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內忧外患,两面夹击?(1/2)
第178章 內忧外患,两面夹击?
“报,犬戎族寇边!
“南戎王率三万骑入入河上郡、云上郡两地,杀西境边军都尉。”
帝都。
西部边境的军情传来,让朝野为之震惊。
“根据在犬戎境內的暗子匯报,此次犬戎入寇,疑似有南方谢氏、李氏等门阀出手的因素在其中。”
原本出身於武学的护国卫首领,也呈上相关奏报与证据。
原来,两月之前,有数支南方商队绕过北方中原地带,走远路,进入了西部草原。
商队之中,混有南方门阀派出的说客,以重礼卑辞得以面见犬戎族的南戎王。
而说客一行进入南戎王王帐这一幕,被护国卫在草原上的暗子所侦查到。
至於说客们如何各种利诱,或陈述利害,就难以悉知了。
想来,其说辞也不外乎是当今周王雄才伟略,实在是南方门阀、犬戎族的共同大敌,若不趁早联手绞杀,后果难料!
等等,诸如此类。
且后续也隱约有风声传出。
那就是,南方门阀开出了条件,若是合作达成,或与犬戎族平分大周王朝北部。
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犬戎族中的南戎王才选择了出兵袭扰,当然或许他原本就有出兵抢掠的打算。
不得不说,南方诸门阀中,到底还是有智谋顶尖之士。
他们挑动犬戎族在这种时候出兵袭扰,时机可谓极其精妙,恰好就是古宣这边新政推行、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
而不止如此。
在西境犬戎三万骑入寇的同时。
南方门阀也打著“清君侧”的旗號,派出了三万余步骑混同的军队,向北方发起进攻。
一时之间。
大周王朝竟隱隱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
內有南北內战,危机四伏,且新政中的打倒世族分田土、科举选材等诸多措施都处於落实的关键时期。
外有犬戎大军来犯,鸡犬不寧。
这种局面,就连当年犬戎族上一任单于大举来犯、羯族应司马氏相邀援助而焚略多地的险恶局面,都似有所不如!
……
面对这种內忧外患的不利情势,整个朝堂也一时充满了忧心与不安的气氛。
“此必定有当年的病虎陈世龙的谋划在其中!”
在帝都的议政大殿內,不止一位朝臣如此愤愤而言。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所谓的病虎陈世龙,出身於门阀陈氏,乃是司马氏的心腹智囊,向来以智谋超群、谋算阴毒而著称。
当年司马氏覆灭之后,此人倒也了得,在混乱中不知所终。
而当时的局势,可谓是千头万绪,要顾及的地方实在太多。
故此,古宣与禁军系统等,也一时顾不上此人。
此后数月之后,才有消息传来,病虎陈世龙疑似逃到了南方。
此人极其小心谨慎,护国卫曾发起两次行动,意图將其带回北方审判,或是刺杀,都以失败而告终。
“暂且不要管他了,先討论一下,如何应对而今的局面。”
古宣坐於王座之上,止住了诸朝臣的愤愤然,將大家的注意力扭转了过来。
而殿中侍御史骆正也第一时间移步出列,主动发言。
“陛下,以微臣看来,內忧外患,必先攘內,而后方可从容对外。”
“而今犬戎单于新立,自身局势尚未稳固。”
“我可断定,此次犬戎入寇,虽然气势汹汹,看起来大入边,实则不过骚扰性质的边境衝突而已。”
“而南方叛党內部的情势,也远远谈不上稳定,仓促出兵三万余,更多的也是试探,不可能这么快就有长期的战略打算。”
骆正是寒门子弟中的最杰出精英,也是“大同会”的首批核心成员,是古宣最信赖的心腹之一。
他的才智,以及他所能知晓的种种情报,决定了他此刻发言的质量,完全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对於犬戎、南方门阀此次的联合夹击,他可谓是洞若观火,看穿了这两者的色厉內荏。
不过。
话虽如此,这种局面也是十分危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更不利的局势。
这也与骆正接下来的顾虑有关。
只见,他略有忐忑地继续说道:“故此,而今关键的问题,还是西境边军的马奇、尉迟睿两大军团是否能稳住!”
说到此处,饶是刚直毅重如骆正,也不免有些犹豫,斟酌著词语。
其实,不单他如此,大殿中的许多朝臣在听到这最后一句话时,都不免有些紧张。
这个话题,在当前这个情势下,显然有些敏感。
因西境边军两大主力军团的主將马奇与尉迟睿,之所以能够坐上这个位置,必然都是出身於门阀世家。
且不止如此。
在他们手下,也有相当一部分中层军官,同样如此。
如果说,在之前局势尚平稳的时候,西境边军能够被古宣及中央朝廷稳稳压制的话。
那么,而今这种平衡被打破的局面下,他们是否还能够保持忠心,是一个疑问號!
这也是骆正等诸多朝臣心底真正最担忧的地方!
因为,如果在这种时候,马奇与尉迟睿选择和南方门阀相联手,甚至放纵犬戎族大军进攻中原腹地,那势必將给中央朝廷以沉重一击。
到时候,三面夹击,很有可能天下大乱!
然而。
就在这种略有惴惴的气氛中,一道清朗的声音开口,平息了群臣的不安。
“无妨,西军乱不了!”
其音威严,不见得多么洪亮,却响彻大殿的每一个角落,且蕴含足以安定人心的稳重感。
眾人抬头上看,只见说话之人,正是居於王座之上的古宣,也就是当今周王陛下。
且说,古宣自覆灭司马氏以来,在朝堂上说话並不多。
但他每一次说话,都可谓是板上钉钉。
就如同言出法隨一般,凡是所说过的话,所做出的承诺等等,纵然经过些许困难或挫折,但最终都必定达成。
而此刻,他的面容沉稳而自信,眸光灼灼,亦与之前並无二致。
当此情景,群臣的不安顿时消散。
儘管有些朝臣还是好奇於周王陛下到底有何手段,能够继续压制两大边军集团?
但他们终究还是选择相信他,正如近两年来,他们相信並跟隨古宣这位周王做成一件又一件大事。
……
“我以为,关键还是新政的推行。”
“具体说来,当前就是科举选材、打倒世族分田土这两件大事,一定要继续稳打稳扎推行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