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黄河快递多投必达(求月票)(1/2)
第436章 黄河快递多投必达(求月票)
一九九九年三月某一天。
何雨柱的卫星电话再次响起。
“老板!”
“说!”
“我这边收到点消息,不知道有没有用!”
“老白,你什么时候这么墨迹了?”
“主要是这次的消息有点.假!”
“那你还打电话?”
“可是事情挺大的,算了我还是说重点吧,今年阿丑这边会有一次针对国内的行动,但是具体时间、目标.什么的都不清楚。”
何雨柱一愣,开始回忆脑中的信息,片刻后何雨柱问道:“我们在巴尔干地区有人么?”
“有!”对面的白毅峰则是一惊,脑子里飞快转动,“自己老板这是这么快就猜出对手要在哪动手了,不过那边确实很乱,倒是个合适动手的地方,可目标呢?”
“有多少人,都什么水平?”
“老板是指?”
“高精尖武器能操控么?”
“这个.需要调人过去,不过老板你总得给点提示吧,我好针对性的调人。”
“s300。”何雨柱缓缓吐出几个字符。
“嘶这个,这个,我要问问。”白毅峰倒吸了一口凉气,感觉有点牙疼。
“行,你先确定吧,要快!”何雨柱道。
“好,好!”
电话挂断,何雨柱脑子里闪过几个词“s300 b2巴尔干.五月”
这几个词在他脑子里盘旋,组合成一个大事件,“提醒么?恐怕效果不会太好!还是先想办法做拦截吧!”
现在他需要确认一些事情,尤其是技术上的可行性。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香江的顾元亨。
“元亨,是我。”
“老板,请讲。”顾元亨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
“雷达联合实验室那边,之前搞出来的那套新算法,就是针对低可探测性目标的,民用波段验证的那套,现在能做到什么程度?”何雨柱问得直接。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在组织语言。
“老板,那套多基址协同探测和特征提取算法,在民用波段上我们已经做了大量仿真和少量外场测试。理论上是能发现并持续跟踪某些目标的。但民用波段精度有限,无法提供火控级数据,而且受气象和地面杂波影响很大。”
“如果.我是说如果,给你们更高的权限,使用非民用波段,并且有足够的数据链支持,有没有可能锁定比如,b2那个级别的东西?”何雨柱的声音压得很低。
顾元亨那边这次沉默得更久了,呼吸声似乎都重了些。
“老板,这个.理论模型是支持的。但需要极其强大的计算资源进行实时信号处理和轨迹拟合,而且对传感器的布设位置、精度和同步要求极高。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体系问题。”
“也就是说,技术上有可能,但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覆盖特定空域的探测网络,并且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处理中心?”何雨柱提炼出核心。
“是的,老板。而且这网络里的每一个节点,都不能是普通货色。”顾元亨确认道,“成品.目前没有。实验室里只有原理验证系统和部分核心算法模块。要变成能用的东西,需要时间、资源,还有合法的理由。”
“只有一个半月时间,够不够你们做一台出来?”何雨柱是有点失望的,没有成品那不等于白搭么。
“老板,这么急么?那可是”后面他没继续说,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他该问的,也不是他能问的。
“给你一天时间评估一下,我要确切结果。”
“好!”顾元亨咬牙道。
何雨柱挂了顾元亨的电话,揉了揉太阳穴,事情太多,这么重要的事情他给忘了,如果早一点想起来没准现在都准备好了,一个来月时间从实验室原理验证到能投入实战使用的系统,他现在很不确定,不过还是要努力一下。
他再次拿起电话,这次拨给了何雨鑫。
“雨鑫,是我。”
“大哥,什么事?”何雨鑫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正在工地上。
“你找个方便的地方说话,有重要的事。”
“好,我等下打过来。”
“嘟嘟嘟”
大概五分钟后,何雨柱的卫星电话再次响起。
“大哥!”
“我长话短说,精工和重工那边,你立刻挑选一批绝对可靠、技术过硬,最好有军工或复杂系统集成经验的骨干工程师和老师傅,组成一个特别技术支援组,随时待命。”
何雨鑫听出大哥语气不同往常,立刻应道:“明白!我马上安排。不过,具体是哪方面的支援?”
