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宋悍臣 > 第325章 谁查就杀谁

第325章 谁查就杀谁(1/2)

目录
好书推荐: 乡村邪少 重生开个网吧,成了IT界公敌?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斗罗:亦真亦假万业身 黑暗大纪元 潜修十五年,开局一品绝巅!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 浑元仙宗 绝品邪少封神录 综武:憧憬成为幕后黑手

第325章 谁查就杀谁

“好说好说。”

“反正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官家到时候配合我就行。”

“正好官家汲取经验,为下一次大的做准备。”

“好好好。”

赵祯眉眼当中都带着笑,他还从来没有做过如此出格的事。

此时的宋煊犹如一个黄毛似的,引导着皇帝不要那么循规蹈矩,被刘太后规训的过于柔弱。

宋煊也是站起身来溜达了两圈,瞧见桌子上摆着的传国玉玺,登时来了兴趣。

“官家,这四块哪一块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

赵祯眼里露出疑惑之色:

“你是说三国演义里那块传国玉玺?”

“对对对。”宋煊连忙点头:

“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块。”

“没了。”

“真消失了?”

宋煊啧啧两声:“我还以为传下来了呢!”

宋煊原本以为始皇帝传下来那块是金兵攻破东京后,二帝被迫北狩,这才消失不见了。

“十二哥所有不知,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那块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赵祯见宋煊感兴趣,索性就打开盒子给他看:

“两块是后周的,太祖皇帝受禅后得到,一块是太祖皇帝的,另外一块是太宗皇帝的。”

宋煊拿起来瞧了瞧,后周的两块,一眼大开门。

一个只有皇帝神宝四个字,一块字就多了,他辨认不得。

宋太祖的是大宋受命之宝。

宋太宗的是承天受命之宝。

赵祯见宋煊拿起来对比,也没在意。

这也就是赵祯这个性子软一些的君主。

要是放其余君主瞧着臣子拿起传国玉玺来仔细查验,还拿到烛光下看看透光度如何。

那就相当于臣子有“问鼎轻重”的行为。

如此胆大包天的行径。

皇帝直接给宋煊按照谋逆罪抓起来,都不算冤枉他。

但是在大宋嘛,臣子结婚租借皇室的轿子都算不得什么大事,宋煊如此操作,也正常点。

况且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造反,那显然是不大可能。

待到宋煊放下之后,赵祯才开口道:

“十二哥是觉得有什么不同吗?”

“啊,我不懂,就是单纯好奇,我看着原来皇帝的玉玺也是什么什么之宝,形制上与民间差不多,就是字不一样。”

宋煊面露遗憾的道:

“官家,其实我一直都想要看看那块传承千年的玉玺,解答一下内心的好奇心罢了。”

听着宋煊的话,赵祯也理解。

如今大宋士大夫群体,对于金石的研究很是突出。

金石学其实就是考古。

大宋历代皇帝是鼓励对古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的。

毕竟战乱损失了许多书籍以及记录。

大宋既然开国平稳,有责任收集这些传扬后世。

其实就是官方考古的一种说法。

仁宗朝的刘敞、欧阳修、吕大临等等皆有著作。

直到宋徽宗开始悉心研究,然后士大夫以及贵族们争相效仿,大家都喜欢生坑里的货,自此天下各处墓葬被破坏的很严重。

“十二哥,不说这玉玺了,反正就是块石头,其实朕也一直疑惑。”

“疑惑什么?”

宋煊又慢悠悠的给盒子盖上:

“疑惑官家也不知道一些皇室秘密吗?”

赵祯一脸震惊的瞧着宋煊:

“我当然不知道啊!”

他其实更是惊诧于宋煊为什么能精准的猜到他想要铺垫的话。

“难道朕还是太年轻了?”

赵祯觉得毕竟连当今皇太后不是朕亲生母亲这件事,还都是宋煊给透露出来的。

有些事会对他们皇室成员保密,但是对于外面的百姓并不保密。

许多消息是传递不到皇帝的耳朵当中的。

人为制造的信息茧房,还是很容易的。

“那你能跟我说一说吗?”赵祯觉得既然聊到这里了,索性就问一问。

“就好比这两块玉玺。”

“玉玺也有问题?”

