大厦第十七层,易付通办公区。
穿过开放办公区时,目光不经意地扫向一侧的总监办公室。
正看到得力下属凌天宇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眉头紧锁,似乎在攻克某个技术难题。
林海峰脚步微顿,随即抬手敲了敲敞开的玻璃门。
“林总?”凌天宇抬头,见是总裁到访,立刻起身,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与恭敬。“今天休息,您怎么来公司了?”
“大老板有事,临时过来开个会。”林海峰语气平和,自然地在会客沙发上坐下,“今天你值班?”
“是的,这周我轮值。”凌天宇熟练地泡了杯总裁偏爱的龙井,轻轻放在茶几上。
茶香袅袅升起,叶片在水中缓缓舒展。
林海峰的目光短暂游离,仿佛透过这杯茶,看到了自己加入腾达的这些年。
从空降时的质疑,到一步步站稳脚跟,将易付通做大做强,往事如烟,却又历历在目。
片刻后,回过神,目光重新落在凌天宇身上,语气罕见地温和:“天宇,你加入公司有几年了?”
凌天宇正襟危坐,察觉总裁似乎有话要说,谨慎回答:“我是2008年夏天加入公司的,到现在已经四年半了。”
“四年半……”林海峰点头,话语中带着一丝怀念,“说起来,你还是我当年到腾达工作后,亲自面试招的第一个员工。”
凌天宇心中一热,由衷道:“这些年多谢林总的栽培和照拂!”
这是真心话。靠着这层“嫡系”关系,加上自身能力与拼劲,他四年半里屡获破格提拔。
如今已是核心业务部门总监,管理序列11级,年薪加期权近百万,同龄人中堪称翘楚。
林海峰收敛感怀,郑重说道:“今天来,也是给你透个底。大概半年后,我的工作可能会调动。”
“调动?”凌天宇心头一震。林海峰是他的靠山与贵人,这棵大树若离开,他的处境将变得微妙。
不等下属追问,林海峰淡淡道:“对我个人,是新的挑战,也是好事。”
凌天宇迅速反应过来,压下不安,换上恭贺的笑容:“那要恭喜林总高升!”
具体去向,林海峰并未明说,只是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盯着爱将,声音压低且凝重:“半年!我给你半年时间。
这半年,你必须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把支付业务做得更亮眼,尤其是b端商户拓展和风控数据,要有突破性进展。
业绩是你最硬的通行证。只有这样,我离开时,才有充足理由在大老板和集团高层面前全力推荐你更上一层楼。”
凌天宇又惊又喜,没想到总裁离开前,还打算扶自己一把。这是人生难得的机会!
立刻挺直腰板,掷地有声:“林总,您放心!我一定拼尽全力,绝不浪费这个机会!您的知遇之恩,我永远记在心里!”
林海峰满意地点头,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凌天宇的肩膀。心中另有盘算,网商银行虽独立运营,但仍需腾达体系的支持。
在核心业务线里安插一个既有能力、又对自己心怀感激的“自己人”,未来无论是资源对接、信息互通,还是巩固影响力,都至关重要。这是一步深远的棋。
送走总裁,关上门的瞬间,凌天宇背靠冰冷的玻璃门,心脏仍剧烈跳动。窗外是璀璨的城市风景,而他此刻心潮澎湃,未来半年,将是职业生涯最关键的一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