“和雷达电子有关,可能需要精密机械结构加工、特种车辆改装、野外快速布设与供电系统集成。要求是模块化、高可靠性、能适应复杂环境,最重要的是快!”何雨柱顿了顿,补充道,“人选必须严格审查,任务内容目前仅限于你我知道。”
“懂了,我这就去办,名单最快明天上午就可以给你。”何雨鑫没有多问。
第二天下午,顾元亨来电。
“老板,经与实验室核心团队连夜评估,利用现有已验证算法模块,结合香江及海外部分子公司可动用的高端商用计算硬件(需紧急采购调配),可在四周内整合出两套‘特种环境监测系统’实验样机。该系统理论上具备对特定类型低可观测目标在有限空域内进行探测、跟踪及初步轨迹预测的能力,精度可达战术级别边缘。但系统庞大,需多单元协同,布设复杂,且未经实战检验,可靠性无法保证。还有,所需特殊频段发射/接收单元,需精工配合紧急试制。”
“你们先去做,精工和重工这边我都会调人去香江。”
“明白。”
何雨鑫的名单是他亲自送回来的,他之前就在不远的曹妃甸。
“哥,人选初步定了。精工这边抽调了参与过舰载雷达基座和机载设备结构设计的五个人,重工那边选了三个有特种车辆改装和野外应急供电系统经验的。都是跟了集团很多年的老人,思想上、技术上都靠得住。”何雨鑫语速很快,“另外,541厂那边刚完成整改,有几个搞轻型装甲和三防车辆结构的好手,要不要也调过来?”
何雨柱快速扫了一眼名单,点了点头:“可以,541厂的就算了,没那么把握,这事不适合他们做。你选出来的人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可能出发去香江,与元亨那边的人汇合。任务周期可能不短,安排好家属。”
“明白。”何雨鑫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哥,这次动静不小,到底是要对付什么?”
何雨柱抬眼看着他,严厉道:“不该问的别问。”
“好!”何雨鑫咽了咽口水,何雨柱刚刚的压迫感太强了,这样的语气他可是很少没听到过了。
几天后,何雨柱以处理集团事务为由,独自飞抵香江。
在位于新界一处由黄河集团控制的、位置僻静的仓储区内,何雨柱放下了两辆拿掉武器的特殊车辆,不是他空间里没有了,而是再三确认顾元亨那边只能做出两套雷达来。
“交给你们了,元亨。”何雨柱拍拍顾元亨的肩膀。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
“嗯。”
“不过老板,这事真的要我们做么?”顾元亨还是问出了不该问的话。
“如果是那边去做,你觉得会引发什么?”
“我知道了!”顾元亨脸色变得有些白。
“我走了!”何雨柱摆摆手。
何雨柱并未在香江久留,转头就过关去了特区,视察了一圈特区的产业后,他约了梅生。
“柱子,你这大老板日理万机,还能想起来看看我这个老家伙,难得啊!”头发花白梅生笑着打趣。
“说的好像你很闲一样,你这时间也是抽出来的吧。”
“咳咳,没办法,特区现在发展太快了。”已经是特区常务市长的梅生有些尴尬道。
“你现在主政一方了,今天的客是不是该你请啊?”
“我请,我请,谁让我家丫头在你手底下呢。”
“跟这个有关系么,你就是抠门。”
“跟你这个大老板比我是真比不了。”梅生道。
“少来,你们过得什么日子当我不清楚?”
“不说这个,不说这个。”梅生连忙转移话题,别的不说,吃吃喝喝还真如何雨柱说的那样。
二人单独喝了一顿酒后,何雨柱又去了花城,去看那帮老兄弟们。
话题自然就是过去的峥嵘岁月,从北方的冰天雪地,到南方的湿热密林,那些共同经历的生死瞬间,如今都化作了带着唏嘘与感慨的笑谈。
自然也聊到了当下的局势,几位老战友身在部队心系国防,言语间不免流露出对某些霸权行径的愤慨和对国家强大的期盼。
何雨柱默默听着,偶尔附和几句,不该说的那是一句没说,包括海军、空军的事情。
他看着眼前这些曾经生龙活虎、如今已显老态的战友,心中感怀,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到站在世界之巅的三军。
在花城盘桓两日,跟伍千里、熊杰、伍万里、余从戎、何雨焱(已升上校,特种作战大队大队长)喝了两顿酒后,他回了四九城。
时间飞快的就到了四月底,香江新界那处僻静的仓储区内。
顾元亨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但眼神里透着完成艰巨任务的释然与疲惫,对何雨柱汇报道:“老板,两套‘特种环境监测系统’样机,总算赶出来了。按照您的要求,所有核心算法模块都集成进去了,也跟精工、重工来的兄弟们一起,把那两辆车改装成了移动式平台。”
何雨柱绕着那两辆经过升级的发射车走了一圈,点了点头。
“测试结果怎么样?”何雨柱问。
“我没没办法做空中测试,只能做海上的,极限射程内,对模拟的低可探测信号源,捕捉和跟踪能力达到了预期。但对天上的没有把握。”顾元亨实话实说,“而且,系统功耗和散热都是问题,持续开机时间有限。”
“足够了。”何雨柱拍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们了。”
“老白送来那些人掌握了没有?”