宋煊瞥了他一眼,难道连皇室秘密都要对历代皇帝保密吗?

“太祖另外制作一块新的很正常,核心诉求是后周气数已尽,大宋当立!”

属于创业成功的话,宋煊没有说出来。

赵祯点点头,觉得宋煊说的对,他随即反应过来:

“十二哥觉得皇室秘密的是太宗皇帝这块玉玺?”

“承天二字。”

不是传闻当中的那块,宋煊兴趣缺失了许多,随口问道:

“官家觉得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赵祯思考了好一会:

“天选之人。”

“嗯,太祖皇帝的玉玺是证明,太宗皇帝更多透露出来天命本就属于我!”

“天命本就属于我?”

赵祯眉头一挑。

极为震惊的瞧着宋煊,他也是当皇帝的人。

如今又是这种处境,很容易感同身受。

太宗皇帝在有意淡化与太祖的关联,暗示自己是直接承接天命,并非继承兄长。

“十二哥,你在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

“官家,别这么说。”

宋煊离开玉玺的位置:

“咱们还是说一说那块存在于三国演义当中的玉玺吧。”

赵祯摇摇头。

其实心里明白宋煊不想说一些赵宋皇室的“谣言”,很可能是他不愿意听到的话。

但他发现自己久处深宫,当真是耳朵聋了,眼睛瞎了。

许多事他都不知道,也没有什么获取消息的渠道。

这不好,今后还需要改。

十二哥这是在变相的提醒自己。

赵祯悠悠的叹了口气:

“十二哥,连你也要瞒我?”

“不是我有意不与你分享。”

宋煊指了指那两块玉玺:

“主要眼前是太宗皇帝的瓜,官家又是他亲孙子。”

“我拿着他的玉玺跟你说太宗皇帝的趣事,你回头去太庙祭拜他,念叨这种事,怕是有些,不尊重他。”

宋煊又嘴角上扬:“万一太宗皇帝找我托梦,斥责我一顿那该如何是好。”

“哈哈哈,无妨。”

赵祯话比脑子快都说出来了:

“其实我只是在太庙的画册上见过太祖、太宗皇帝。”

尤其是托梦这种事,赵祯自己都不相信的。

“十二哥有什么劲爆的消息尽管说。”

赵祯眼里露出浓重的兴趣:“我真的想知道。”

“官家,你真想知道?”

“想。”

宋煊哈哈笑了两声点点头:

“民间传言金匮之盟是太宗皇帝为了美化自己编造的假话。”

“什么?”

赵祯眼里闪出疑惑之色,他惊讶的快走两步:

“为什么?”

因为在赵祯眼里。

太祖太宗皇帝那是“兄友弟恭”的典范啊!

太祖儿子都二十五岁了,为了大宋的江山,还把皇位传给了执政经验更加丰富的弟弟。

遍数古今,都很难找出如此自愿的传承!

宋煊瞧着赵祯如此激动:“官家是清楚金匮之盟的内容的。”

“对。”

赵祯不仅清楚,他还在太庙看过呢。

这可是名正言顺的明证。

“杜太后临终前,称盟约为兄终弟及,她担忧幼主亡国。”

“是。”

宋煊伸出手指道:

“第一,杜太后去世时,太祖年仅三十四岁,长子德昭十一岁,次子德芳已经出生,太祖皇帝暴亡时,并无幼主危局。”

“嗯,是。”

赵祯的语气不在那么充足了。

“盟约内容要求“三传”(太祖→太宗→廷美→德昭),但太宗即位后迅速逼死廷美、德昭,与盟约精神直接冲突,赵德芳也死的突然。”

赵祯很想反驳,赵德昭是自刎的。

在太宗皇帝大败归来时,一群武将要拥立他为皇帝。

谁承想赵德芳直接自杀了呢!

