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敬裂缝里的光(2/2)
温宇森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主任告诉我们吧,是谁,有差距不怕,我们再努力追赶就是尤其是看到段晓飞神色不是很好,让他心头咯瞪一下,不是沈飞,难道,是西方?
段晓飞扫了实验室中眾人一眼,从大家的眼神中看到了不甘,他知道,如果他不说清楚,这些人恐怕是不会离开了。
“河北一家研究內燃机的公司,前几天提交了一套燃烧效率达到70%的方案专利。”
段晓飞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可能!”
“怎么可能?”
实验室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大家都瞪大了眼睛晴看向段晓飞,试图从段晓飞脸上看到一丝恶作剧的神色。
可惜他们失望了。
很快,他们的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他们这些人自翊天之骄子,没想到辛苦三年的成果,竟然还比不过一家小公司?
就在这时,段晓飞的秘书也走了进来,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查清楚了,那家公司的项目是与江城大学合作的,完成那套模型的是一位叫陈灵儿的本科生,跟陈教授是一届去参加imo的同学。
据她所说,这套模型,是陈教授改良的。
“陈辉?”
段晓飞一证,旋即释然的笑了。
实验室中其他人也都释然起来,如果是陈教授亲自出手,70%的效率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令人相信,自己这些人比不过也不是那么难以令人接受了。
“好了,大家先回去休息吧。”
段晓飞拍手说道,“明天我把陈辉教授的模型拿过来,你们看看有什么借鑑的地方,爭取儘快完成demo建设,儘快测试投產。”
隨著第四代发动机的成功研发,鄂维南教授实验室每天都有新的材料產出,如今燃烧效率又获得了惊人的突破,七代机眼看著就已经在眼前了。
段晓飞光是想想就有些激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可他没想到,自己这一代人,竟然干成了好几代人才能做出的巨大成果。
“辉,好久不见。”
费城,希尔顿酒店二楼餐厅中,陶哲轩端著两杯咖啡走向陈辉,“这才不到一年时间,你可真是让人惊喜啊!”
“你的等式理论也很有意思,说不定未来会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陈辉这些天在为ns方程在可控核聚变的工程应用谋划,同时也没落下国际数学前沿成果的关注,陶哲轩这篇论文他自然也读了,的確是充满了巧思。
陶哲轩將其中一杯咖啡递给陈辉,这才用空出来的手摆了摆,“奇技淫巧罢了。”
如果是几个月前,他或许会沾沾自喜,但现在,他的確是这般想的,在陈辉的成果之下,他这点小东西,的確不值一提。
“说真的,”陶哲轩把罐推到陈辉面前,“你是怎么同时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凿出突破口的?ns方程的湍流问题和杨米尔斯的规范场,简直像数学世界的南北极。”
陈辉搅动著咖啡,匙柄碰在杯壁上发出轻响,“其实是同一枚硬幣的两面。
“ns方程的非线性源於流体的自相互作用,杨米尔斯的非线性来自规范对称性的自发破缺一—
它们都在追问同一个问题一一复杂的整体,如何从简单的局部演化而来?”
“哇哦,”陶哲轩夸张地挑眉,“这可比我在普林斯顿给本科生讲的数学之美深刻多了。”
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说真的,当我在ar.iv上看到你用復几何重铸ns方程的能量梯度分析时,我第一反应是一一这小子是不是偷偷学了爱因斯坦的场方程?”
陈辉笑出声,“怎么会?倒是你的算术几何给了我启发。”
他掏出手机,调出半张草稿纸的照片,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拓扑空间的符號,“你看,我把联络形式嵌入到ns方程的曲率张量里,发现两者的非线性项其实共享同一种代数结构”
“辉。”
舒尔茨端著啤酒挤过来,深灰西装的袖口沾著点可颂渣,“別光顾著和陶喝咖啡,来尝尝我刚从柏林带的黑啤一一所以,你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他凑近陈辉,蓝眼晴里闪著猎奇的光,“我赌五马克,你下一步肯定要去搞量子场论的几何化。”
“舒尔茨教授,你当年用p进霍奇理论解决韦伊猜想时,可没这么篤定我会走哪条路。”
陈辉摆摆手拒绝了舒尔茨的黑啤,他一直认为酒精会损伤一位数学家的大脑,所以这么多年,
他都是滴酒不沾的。
“那是因为你和我不一样,”舒尔茨也不介意,仰头饮尽被陈辉拒绝的黑啤,用手背抹了抹嘴,“我是按图索驥的猎犬,你是开闢新林的狼一—”
他突然压低声音,“不过说真的,你证明ns方程时构建了一个復-拓扑统一框架?我在波恩的同事昨天还跟我抱怨,说他刚写完的相关论文现在全成了废纸。”
“没有那么夸张。”
陈辉一贯谦虚。
“得了吧。
》
舒尔茨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工作,正在给整个数学界和物理学界撕开一道新的裂缝一—”
他举起酒杯,“敬裂缝里的光!”
“敬裂缝里的光!”
不知谁接了话,陈辉转头,看见孔涅正举著酒杯朝这边示意,对他露出温和的笑意,一旁的格罗莫夫也加入了,甚至还有两个抱著笔记本的陌生年轻数学家。
“陈教授,”这时,一个扎著马尾的姑娘挤过来,手里著本皱巴巴的《偏微分方程讲义》,“我是剑桥的博士生艾玛,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她翻开书,扉页上密密麻麻记著ns方程的各种推导,“我上周还在用您那篇关於能量级串的预印本,没想到“
她絮絮叻叻的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连声音都因为激动变得有些颤抖。
陈辉接过笔,在扉页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又鬼使神差地添了句,“致艾玛,数学的裂缝里,永远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