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第二十四枚勋章(月末求票)(1/2)
第435章 第二十四枚勋章(月末求票)
半个月后,一个海风带着咸湿气息的夜晚。
浙省,舟山某处戒备森严的军港码头,探照灯的光柱划破夜幕,在深色的海面上投下晃动的光影。
没有仪式,没有闲杂人等。
几艘大型平板驳船静静地靠在专用的深水泊位,上面覆盖着厚重的军用帆布,勾勒出庞大而令人心动的轮廓。
老范穿着便装,但站姿依旧笔挺,他身边站着几位从首都连夜赶来的、神情严肃的技术专家和总装干部。
何雨柱没有现身,一切交接事宜,早已通过加密频道和单线联系人安排妥当。
“范局,所有‘货物’均已到位,这是清单。”一名身着港口工作服的中年人将一份文件递给老范,低声道,“按照约定,共一千三百二十个标准集装箱单位和四百二十个大型集装箱。初步外部查验,铅封完整,但是.”
“但是有一些有弹痕,里面的还需要.“
老范接过文件,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当然知道弹痕意味着什么,就是不知道何雨柱那边付出了多少人。
他深吸一口气,对身后的专家团队挥了挥手:“开始吧,注意,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重点是查清内部状态和完整性。”
专家们立刻行动起来,如同精密仪器般散开。
在荷枪实弹的警卫注视下,帆布被小心翼翼地掀开一角,露出里面喷涂着英文标识、捆绑牢固的板条箱和特制支架。专用的检测设备被连接上去,开箱查验在指定区域内紧张有序地进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只有海涛声和偶尔传来的工具轻响。
一位老专家从某个打开的箱体内抬起头,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对老范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发颤:“范局,东西没错,枪战有意避开了核心部件的集装箱,没有动用重武器其他都是刮擦痕,没什么太大影响。”
老范紧绷的脸颊肌肉终于松弛下来,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他抬头望向北方四九城的方向,心中默念:“柱子,这份礼,太重了.”
交接持续了整整一整夜。
当黎明将至,所有“货物”确认接收完毕,并开始由军方车队分批转运至指定地点后,老范才拖着疲惫却兴奋的身躯,回到临时下榻的招待所,用手机给何雨柱发去了一条仅有几个字的讯息:“货已平安入库。”
几乎是前后脚,西飞,宋厂长的办公室里宋厂长也接到了类似的消息不过是:“清点完毕,无误,货已发出,不日抵达,请妥善接收!”
宋厂长停下了紧张的踱步,狠狠地搓了一把脸,让自己清醒些,又看了一遍短信,举起右臂狠狠地挥了挥,口中兴奋道:“老何你牛逼!这辈子就服你!”
他一晚上他都没睡,就在等消息。
本来他要去亲自接货的,被老范拒绝了。
宋厂长收到货的同时还拿到了惊喜,本以为是维护资料的货柜里面,居然还有f15的全套资料。
当时他脑子都不转了,还是保卫处长狠狠的戳了他一下他才清醒过来,压抑着激动低声对保卫处长道:“安保提高到最高,我先去打个电话!”
“好,要不要请求支援?”
“暂时先不要,等打了电话再说。”
保卫处长点了点头转头去布置去了。
老范接到宋厂长的电话时,正在办公室里琢磨怎么给何雨柱请功。
听到“f15全套资料”几个字,他握着话筒的手猛地一紧,呼吸都滞了片刻。
“你确定?不是维护资料,是全套技术资料?”老范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千真万确!老范,包装箱上标的代号和编号,跟咱们之前弄到的一点零碎情报对得上!初步翻了翻,不只是气动和结构,连火控雷达的源码和发动机的部分核心曲线都有.这他娘的”宋厂长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老范,这玩意儿.柱子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就这么塞在装零配件的货柜里送过来了?”
老范脑子里嗡嗡作响,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f-16已经是意外之喜,这f-15的资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砸穿地板的金砖。
何雨柱这哪里是送礼,这是直接把一个时代的差距给搬了回来!
“老宋,”老范深吸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你听着,这件事,从现在起,列入最高机密。所有接触过这批资料的人,立刻签署保密协议,进行隔离审查。资料原地封存,我会立刻派人不,我亲自带人过去。在我到之前,一片纸都不准再动,也不准对任何人提起,包括你上级!”