“掌握了,就是他们实操的。”
“好。”
随后何雨柱联系了白毅峰。
“老白,东西准备好了。找一个贝尔格拉德附近能在s300射程内、又足够隐蔽的布置地点。要快。”
“好的,老板。”
“另外,把你的人调过去,运货不用他们管了。”
“老板,你不是想亲自去一趟吧,那边可是在打仗。”
“你做好我安排的事就行。”
“好,好吧。”
时间悄然进入五月。
白毅峰找好了地方,何雨柱亲自去送了一趟货,这次是满载的,他没露面,把人支开后,放下东西就走了。
见到真东西的下属兴奋的很,在欧洲某地的何雨柱掐着时间,提前两天,给贝尔格莱德某个建筑打了一通电话,提醒他们要注意袭击。
对方没有理袭击的事,反而追问何雨柱身份,何雨柱直接挂断电话。
他清楚,这通匿名电话很可能被当作无稽之谈,甚至干扰信息。
但这已是他能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做的最后一点努力。
万一,对方能因此提高一丝警惕呢?
两天后的一个夜晚,(巴尔干地区)上空月明星稀。
某废弃农场内,两套“特种环境监测系统”正处于静默待机状态。
操作车内,屏幕上只有微弱的环境噪声信号。
白毅峰的手下负责人,一个代号“夜魇”的中年男人,紧盯着屏幕,耳机里传来各单元准备就绪的汇报。
突然,主控屏幕边缘,一个极其微弱、时断时续的光点一闪而过,系统内置的特定算法立刻将其捕捉,并发出低沉的提示音。
“有情况!方位xxx,高度xxxxx,速度极快!”一名操作员低呼。
“夜魇”精神一振:“启动主动扫描模式,功率开到安全上限!持续跟踪,计算预测轨迹!”
两辆车内气氛瞬间紧绷。
强大的电流涌入天线阵列,无形的电波穿透夜空,指向目标可能出现空域。
屏幕上,那个原本微弱的光点变得清晰了一些,但其信号特征依旧飘忽,仿佛融入了背景噪音中,显示出目标卓越的隐身性能。
“目标确认,符合b2特征!正在进入预测拦截走廊!”
“计算最佳拦截点!装定诸元!”夜魇命令道。
“锁定目标!”夜魇不再犹豫,对着话筒吼道,“发射!”
早已在隐蔽阵位待命多时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接到了指令。
刹那间,沉闷的轰鸣声打破夜空的寂静,4枚修长的导弹拖着炽烈的尾焰,如同利剑般刺向天际,在夜空中划出数道壮丽而致命的弧线。
高空之中,那架庞大的、造型诡异的b-2轰炸机,正凭借其隐身技术,有恃无恐地飞行。
飞行员刚刚听到警报,还以为是高空飞行的民航,等他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下方射来的导弹,并非依赖传统的持续雷达照射制导。
它们依据雷达系统提供的初始参数和中途修正信息,结合自身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在最后阶段死死咬住了这个昂贵的“幽灵”。
第一枚导弹在目标附近引爆,破片未能直接命中,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云扰乱了b-2的平稳飞行。
紧接着,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接踵而至!
“fuck,呼叫总部,呼叫总部,我受到攻击,重复,我受到攻击。”
“在哪,被什么攻击!”
“未知未知,fuck,我被再次锁定了。”极限规避后的b2上的预警装置再次响起。
第二轮攻击到来,他这次被锁定的死死的,因为4枚导弹堵住了他所有规避的路径。
他只来得及在无线电里喊了一句:“帮我照顾好家人!”
接着夜空中猛然爆开一团巨大而耀眼的火球,如同瞬间点燃的小型太阳,将周围云层映照得一片通红。
沉闷的爆炸声如同滚雷般从高空碾压下来。
破碎的机体、蒙皮、零件化作一场燃烧的金属雨,带着凄厉的呼啸声,四散飘落。
农场内,通过信号的消失,然后是高倍望远镜,“夜魇”和团队成员看到了高空那团毁灭性的火焰。
车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的低呼。
“命中目标!确认击落!”
消息通过保密线路,第一时间传给了已经回到四九城的何雨柱。
“快递已送达,确认对方已接收!”
“销毁快递车,撤离!”
“是。”
“夜魇”带领团队将所有关键设备的核心存储模块物理销毁,并按照预定方案,在移动平台的关键部位安装了炸药。他们最后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留下任何能暴露身份或来源的物品。
“撤!”
一行人迅速登上等候在农场外的两辆不起眼的厢式货车,融入黎明前夜色,。
“轰轰,轰轰。”身后几声剧烈的爆炸传来,厢式货车开得更快,朝着预定的撤离点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