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和平的曙光(三)(2/2)
台下无数的呼喊声汇成一片,如春雷滚过大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在这悲壮而激昂的呐喊声中,三十七位阵亡官兵的灵柩在国旗覆盖下,被战友们缓缓抬起,一步步送入他们最后的安息之地。
那里,青松挺立,鲜花常开,英魂永驻。
排列在广场两侧的士兵们举枪向天,三轮齐射划破长空,惊起林间飞鸟。
枪声在群山间回荡,久久不息,仿佛是这片土地对逝者最后的告别。
正午时分,仪式结束。
人群开始缓缓散去,但许多阵亡者家属仍久久不愿离开,抚摸着崭新的墓碑,低声与逝去的亲人说着最后的心里话。
毛发禄将眼角的湿润抹去,然后仔细地整理了一下军装的衣领和袖口,确保每一个褶皱都平整如新。
作为新华陆军学院的一名学员,这身制服对他而言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承载着对逝去战友的承诺。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径,向着墓园深处走去。
这片去年才开辟的墓区,松柏刚刚扎根,墓碑还带着新凿的痕迹。
他在一块打磨得格外光滑的花岗岩墓碑前停下脚步,目光落在镌刻的文字上:“罗大奎,新华陆军第一混成营二连三排一班上士班长,于黄帝历四千三百三十九年十月十五日(西元1642年)阿卡普尔科湾战役殉国,享年二十二岁。“
墓碑前已经有人放了几束野菊花,金黄的花瓣在秋风中微微颤动。
“班长,我来看你了……“毛发禄缓缓跪下,膝盖落在微湿的草地上。
他从随身携带的布袋中取出一壶酒和两个粗陶酒杯。
酒,是罗大奎生前最爱喝的东平烧酒,辛辣中带着回甘,就像他们一起走过的军旅生涯。
“班长,我给你满上了。“他斟满两杯酒,将一杯缓缓洒在墓前,清亮的酒液渗入泥土,留下深色的痕迹,“我知道,你不喜欢用杯子,但咱们还是要讲究一下,喝得要稍稍斯文一点。”
他举起另一杯,一饮而尽。
烈酒划过喉咙的灼热感,让他不禁眯起了眼睛。
“还记得咱们在军营里的情形吗?“他对着墓碑喃喃自语,仿佛那个爱吼人的班长就坐在对面,“那时候我刚入伍,连队列都站不稳,不知道被你踹了多少脚。那时,我就琢磨着,有机会一定要向你报复回来,并且还要一脚丫子踩在你那张臭脸上。”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轻笑一声,随即又沉默下来。
“唉,可惜呀,没机会了!你这家伙躺在下面,享受无数人的香火,还有国家给你的一堆荣耀,让人好生羡慕。……我觉得,你他娘的还死得真值!“
秋风拂过,松涛阵阵,像是在回应他的话语。
毛发禄又斟了一杯酒,继续说着:“阿卡普尔科那一仗,要不是你冲到我前面,现在躺在这里的就是我了。“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你说,打完仗了,就回来盖一栋大房子,种一大片庄稼,然后再娶个媳妇,生一堆小崽子,给你们罗家留下几条血脉。”
他停顿了一下,仰头望了望天空,努力平复情绪。
“可如今,你躺在下面了,这些愿望都没法实现了。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后悔冲在前面?呵呵,以后,老子一定会帮你完成这些愿望……“
远处传来其他祭奠者的哭声,夹杂在秋风里,更添几分凄凉。
“对了,听说西班牙人派了代表来求和,这场仗,咱们打赢了。“毛发禄抹了把脸,吸了一下鼻子,“仗打完了,是好事。可我这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他又倒了一杯酒,轻轻洒在墓前:“你要是还在,那该多好呀!知道不,老子现在读了陆军学院,等一结业,那可就是军官了。你个王八蛋,不过一个小班长,怕是只能被我整天吼的份了……“
“还别说,在学院这一年,我学了很多。“毛发禄换了个姿势,盘腿坐在墓碑前,“学兵法,学历史,学怎么带兵,学怎么布阵。”
“教官说,不仅要学会如何打仗,而且要懂得什么时候停止战争,这比懂得怎么打仗更重要。那时,我听得懵懂,但现在,好像有点明白这个道理了。“
“咱们当兵,说到底是为了守护。“他对着墓碑继续说,“守护身后的百姓,守护脚下的土地,守护我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仗再打,但咱现在一点都不怕,就冲这份荣耀,就算像你一样战死了,那也很值!“
夕阳西斜,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墓园里的访客渐渐稀少,只有风过松柏的沙沙声,像是在为逝者唱着安魂曲。
毛发禄站起身,郑重地整理好军装,向着墓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手臂在空中停留了很久。
“班长,我不跟你多聊了。明天还要上课,不敢耽误。“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给班长做告别,“你放心,只要我毛发禄还穿着这身军装,就一定会守护了这里的和平。“
转身离去时,他最后回头望了一眼。
墓碑在夕阳的余晖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就像罗大奎生前那双总是故作凶狠的眼睛。
“狗日的,我咋觉得你还活着……”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