“我懂,我懂!你放心,我已经把东西单独封存在三号保密库了,厂子的安保我也提高到最高了,你看用不用。”宋厂长连忙保证。
“我会让人过去协助你们保卫处,等我,你要稳住,稳住。”
“好。”
挂了电话,老范在办公室里来回踱了几圈,心潮难平。
他拿起外套,一边往外走,一边对秘书吩咐:“给我备车,去机场,立刻去西飞。上面要是问,就说我去督导f-16部件接收的后续工作。”
几个小时后,老范的专机降落在西飞附近的军用机场。
然后直接乘车抵达西飞。
进了宋厂长的办公室,宋厂长一愣:“老范你怎么直接过来了。”
“我不放心,你等我先打个电话。”说着老范拿起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那边看着来电显示的号码还有点懵,电话号码他们都是备案的,可西飞不知道他们电话啊,那边就以为西飞出了什么事。
“喂,这里是**干休所,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刚子,我是范乐安!”
“局,局长,这个电话”
“你先听我说。”
“是。”
“秘密调你们分局二十个最好的外勤过来这边,要完全信得过的,要快!”
“明白。”
挂了电话老范和老宋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都看到了笑,这惊喜太大都变成惊吓了。
“老何那边?”宋厂长问。
“那边你就别操心了,那就管好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会亏待他的。”
“你确定?”
“我就这么不值得信任,柱子可是我的救命恩人!”
“啊?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没听过的多了,总之你放心吧,就算我不行还有你方叔。”
“好。”
等外勤赶到后,宋厂长引着老范穿过层层岗哨,进入地下深处的三号保密库。
厚重的合金门在身后关闭,库房里灯光冷白,照着一排排高大的档案柜。
而在房间中央的隔离桌上,摆放着几个硕大的、外观普通的军用板条箱,箱盖已经打开,露出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缩微胶卷盒、磁带盘和一摞摞厚厚的、带着英文标识的技术手册。
老范走上前,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一本手册。
封面上清晰的“f-15a flight manual”字样刺入眼帘。
他随手翻开几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曲线图、结构分解图和参数表格。他又拿起旁边一盒标注着“an/apg-63 radar system source code (partial)”的磁带,指尖竟有些微微颤抖。
“这是,这是原档,怪不得,怪不得.”老范没说下去。
宋厂长听懂了,f15没有面世,应该跟这些有关系。
“那不是二十年前”宋厂长没忍住道。
“慎言!”老范低喝。
宋厂长点点头,低声道:“老范,这情分咱们可怎么还?”
“还不清了.”老范长长吐出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那就把事情做好,把这些东西,尽快、尽好地消化掉,变成咱们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对他,对国家,最好的交代。”
“诶”
“行了,这事以后不要讨论了!”
“嗯。”
“老宋,这里交给我带来的人接管。你立刻组织最可靠、最顶尖的技术团队,准备进行初步研判和资料整理。记住,范围要小,宁缺毋滥。所有参与人员,包括你在内,在项目解密前,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区域。”
“明白!”宋厂长挺直腰板。
老范又在保密库里待了很久,仔细查看了部分资料目录,心中越发震撼于这批资料的全面和深入。
直到天色微亮,他才带着满心的复杂情绪,悄然离开西飞,登上返回四九城的专机。
他没有回单位,而是让司机直接将车开到了南锣鼓巷。
清晨的胡同里还很安静,只有早起遛鸟的老人的身影。
老范让司机和警卫留在巷口,自己整了整衣领,走到九十五号院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等了片刻,院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何雨柱的身影。
他穿着练功服,似乎刚打完拳,额角带着细微的汗珠,看到老范,脸上带着意外之色。
“你怎么来了?你这会不应该在忙么?”何雨柱道。
“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
“请!”何雨柱侧身让开。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书房,何雨柱冲外面喊了一声让小满准备两份早饭过来。
回来后,何雨柱给老范倒了杯温水,自己则端起旁边的紫砂壶抿了一口。
老范没有坐,他站在书桌前,看着何雨柱,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何雨柱,缓缓地、郑重地鞠了一躬。
何雨柱端着茶壶的手顿了一下,眉头微蹙:“老范,你这是干什么?”
老范直起身,眼圈有些发红,声音低沉而沙哑:“柱子,我代表.很多人,谢谢你。”
何雨柱放下茶壶,奇怪道:“这话从何说起?”
“你就跟我装糊涂吧,上批货你夹带了什么东西,你不清楚?”
“你们满意就好,这次没少挣钱,算是赠品了。”何雨柱答的轻描淡写。
“你,你”
“行了,激动什么,看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说不过你。”老范气得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端起温开水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
缓了缓情绪后,老范接着道:“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能让我们少走多少弯路,节省多少时间和资源!这.这根本不是钱能衡量的!”