可是赵祯沉住气,又示意宋煊继续。

“太祖去世时,无人提及此盟,太宗继位六年后,赵普才献出来。”

“在此之前赵普一直都没有得到重用,献出后才得到重用。”

“官家,你觉得这份盟约,对吗?”

赵祯眉头紧锁,他心中已经起了疑心,确实没道理这么晚拿出来的。

宋煊又重新做回椅子上:

“我若是赵普,定然第一个站出来,把此物献出来,辅佐新君昭告天下,避免大宋文臣武将人心不稳,不知道太宗皇帝是顺位继承的。”

“毕竟太祖皇帝的儿子可是二十五岁了,如何不能执政?”

“十二哥所言在理。”

赵祯点点头,他这个岁数都想要亲政了。

要是赵祯自己作为皇帝有这个玩意,继位的第二天就得拿出来。

六年后才拿出来,只能说明这六年太宗一直都没有想出这么一个好主意来为自己洗白。

而且这种事,太宗皇帝也没法子跟别人商量。

谁知道谁得死。

“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也没有人会为这件事翻案。”

“坊间传言大概就是太宗皇帝与赵普之间合谋,核心目的就是奉母命为依据正统。”

宋煊又端起杯子:“官家就当听个乡村野史吧。”

“倒是够野的。”

赵祯悠悠的叹了口气:

“其实朕知道,太祖实录在太宗朝就经过了三次的修改。”

“朕突然理解了唐太宗修改高祖实录的事情。”

宋煊觉得这点野史算不得野,至少没有整到卖钩子那里去。

因为有先前的经验,赵祯思索了一会:

“十二哥,你说的有道理,反正是民间谣传,朕就当个乐呵听一听罢了。”

宋煊并没有把烛光斧影拿出说。

要不然赵祯比他亲生母亲是假的这件事,更加接受不了。

其实赵祯心里也认同宋煊的话,但受限于自身的身份,并不能嘴上公然说出来。

宋煊走了后,赵祯心情复杂。

“原来朕身为皇帝,并不能如实的知道许多事,连眼前的真假都分辨不清楚,更不用说外面那些臣子所说的话了。”

“他们得到的消息,就不是手下那些人有意传播错的吗?”

赵祯叹了口气,一时间也想不到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他缓了一会,才让张茂则帮他把庄子的那本书拿出来。

按照宋煊的指引去看。

“君子应处木雁之间,当有龙蛇之变。”

“成蛇之时,俯身草莽,待时而动,败而不怨。”

“成龙之时,飞腾万里,遨游九霄,骄而不燥。”

……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君子大智若愚,以钝示人。”

“藏锋慰忠骨,出鞘镇河山。”

赵祯念完之后,还是有些不解,于是反复阅读。

张茂则把剩菜都吃的差不多了,又帮皇帝剪了烛线。

赵祯才猛的抬起头:

“朕明白了。”

吓得张茂则一激灵,静止在原地不敢动弹。

“朕全都明白了!”

“哈哈哈。”

第二日,赵祯就召见了王神医,询问自己亲妹妹的病情,得知很难转好后。

赵祯给皇太后报备后,直接移居玉清宫。

刘娥对于赵祯如此懂事,非常满意。

他去陪陪自己仅存于世的妹妹也说的过去。

因为黄河工程款的事,以王曾为代表的臣子,总是想要借着皇帝的命令让自己妥协。

刘娥是万分不乐意的!

现在皇帝被亲情所引导,主动离开。

她剩下的操作空间就很大了。

王曾再也不能用一旁官家的言论说这些事了。

毕竟皇帝年纪越来越大,有了自己的心思。

刘娥虽然想要掌握权力,但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强压!

所以刘娥并没有阻拦,况且玉清宫可是比阿房宫还要奢华。

皇帝住进去,实属正常。

王曾等人对于皇帝在关键之际“逃走”,更是有些失望。

如此不扛事,他将来怎么能扛得起大宋的三京一十八路的重担?

