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逃不掉的罪名(1/2)
第421章 逃不掉的罪名
如果不是事情太多,马寻可以过的非常愜意。
手里一柄宝剑,步伐轻盈、动作舒展,只是手里的剑看似软绵绵的。
招式走不通,马寻就收剑,“真人,又停滯了。”
张三丰越发看不懂马寻了,当初看到有人在练太极、多番打听后那可是非常的神往,觉得马寻和他必然有共同话题,在很多的事情上大家肯定都是颇有研究。
可是和马寻相处大半年,就觉得这人处处古怪。
明明是太极拳创造者,只是功夫稀疏平常,甚至拳法都是只得其形不得其意。
马寻知道也没办法,我这太极宗师有些虚。
至於太极剑更別说了,本身就没练过,再者就是以后的太极剑也是有改进。
那是在传统太极剑和武当剑的基础上,融化改编的剑术。
而传统的武当剑是有著『太极腰、八卦步”的美誉,后世常见的太极剑也有好几个派別呢。
“我也不太精通剑术。”张三丰起身取剑,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师弟,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制。既然你知太极,也该知道行如流水连绵不断,不动则不动,一动全身动。”
马寻连连点头,隨即感慨著说道,“还是真人厉害,我再仔细学学。”
张三丰有些绝望了,他这样的聪明人遇到了笨学生,总有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马寻大概也有一些自觉,“真人,我天赋一般,要不然您教我儿子,如何?我儿子聪颖,你收了当徒孙多好,一身本事不怕没了传承。”
张三丰似笑非笑,“师弟,那到时候咱俩怎么算?”
马寻顿时尷尬,隨即改变说法,“收为弟子也好啊,这样不会乱。”
张三丰追问起来,“令郎若是拜我为师,我是能带他云游四海呢,还是传他本事?”
“太极拳、內家功法、养生之术,这些您教他。”马寻那叫一个大义凛然,“咱俩去云游四海,探討经义,如何?”
旁边的何大都无语了,自家国舅爷的脸皮可是厚到了一定的地步。
明摆著啊,小公爷只跟著张真人学本事,不学道。
自家国舅爷跟著张真人探討道义、结伴云游。
可是谁不知道国舅爷对佛学、儒学和道家都颇有研究呢,跟著张真人不一定能学到什么!
张三丰无语,隨即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与令郎也算有缘,倘若有机会也愿意教一教。”
马寻眉开眼笑,他可是给驴儿找了个好老师。只学本事,不学道,学一些有用的就行。
收徒弟,张三丰可没办法將马家父子收为徒弟,先不说皇后盯得紧,马寻也没这个打算啊。
张三丰隨即好奇问道,“令郎的师父到底选好了没有?”
马寻犯愁的说道,“没呢,孩子小再等等看。他师父的事情不要紧,不耽误跟您学本事。”
常遇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汤和是使类的高手,徐达、周德兴等人也是从小练武,不过马寻倒是希望他家儿子白马银枪看著就帅。
驴儿是一大堆师父在眼巴巴的等著,都想要定下师徒名分。
张三丰其实也愿意收徒,但是马寻不答应,驴儿可不能当道士。
张三丰有些来脾气了,剑尖一挑,“再走一遍,步子轻柔一点。”
为了给儿子找个有能耐的老师,马寻也是拼了,努力的学习剑术了。
要知道这几年安逸的生活让马寻的武艺也开始荒废了,早些时候还练一练棍法,虽然只是庄稼把式,可是好岁算是有些功夫在身。
但是这几年常遇春没给他指点出来,徐达也不愿意教,汤和只是感嘆马寻烂泥扶不上墙。
也就是朱元璋、李贞还能保持耐心,可惜马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愿意下苦功夫。
大好时光就浪费了,武艺没有长进也完全可以理解,
勤学苦练的马寻没有忘记一些正事,算得上是大事小事都在及时跟进。
仔细看著一些卷宗,做到心中有数的马寻也要开始准备审案了。
在江心岛大半年了,离开江心岛的马寻一时间有点恍惚,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了。
朱棣骑著马跟在马寻身边,“舅舅,这一次朝廷派来了不少人旁听、协查。”
马寻关心问道,“都是些什么人?”
“刑部、御史台的官员,也没个主事的。”朱棣有些嘲讽的说道,“肯定也知道这些案子是咱们在查,不敢做的太过。”
胡惟庸自然是聪明人,知道有些案子落在了马寻手里,那就是轻易可以了结的。
而宋濂等浙东文官更加清楚一些事情,他们也没想过让马寻网开一面,只要不扩大打击范围就谢天谢地了。
更何况这还是皇帝的意思呢,要详查一些案子看似也是无法避免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