“你要这么说我是不是还要多收几分钱,问题是你们给得起么?”何雨柱揶揄道。
老范尴尬的一笑:“给不起!”
他坐在这个位置,很多事还是能猜到一些的,比如何雨柱当初护送那批学生和科学家回来后,西北进展急速,对外公布的时间其实是要晚几年的。
再比如,青岛港某港区莫名封港,接着海军水下项目突飞猛进。
大连港,舟山港,这是军事上的,还有民事上的,一桩桩一件件,如果真要细数,拿什么给?
“我也没打算要!”何雨柱笑着道。
老范却没笑,他紧紧盯着何雨柱:“柱子,你跟我说实话,搞这些东西你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海上那两艘船”
何雨柱摆摆手,打断了他:“老范,有些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东西怎么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现在在家里了。后面怎么把它们消化好、利用好,是你们的事。我这边的事我自己处理。”
老范看着他平静无波的脸,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
他了解何雨柱,不想说的,谁也撬不开他的嘴。
“总之谢谢。”老范最终只能再次郑重地道谢,他知道这两个字太轻,但此刻除了这个,他不知还能说什么。
“行了,一起去吃早饭吧,你肯定是饿着肚子来的。”
“好。”
出书房前,老范又停住脚步,回头道:“柱子,如果有人跟你不对付,你都可以找我。”
“任何人?”何雨柱笑了。
“你这人”老范无奈摇头,怎么可能是任何人,他还没狂到那个程度。
然后,他跟着何雨柱一起去了餐厅,老范离开后,何雨柱独自在书房里坐了一会儿,目光落在窗外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上,神情莫测。
过了片刻,他起身,拿起院中一杆白蜡木长枪,开始一招一式地演练起来,枪风呼啸,仿佛要将所有纷繁的思绪都搅碎在这晨风里。
小满知道他心里有事,就把孩子们都拘束在屋里,透过窗户看着他在外面舞枪,不过孩子们都没见过大伯(爷爷、外公)这么快的舞过枪,一个个兴奋的小手都拍得通红。
一个月后,一份加盖了“绝密”印章的订货清单,被西飞的机要通讯员送到了华高科总经理陆书怡的办公桌上。
清单上的项目明确而具体:七十套适配于新型战机的国产化航电系统核心处理模块、高速数据总线接口单元以及抗强电磁干扰的特种连接器组件。技术要求极高,交付时间倒是没卡那么紧。
陆书怡立刻意识到这份订单的分量,她召集了电子科技实验室和精工部门的负责人。
“这是一场硬仗。”陆书怡将订单要求投影在屏幕上,“标准很高,但我们必须保质完成。”
实验室负责人仔细看着参数,眉头微蹙:“陆总,这套系统和我们之前为‘十号工程’预研的架构兼容性很高,但部分接口协议和抗干扰指标要求更苛刻。我们需要对现有设计进行针对性强化,尤其是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周期不能缩短。”
精工负责人接着道:“对应的特种连接器和结构件,材料和处理工艺需要微调。我建议立刻成立联合攻关小组,两边同步推进,交叉验证。”
“可以。”陆书怡雷厉风行,“抽调各科室骨干,成立‘飞鹰’专项组,我亲自担任总协调。资源优先保障,遇到问题直接上报。目标是:半年内,拿出首批合格样品。”
华高科这座庞大的科研机器,再次为了航空高速运转起来。
几天后,宋厂长亲自给何雨柱打了个电话。
“老何啊,还有个事得麻烦你。”
“你个老小子什么时候这么客气了。”
“嘿嘿,别人都是求我办事,我是求你办事,所以对你是真要客气点。”
“说吧,什么事?”
“我们这边,需要引进一批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和服务器,主要用于.嗯,复杂的流体计算和结构仿真。听说你们黄河是amd小型机和那个new-vison在国内的重要代理商?”
何雨柱握着话筒,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语气平淡:“是啊,老宋。怎么,你们敢用外面的系统?”
“华高科的达不到要求,那边的黄工让我找你。”
“哦,你那边确定了,采购流程能过?”
“确定了,采购流程我自己想办法,另外,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么,你敢用的自然就是安全的。”
“别,这话你可别乱说,我可担不起!”何雨柱道。
“那我郑重的问一下,老何,这东西,安全性方面.靠谱么?”
“你既然这么问了,那我也不糊弄你,别人用的靠不靠谱我不知道,给你用的肯定靠谱。”
“真的?”
“你刚刚还说了解我,这才几句话的功夫,怎么,把自己说的吃回去了?”何雨柱调侃道。
“价钱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