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去希腊化,欲大秦化(1/2)
第547章 去希腊化,欲大秦化
对阿尔沙克一世问出这个问题,王陵虽有些意外,但并没太惊奇,在出使前,他们就已预估过到了其他国家会被问什么问题,做好了回答的准备。
如今,阿尔沙克一世有兴趣了解大秦的官制,这是好事。
王陵笑道:“我大秦所用官制与贵邦有所不同,皇帝陛下置百官而辅佐他治理天下。位于百官之首者为首相,其次为副相,首相仅有一位,副相则会有好几位。”
“但首相虽为百官之首,却非所有事务皆管,首相和副相们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国务省,辅佐皇帝陛下处理政务。”
“我大秦实行的‘部省并用制’!”
大秦这套玩意儿从后世王朝的角度看会觉得比较奇怪,有三省六部制的影子,但又不全是,甚至还糅合了一些现代的东西在内。
反正李念看这套东西都觉得怪,这套玩意儿能在大秦运转起来,也得亏始皇帝威望足够高,大秦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一张白纸好作画。
别说,这套玩意儿到目前运转得还不错,且始皇和李念等人在发现有问题后,还在给其打补丁。
将这套官制拆开来分析,这其实是以“三省六部制”为基础,但增加了更多的部,将某些部归为了皇帝直辖,省的设置也和“三省六部制”有区别……
这么做的目的是削弱宰相之权,使各省、部权力能更平衡,不会出现哪个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强大,从而威胁皇权。
未来不好说这套制度会如何,但对于当前的大秦,是具有先进行的。
这套官制在大秦也被称为“部省并用制”,认为是始皇帝开创出的。
王陵继续道:“‘诸部诸省’有‘国务省’、‘内务省’、‘御史省’、‘刑务省’。”
原本只有“国务省”、“内务省”、“御史省”三省,现在的大秦多了一个“刑务省”。
这个“刑务省”是从刑部给变为了“省”,从受国务省管辖中独立了出来,而改变的原因是刑部管刑律,置于国务省管辖下,不太妥当。
这四个“省”,除开内务省,其他三个观其职能,其实可看作国务院、最高检和最高法。
当然,这几个和现代的国务院、最高检、最高法有很多不同,如“御史省”的职能就比最高检更广更多。
“国务省掌国之政务,为陛下分忧处理天下间的政事,由首相和两位副相负责,其下辖多部,比如户部、工部、礼部……”
阿尔沙克一世大概听懂了,这国务省就是秦国的政务处理中枢。
“内务省掌皇宫和宗室诸事,设采买司、宗人府……”
“大王可认为内务省便是管理皇帝陛下的家中事务,譬如宫中有物品缺乏,要进行采买,将由内务省去办理,再如有公主出嫁,婚礼也要由内务省办理。”
懂,这内务省就是处理秦国皇帝的家事!
“御史省掌谏言,审核朝廷颁布的政令及政令在天下间反馈,亦有监察天下官吏之责,下辖都察院、制舆台……”
“刑务省掌刑律,查处并判决天下违法犯律之事,如有人违法,将由刑务省负责查处其做了哪些违法之事,有多严重,最终根据大秦律对其进行惩处。”
“以上便是我大秦四省!”
阿尔沙克一世听后,觉得秦国人将职责分得好清楚,这样做起事,人人都知道在他们位子该干什么,从而有条有序,不容易产生混乱。
王陵接着道:“至于诸部,有吏部、兵部、税部、工部、商部、教部、礼部……”
商部也是多划分出来的一个部,因为大秦今后必然要发展商业,商部必定要设立。
“吏部掌官吏考核,升迁贬谪,兵部掌国之兵事,征发兵役,审核战功,商部管贸易之事,监察天下商贾,教部掌教化,监学天下……”
“方才已与大王说过,户部、工部、礼部、商部……等部归国务省管辖,而吏部、兵部则归皇帝陛下管辖,教部归于李念公子管辖。”
教部其实也是该归于国务省管辖,可因为如今是李念在管理教部,所以就给单独划了出来。
但日后李念不再管理教部,教部会被重新归于国务省。
对“教部”这个名字,李念有一些怨念,可也知道这是为了跟其他部合群。
阿尔沙克一世和一些安息大臣听了王陵所言,很快便想通了这套制度的优势所在,权责清楚、职责明晰,比他们的官制构架要严谨得多。
且秦国这套官制,还可避免有大臣权力太大,威胁到皇帝,像皇帝主动掌握了吏部和兵部,让国务省没兵权,也无法管官吏选拔升迁,那执掌国务省的秦国首相权力就会被削减许多。
在这种没有兵权、人事任免权的情况下,秦国的首相没那么容易做大。
王陵继续道:“至于我大秦官员职级分为九品二十七级,九品最低,一品最高。爵位则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每个爵位又分为‘国、郡、县’三级。”
“公侯伯子男”可不是外国的爵位体系,然后传入到华夏(偶然看到有人居然认为这东西是从国外传入的),而是华夏古时便有,《孟子》和《礼记》中都有记载。
甚至,在《孟子》的记载中,将“天子”也算作了一个爵位。
秦国人对官员品级、对爵位竟然也有这么细致的划分?
从此也可看出,秦国人治理国家才叫专业、正式,他们安息和塞琉古、马其顿在内,都像一群草台班子。
看看人秦国,做事如此有章法,难怪人国家强。
阿尔沙克一世看向王陵,好奇道:“请问使者是何爵位?”
王陵笑道:“暂无爵位,但我若出使成功,归国后将为侯爵!”
听到这话,阿尔沙克一世等人看向王陵的眼神再度发生变化,更多了几分尊敬,在他们面前的秦国使者竟是一位准侯爵。
王陵是故意这么回答,在出使前,李念公子曾告诉他们,西方这帮子人很看重身份,如果有一个贵族爵位的身份在,能让这帮人更加尊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