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管理的艺术(1/2)
第492章 管理的艺术
午后,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办公室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点。。
宋词专注地审阅着屏幕上的邮件,指尖在键盘上轻快而精准地跳跃,发出有节奏的轻响。
“咚咚咚。”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安静。
“进来。”
他连眼皮都没抬,目光依旧锁定在那份关于云业务增长的月度报告上。
易付通总裁林海峰推门而入,见董事长全神贯注,便放轻了脚步:“宋董。”
“坐。”
宋词只说了一个字,迅速敲完最后几行字,点击发送。
直到邮件发出,才将视线从屏幕上移开,身体微微后靠,转向林海峰,脸上露出一种平静而带审视意味的温和。
“海峰,从你加入腾达接手易付通开始,你的表现,我一直非常满意。”
宋词开门见山,直接定了调子。
易付通是腾达集团“连接一切”战略核心的金融基础设施,最初依托微信、微博两大社交生态切入个人支付。
在林海峰带领下,业务向企业端渗透,打造供应链金融和商户服务平台,市场份额与营收连续多季超预期增长。
这份成绩单,确实值得肯定。
林海峰谦逊一笑:“主要是集团平台底子好,流量和数据优势给了施展的空间,我只是执行了集团的战略。”
“功劳就是功劳,没什么好谦虚的。”宋词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腾达信奉结果导向,你的成绩,董事会都看在眼里。”
顿了顿,继续道:“这次安排你去筹备网商银行,是更重的担子,也是对你能力的信任。你的期权,集团会为你保留。”
林海峰闻言大喜过望,郑重道谢:“非常感谢您的信任!我一定不负所托!”
心中一块大石彻底落地。
腾达尚未上市,若因岗位变动兑付期权,虽仍是一笔巨款,但与上市后的潜在价值相比,损失巨大。
宋词一句话,保住了未来可能翻数十倍的财富,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奖赏,更是一种强烈的激励。
等下属情绪稍缓,宋词看似不经意地补充:“筹备一家银行,千头万绪,光有互联网思维还不够,金融行业的规矩和门道得有人懂。
我给你找了个帮手,是从传统银行挖来的资深人士,业务能力过硬,到时候给你当副手,协助处理专业事务。”
林海峰表情僵了一瞬,但很快恢复如常,甚至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
“我正想开口请一位懂银行业务的帮手,怕自己经验不足走弯路,没想到您已经安排好了。”
宋词似乎对他的反应早有预料,微微点头:“有个在体系内摸爬滚打过的人帮你,能省不少事,也能让监管层更放心。”
“不知是哪方贤才?我想提前沟通一下工作思路。”林海峰试探着问。
“他叫鲁玉刚,目前在工行电子银行部,是个实干的人。”宋词语气平淡,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是我大学时的室友,知根知底。”
林海峰嘴角轻轻抽动了一下。大学室友这四个字背后的分量,远不止“挖来的人才”那么简单。
这人一定是董事长铁杆中的铁杆,心腹中的心腹。让这样的人空降到核心团队,意图很明确:
一方面加强专业力量,另一方面,在腾达作为第一大股东但非全资控股的网商银行里,安插一双绝对可靠的眼睛,确保集团战略意志的贯彻。
同时,也是对即将独当一面的自己,一种恰到好处的制衡。
网商银行虽由腾达发起,但作为独立持牌金融机构,拥有完整法人治理结构。
宋词既要保持其创新活力,又要确保这个未来可能承载万亿资金的“亲儿子”不脱离掌控。安插“自己人”,是必然之选。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宋词给了林海峰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这个信息。
几分钟后,十分自然地转换话题:“你走之后,易付通不能停摆。你自己耕耘多年,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接任总裁?”
林海峰立刻更加谨慎:“宋董,人事任命是集团最高决策,尤其是易付通这样的重要板块,理应由您独断。我不便置喙。”
宋词心中了然,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不必有顾忌。
你是后加入集团的干将,我想听听你的视角和意见。毕竟,你最了解易付通需要什么样的掌舵人。”
林海峰深深看了董事长一眼,对那句看似随意却暗藏深意的“后加入”微微一惊。
看来他对腾达内部看不见的派系脉络和微妙平衡,洞若观火。
腾达如今已是亚洲第一大互联网巨头,体量庞大,结构复杂。
早期随宋词打江山、如今位居高位的“元老派”,多聚集在ceo张勇与coo王静麾下。
而后来被高薪引进、凭专业能力开疆拓土的“新生代”,以cfo陈安为首,与元老派之间难免存在资源争夺、理念冲突与权力博弈。
这种摩擦,是任何大型组织都无法避免的副产品。
林海峰自己,便被普遍视为“新生代”的佼佼者。
瞬间明白了董事长的意图,自己调任后,易付通总裁这个要职,并不希望落入“元老派”手中,从而打破现在的平衡。
他希望这个位置暂留在“新生代”体系内,所以让自己这个派系代表推荐接班人,既示尊重,也是考验。
宋词见林海峰神情几经变幻,最终露出恍然之色,心中暗暗点头。
集团大了,派系与摩擦无法根除,关键是科学引导、有效控制,将内耗化为良性竞争,遏制其破坏性。
此前,通过高管轮岗、强化okr考核等方式,削弱了“元老派”中过于强势的张勇一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