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夭寿了,皇帝居然涨俸禄了!(1/2)
第101章 夭寿了,皇帝居然涨俸禄了!
武英殿内,随着朱元璋一句话说出,丞相胡惟庸愣在当场。
一时间都禁不住在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
皇帝说的啥?
居然……要提高官员俸禄?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还是皇帝发烧烧迷糊了?
这是皇帝能说出来的话,干出来的事?
“上位,我大明官员们的俸禄,也在一个合理的范畴。
如今的俸禄,也够生活了。
逢年过节还能吃上肉,改善生活,可比寻常百姓好上太多了。”
胡惟庸一时间拿捏不准皇帝的意思,担心皇帝是故意在说反话,来钓自己。
所以准备准备稳一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胡相真这么想的?”
朱元璋望向胡惟庸,似笑非笑。
胡惟庸道:“那个……和宋朝这些比起来的话,确实略低一些。
不过也能生活。
要是能稍微提高一点的话,也是挺不错的。
但现在不是大明初立,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多嘛。
为了大明能更好的发展,现在这等俸禄也是可以的。
把多出来的钱粮用到合适的地方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胡惟庸斟酌着言辞,在这件事上,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态度。
不是他太怂,实在是他对如今的皇帝太了解了。
出身太低,对官吏们有着诸多的偏见。
尤其是俸禄,更是对着那些种地的泥腿子们来的。
觉得官员们能靠俸禄,生活的比那些只会种地的泥腿子们生活的好,那就是顶好的了。
俸禄就是合理的。
此等情况下,他又如何敢轻易的表露,自己在俸禄上的真实想法?
“那好,有胡相这话咱就放心了。”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很是开怀的样子。
胡惟庸也满是喜悦,自己考虑的果然没有错。
皇帝果然是准备钓鱼。
还好自己机智,没有乱说话。
不然可就着了皇帝的道了。
就说嘛,皇帝怎么可能那般好心,突然间就准备给官员们涨俸禄了?
皇帝想要在自己面前玩活,坑自己,他还嫩了点。
“明天上朝时,咱就告诉众官员。
咱准备给官员们涨工……俸禄,是胡相你劝说咱,说官员们现在的俸禄足够生活了。
还能生活的很好,不让咱涨。”
啥玩意?
朱元璋这话一说出口,胡惟庸的神情瞬间就僵住了。
为之懵逼的同时,又有种汗毛倒竖的感觉。
不是……还能这样玩?
咱能不能当个人?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狗皇帝要是想要自己死,就直说。
不带这么坑人的!
自己是这样的意思的吗?
胡惟庸太清楚明日早朝,皇帝把这样的话说于百官听,会是个什么结果了。
自己好不容易拉拢的人心,怕不是要瞬间丢掉三成!
自己不知道会被多少官员骂。
甚至于在最近一段时间,上朝上的格外勤快的李善长的起哄下,出现诸多人请斩胡惟庸的景象,也不是不可能。
他可太清楚,如今随着皇帝硬挤众官员,历年以来从空印案中所获得的非法所得,很多官员是一个什么状态。
那真的是一个个穷的眼都绿了。
这一次,可不仅仅是皇帝硬挤非法所得那样简单。
也代表着许多人,今后都没有办法,再从这里面得到稳定的收入。
在这等状态下,听到这么一个消息,对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态度,根本不用多想!
狗皇帝太阴险了!
这是他自己不想出钱,为了平息官员们的怒火,应要把自己给推出啊!
昨天自己还和陈宁私下里谈论这事情,并准备看皇帝的笑话,看他怎么收场。
哪能想到,突然间事情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上位,臣……臣不是这个意思,这可真不能这样啊!”
胡惟庸出声争辩,情急之下,一时间说话都结巴了。
可不敢真的让皇帝这么做,不然一切可就都完了。
朱元璋看着额头上都冒汗的胡惟庸,心情挺不错。
“哈哈,胡相不用紧张,咱方才不过是戏言而。”
稍等了等,见到胡惟庸额头上的汗往外冒的更多,肉眼可见的慌成了狗,朱元璋忽然间露出笑容,说出这话来。
胡惟庸瞬间放松,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皇帝可真不当人啊!
哪有这样开玩笑的?
“上位要是真的准备提高俸禄的话,也是可以的。
不少官员们虽罪有应得,但为了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也可以适当提高一些他们的俸禄。
以安人心,让他们更好的做事。
雷霆之后,降下些雨露,确实挺好。”
被朱元璋三言两语之间,就给吓出来了一身汗的胡惟庸,变得老实多了。
不敢再胡乱说废话。
“俸禄肯定是要加的,咱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更不是不为官员做考虑的人。”
您通情理?您为官员们考虑?骗谁呢?
这话你这个皇帝,怎么好意思说出口!