不知道官家在宫中是受到了何种胁迫,以至于连唯一的妹妹都要保不住了。

但是王曾也知道官家在搬到玉清宫的前一个夜晚,还是与宋煊深夜长谈,不知道谈了些什么。

据说连官家的贴身太监都被赶出去了。

不仅王曾等人好奇,连刘娥也是十分好奇。

为此,她直接把宋庠这个负责起居注的人直接派到了皇帝身边。

就是为了监督他与宋煊之间接下来的谋划是什么。

刘娥虽然不讨厌宋煊,但是从内心深处也觉得他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谁知道这小子,会搞出什么意外的事情来?

皇帝说是出宫,其实也并没有出宫。

玉清宫比皇城还要奢侈,上哪说理去。

为此玉清宫都增加了不少禁军。

同时因为皇帝要练习射箭,所以禁军当中也在抽调一些善于射箭之人去陪皇帝练箭。

年纪小,身手好的狄青也被选中。

还有王珪等作为平民出身,也一同进入玉清宫。

他们时刻准备着,就是不知道官家什么时候开始练习。

这些被选中的士卒都都很期待,一旦入了官家的眼,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唯有赵祯是真的想要为自己的妹妹祈福。

连王神医都说很难,只能看命,赵祯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王神医这次倒是没有推荐宋煊来看一看。

毕竟在他看来,宋煊现在走仕途了。

没必要靠着如此手艺冒险。

上一次宋煊那个法子,着实是给王神医极大的震撼。

此等医治方法看着危险,实则是一点都不安全。

如此随便举荐,反倒是毁了十二郎的前途。

王神医觉得若不是皇帝唯一的妹妹,倒是可以举荐宋煊。

可这种情况,他绝不能害了宋煊!

天子去玉清宫居住的事,在东京城并没有卷起什么波澜。

但是浴室杀人挖心案,确实是直接在东京城惹起议论。

因为开封府尹陈尧佐,直接开出一百贯的赏钱,让众人去提供有用的消息。

而且他还会给提供消息的人进行身份保密。

绝不会让你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府衙。

可以私下来寻他。

因为赏钱突然提高的事,无论是闲汉还是小商小贩都议论起来。

毕竟这次死的可是新科进士,又是寇相公的外甥女婿。

以往浴室杀人案,可没有身份这么高贵的。

如今凶手一下子就踢到了铁板上。

朝廷如何能够不下大力气整治他们?

一连几天,都没有收到什么有效的消息。

陈尧佐脸色难看,东京城这帮百姓天天凑热闹,一点正事都不干。

实则是偌大的东京城根本就无法提供许多岗位,让他们去赚钱过活。

故而就有大量的闲置劳动力成了闲汉以及泼皮,靠着一些不光彩的手段谋生。

其实一百贯的价钱对于许多人都有着相当不错的吸引力。

就是与官府合作,不知道有没有命拿出来。

万一官府直接抓了你顶罪,那也说不准的。

陈府尹在东京城的信誉程度,还不如宋知县的高的。

十贯钱,大家跳一跳就能够得到。

一百贯钱,拿了钱,回头怕也是会被黑吃黑的。

“赵推官,你去开封县一趟,问一问宋知县,那浴室杀人案可是有什么线索?”

陈尧佐摸着胡须道:

“我听闻他一直都在看卷宗,研究卷宗,可是研究出什么来了?”

“最后再告诉他,王相公只给了一个月的期限。”

赵概连忙拱手表示知道了。

他把陈尧佐的原话全都记住,这就奔着开封县走一遭。

陈尧佐瞧着赵概离开,没人的时候也轻叹口气。

像他六十多岁正是闯荡的年纪,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宰相的职位。

要不然,他早就躺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半岛暖男?我和她们可都是纯爱 七零,易孕娇妻被绝嗣京少宠哭了 全职大明星! 饥荒年,我靠一只碗养活百万古人 迷狂 我真不想攻略异世界老婆 春色寄南姝 玉京第一春 王妃难哄,摄政王日日不上朝 岁岁大喊一声爹,拔腿冲进金銮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