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下作的马寻(1/2)
第422章 下作的马寻
祸不及家人,这事情是没办法完全做到,
尤其是马寻也一直都是觉得在这之前也得有前提,那就是惠不及家人。
季亨脸色大变,“下官失职,家眷无辜!”
“被巧立名目徵收苛捐杂税的百姓破家,你无辜?”马寻嘲讽问道,“听闻朝廷借给百姓的粮种被人贩卖,有地主课以重利,你又是无辜?”
季亨脸色连连变换,有些事情他知道,但是不愿意多过问。
原因也非常简单,不值得为了一些平民百姓得罪地主、士绅。其他官员都是这么干的,我也如此。
再者所谓的『扬名』,那是在士林、是在官场,普通的百姓可没有什么渠道发声,就算是发声了也没有声量。
马寻盯著季亨,继续诛心,“犯官家眷没官,多是发配教坊司。对了,上回是有文官买了犯官之女对吧?”
季亨都忍不住发抖,此前汪广洋就是买了一个文官的女儿为妾。
而其余的一些犯官的女儿,很多都是直接发配教坊司。运气好的成为舞女、歌姬,不过更多的是直接去了青楼。
別说什么人道不人道的,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也別说什么欧美最文明,路易十六被砍头的时候,他十五岁的女儿就被押著现场观刑,
当时一大批贵族妻女就是『革命者”泄慾的工具,路易十六不到十岁的儿子依然是被各种虐待包括清朝的时候也是一样,犯官妻女被流放,据说开出来的价码是六部侍郎女儿的第一次价值八百两,无数人趋之若鶩。
看著脸色惨白的季亨,马寻就笑著问道,“怎么?怕了?百姓卖儿卖女是应该,你儿子被人当做奴僕、你女儿被无数人睡,这就心疼了?”
季亨的身体抖如筛糠,他也是饱读诗书的,自然知道权贵一旦落难下场有多惨。
北宋灭亡时,皇后也好、公主也罢,不用多说。南宋灭亡时,宗室悽惨。
其实真要是明朝灭了,宗室和权贵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这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是现在摆在眼前的事情,那就是季亨的家眷保不住了。
猛的將文书扔向季亨,马寻骂道,“清廉,你的清廉是做什么的?不问事、不管事,士绅称颂你就是清廉了?”
季亨身体直抖,下一刻连忙磕头,“徐国公,还请您宽恕下官这一回!”
“宽恕?”马寻问道,“怎么宽恕?是让你女儿给人糟蹋了,她又能是官宦小姐?那百姓的女儿被人糟蹋了,还能嫁人?”
朱和朱棣有些害怕,主要是他们从未见过马寻如此。
动不动就拿人妻女说事,可以肯定的就是这样的行为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下作。
下作还是不下作,马寻实际上不是特別在意,他只知道人是有弱点的。
按照锦衣卫那边的调查,季亨还是在意家眷。
目光锐利的马寻盯著季亨,“苏州府、松江府,这本是朝廷赋税重地。你等到底是如何想的,
是北宋旧政,还是蒙元旧策?”
季亨哀求说道,“徐国公,下官並无其他心思。北宋也好、蒙元也罢,下官都未曾想过。”
北宋允许土地兼併,失去田地的平民成为流民,然后一口气被塞入军中。
很多人都说北宋是读书人的天堂,或者觉得北宋非常富裕,这就以偏概全了,其实北宋积贫积弱的情况也非常严重。
看到马寻等人不信,季亨实话实说,“下官只是隨波逐流,下官只是不敢得罪人。”
大环境就是如此,季亨或许曾经有著抱负,只是如今的环境让他没了志向。
所以选择隨波逐流,选择和光同尘。
一时间马寻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被大环境影响的人实在太多了,季亨这样似乎也没什么甚至要说的话,他还没有『主动作恶”,不像有些人直接选择伸手敛財、贪赃枉法。
马寻隨即嘆气说道,“你手里有权,却不行好事。在其位,你就该谋其政。你以为洁身自好,
反倒是作恶更多。”
指了指朱棣,马寻说道,“將卷宗送给知府大人好好看看,让他看看他的洁身自好导致多少人家破人亡。”
朱棣立刻抱著抱著卷宗放在季亨面前,这一下苏州知府不用担心在牢里没事做了。
多看看卷宗可以分散注意力,要不然就只能惶惶不可终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