胡惟庸心里疯狂吐槽皇帝。
面上却一脸诚恳,对着朱元璋下拜:“臣代百官谢过上位隆恩
众官员得知这等好消息,定欣喜无限,感念上位恩德。
勤恳办事,不负上位洪恩。”
朱元璋对于胡惟庸的这话,不置可否,只说了一句:“但愿如此吧。”
“或许会有一些狼心狗肺之徒,但大多数的人,肯定会感念上位恩德,更加努力做事的。”
你说的这狼心狗肺之徒,就有你自己吧?
朱元璋心里也禁不住吐槽一句。
“上位,不知这俸禄增加多少合适?”
“胡相觉得多少合适?”
“臣愚钝,这……臣也说不好。”
有了不久之前的教训,胡惟庸更加小心了。
生怕皇帝一不小心就接着给自己再来个戏言耳,这么干,谁能受得了?
朱元璋见胡惟庸不接招,倒也没有再继续敲打他。
开口道:“咱准备拿出十万贯,当作年终绩效奖。
发给朝廷官员,以及应天府下辖的所有官员。”
十万贯?
皇帝居然这样大方?
胡惟庸听到金额后,都不由的为之愣了一下。
不过,这年终绩效奖,又是什么意思?
“年终绩效奖就是,临近年末之时,对各级官员进行绩效考核。
看看谁干的好,谁干的差。
做出来的成绩越好,得到的绩效奖金越多。
那些干的不好,绩效考核不过关,满足不了最低标准的,只能领最低的俸禄,奖金就不要想了。
咱准备通过这些,激励官员们好好做事,少偷奸耍滑。
做的越好,得到的越多才最是公平合理。
那些勇于做事,且能把事情办好的人,付出诸多辛苦,拿的俸禄却和那些混子一样多,这才是真的不公!”
加钱肯定是要加的,但想要直接给官员们集体涨俸禄,这是不可能的
后世的绩效考核是个好办法,无数的验证,充分的证明了它有多好用。
这等后人的智慧,必须拿来用。
大明也需要卷起来了。
自己这个皇帝,都日常爆肝,卷到了天上去。
这些官员们拿着俸禄,却过的比自己这个皇帝还要悠闲,这怎么能成?
卷,必须要卷起来。
原来,绩效年终奖是这么个意思。
胡惟庸露出恍然之色。
初听时觉得这个举措有些平平无奇,甚至于有些脱裤子放屁的感觉。
但稍微一深思,却又觉得包含深意,乃至于是精妙绝伦。
今后,无数官员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这里胡惟庸稍微思索之后,升起的第一个念头。
跟着这样一个能干的主,本身就让人挺辛苦的。
结果现在,皇帝一刀子下来,砍断了很多人的非法收入,而后又在前面吊了根萝卜。
这等手段用出来,还不得把人给往死里用?
任何行业,都有极其能干的人,也有懒散的人。
皇帝如今来了这么一手后,对于那些很能干的人来说,自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可对于那些懒散惯了,或者是没有真才实学,滥竽充数的人而言,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俸禄拿的少倒还在其次。
若是连续考核时,成绩都垫底,只怕不会太美妙。
虽然现在皇帝只是说了,绩效不过关的,没有办法领取年终奖,没说其余的惩罚。
但依照他对当今皇帝的了解,这些人的日子只怕不会太好过,就算现在没有惩罚,今后皇帝也会弄出相应的惩罚来。
不这么做,他就不是朱元璋了。
令外一方面,直接给百官涨俸禄,刚开始的一两个月,官员们会挺高兴。
但时间一长,很多人的这份高兴与感激就会随之变淡,并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俸禄。
可换成年终的奖励就不一样了。
这属于皇帝的额外赏赐。
每领一次,就不自觉的感恩一次。
因为皇帝完全可以不用发这个钱的。
再一个的好处就是,这东西不是固定的。
完全可以根据每年朝廷的财政状况,来进行一个及时的调整。
财政好,就可以多拿出来一些钱,来发年终奖。
不好的话,就可以少拿出来一些钱,来发年终奖。
要是财政状况实在不好,直接不发也不是不可以。
这本来就是皇帝给的额外奖励,不是算在俸禄里面的。
变少,乃至于是不发,不少人虽然不舒服,会有微词。
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可要是给官员们直接涨俸禄,把俸禄涨上去后,再少发,或者是不发,那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尤其是这东西,直接和绩效考核挂钩,让本该神憎鬼厌,没几个人愿意接受的考核,变得让很多人都不怎么抵触了。
乃至于是欢迎起来。
推行起来阻力大大减少。
高!
实在是高!
简直是神来之笔。
皇帝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胡惟庸越想越是觉得佩服,越觉得这一手,简直妙不可言。
刘伯温!
绝对是刘伯温这个狗东西给出的主意。
除了他之外,别人可没有这么高的水平!
而且,前一段时间,刘伯温这家伙可是又进宫见皇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