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杀孔(1/2)
第463章 杀孔
三天以后。
曲阜县令张体淦、衍圣公孔庆鎔,二人各自领了一大票的官吏乡绅,全都出城十里迎接圣驾。
大汉皇帝御驾亲征,他们离江北很近,所以还是听说过。
但大汉皇帝现在要御驾亲临曲阜县,拜祭曲阜孔庙,还是让他们颇为惊诧。
惊诧过后,又是狂喜。
这可是新朝皇帝亲临衍圣公府,如此礼遇至极不就是变相说明,新朝是尊重衍圣公府,尊重他们这些儒家的读书人。
新朝陛下果然是有明君之姿,不是真的器重那些泥腿子百姓,要治理好这天下,终归还是要靠他们这些读书人的。
张体淦、孔庆鎔带领的接驾队伍,还没天亮就在城外十里的官道等候,一直等到了晌午才见到天子圣驾。
看著那堂皇威严的天子龙輦,龙輦周围是军容肃整的大汉御营军张体淦身为曲阜县令,自然是由京官外放,肯定见识过乾隆的御驾仪仗队,但还是被这气势惊嚇的跪伏在地。
“罪臣曲阜县令张体淦,拜见大汉新朝皇帝陛下!”
“衍圣公孔庆鎔,拜见大汉新朝皇帝陛下!”
见到张体淦跪了,年轻的孔庆鎔连忙也跪了,拜见行礼的同时跟著做起自我介绍。
聂宇居然从御輦上直接下来,女官军卫急忙拿来椅子,让皇帝有地方能坐。
聂宇也不坐下,看著张体淦问道:“你就是曲阜县令?我记得曲阜县令不应该姓孔吗?”
张体淦说道:“回稟陛下,自乾隆二十一年起,山东巡抚白钟山奏请撤销孔家县令。曲阜县令便不再由孔家內部派选,而改为由朝廷选派流官担任。”
聂宇点头:“原来如此,这个山东巡抚白钟山,倒是还算不错,干了件好事情!”
张体淦没说话,孔庆鎔也没说话。
因为他们两个好像从皇帝的话里,听出了些隱含不明的意思。
什么叫山东巡抚白钟山干了件好事?
朝廷取消孔家的曲阜县令世袭,这是好事?
好吧!確实是好事,对於朝廷而言,孔家世袭衍圣公,又世袭曲阜县令,几乎把曲阜县给玩成了孔家的狮驼岭。
这放到任何一个皇帝那里,肯定都是无法接受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曾下令,將曲阜县令从衍圣公一脉撤销,改为另一支孔氏世袭担任,让曲阜县令和衍圣公长期出现利益分歧。
可以说,要不是当时条件不足,北方刚刚收復,人心不定,没法对孔家动手,朱元璋是真想把曲阜县令给收回来。
张体淦也揣摩不透,皇帝到底只是在借话敲打孔家,还是说真的对衍圣公府別有深意。
场面就这么冷场片刻,还是聂宇这个皇帝先开口,看著孔庆鎔和顏悦色道柘:“朕记得,你刚刚说你是叫孔庆鎔?”
孔庆鎔听到问及自己,连忙回答:“臣……臣是孔庆鎔!”
聂宇又问:“今天就你一人来了?”
孔庆鎔说道:“回陛下的话,除臣以外,还有我公府孔氏族长,以及诸孔门执事(管理孔庙前明)。陛下若要召见,臣这就让他们都来拜见陛下!”
前明崇禎二年,皇帝詔衍圣公,选亲族一名,判司簿尉事,即以家长承继,此族长之名由来。同时又设举事一人,以佑家长督理林庙。
到满清雍正八年,又增设四十孔庙执事官,皆以衍圣公近族选派。
但孔氏族长早在北宋便已有之,由宋徽宗始设,洪武元年老朱赐下治家藤杖,杖上刻有“钦赐孔氏族长”。
而除大宗主衍圣公外,族长一般就是家族中的最高领导者和管理人。
族长的產生,惯例由衍圣公亲自检选,检选的標准便是“行辈尊崇,齿德兼优”。
一眼看去,聂宇就看到了那位手持御赐藤杖的孔氏族长。
聂宇笑道:“不必了,既然全都到齐了,那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这番话说的没头没脑,孔庆鎔还没理解什么意思,倒是旁边的张体淦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都不等他理清关窍,聂宇突然说道:“全部抓起来!”
一声令下,隨行的 2000御营军,全部一拥而上。
孔庆鎔都没反应过来,就被两个人汉军士给一把摁在了地上,脑袋上戴著的帽子都落在地上,露出那根还没来及剪去的金钱鼠尾辫子。
呵呵,连张体淦这县令都剪了辫子,这位年轻的衍圣公爷,孔夫子的“正宗”后人,居然还在留著辫子。
似乎,辫子已经成了他心中代表正统的印记,又或是纯粹想要两头下注,不想立刻剪去辫子把自己逼上大汉的战船。
该说不说,不愧是孔家人,就连这些操作都是一脉相承。
明末清初那会的衍圣公孔胤(衍)植也是如此,满清要求衍圣公府带头留辫子,衍圣公府马上响应,唯独衍圣公孔胤植不去这么干,还假惺惺说自己已经老了,不想留下骂名。
结果当然是清廷“强逼”,而后“被迫”留了辫子,当真“令人惋惜”啊!
孔庆鎔挣扎著,吐掉了嘴里的石子泥土,惊恐大喊道:“陛下冤枉,冤枉啊!我是衍圣公,我是孔夫子后人,我们孔家是真心要降大汉,曲阜孔庙还有陛下的龙位供奉啊!”
然而,完全没用,那些大汉军士可不管什么衍不衍圣公的,他们只知道皇帝的旨意是抄了曲阜的衍圣公府。
浙江那边的大汉衍圣公孔广杓,已经得到南京朝廷的知会,坐上了官船启程出发北上。
聂宇特地御驾亲临曲阜,为的可不是来看看曲阜孔庙,而是亲手把曲阜孔氏给送进地府。
读书人骂他就骂他了,反正他目前乾的这些事情:分田、减税、释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