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先发制人(2/2)
“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明善,不堪大用,撤除官职,留家待用,令原右副都御史徐盛源任右都御史。”
“老四会去就藩的,但是什么时候去,由咱说了算,日后咱不想再听到任何一个人弄出些莫须有的罪名,弹劾老四!一旦被咱知道,以妄论皇室一罪重处!”
朝堂之上的官员这下是真没了脾气,连人家老朱都不担心太子之位是否稳固,他们再多说,就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
而且屡次进谏之下,他们也是品出味儿了,燕王朱棣,正得圣宠,短时间是不可能去北平的。
待到官员回到队列中之后,朱元璋唤出了工部尚书薛祥。
这几天朱元璋通过内阁,已经将改造路面的事情定了下来,也令工部开始制作水泥。
“咱让你做的水泥,进展如何了?”
工部尚书薛祥道:“陛下,如今水泥的数量已足够铺设数个地方布政司内的官道。”
“好!范卿,商人募集的如何?可有阻碍?”
户部尚书范敏也从队列中走出,满面红光的道:“陛下圣明,共四百二十九户富商愿承担改造路面的职责,经过筛选之后,近三百余户入选,如今水泥的货款也收入了国库,共计十万贯宝钞。”
朱元璋闻言大喜,改造路面不仅一分钱不用花,而且还从那些自愿的地主官绅手上抠出了钱。
这要放在以前,那可是绝对不可能的。
朱元璋龙颜大悦,但那些对朱棣留京有意见的官员们可就笑不出来了。
一场朝会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下结束。
......
朱标也是一惊,这些官员中,有很多都是与他交好的人,想必是怕朱棣动摇自己的位置,心中也是无奈。
朱棣猛然回头,看向身后的冯胜、蓝玉等人。
“我所做之事,皆为大明,而你们在此大放厥词,不过是怕我动摇太子之位,你们落不得好处,但过犹不及,岂不闻韩信尚且背水一战?”
朱棣也是不堪其扰,他的话很简单,你们这帮子大臣妄想着朱标上位之后,被委以重任,所以担心他会动摇太子之位,但你们就没听说过韩信的背水一战吗,我本无争嫡位之心,若真将我逼急了,那夺嫡也不是不行。
他讥笑道:“诸位,这天下,姓朱!”
朱元璋本是被这架势弄得心烦意乱,但当听到朱棣的话后,心中一震。
他大喝道:“好!”
“老四说的没错,为官最忌没有容人之能,老四他有本事,咱喜欢,便准他多留在京师一段时间,有何不可?”
“咱又没说之后不叫他去就藩了,谈何违背祖制?”
“你们整日不安心处理政务,却对咱的家事如此操心,依咱看啊,都是吃饱了没事干。”
“今日启奏的所有官员,扣两个月的俸禄!”
“都给咱记住,这把椅子不管由谁来坐,他都姓朱!”
朱元璋霸气开口,算是给此事了一个了解。
他原先在面对文武百官的劝谏时,不堪其扰,因为他心里知道,若是朱棣一直留在京师,老大朱标的太子之位就会不稳固。
但朱棣的一句话却惊醒了梦中人,这天下姓朱,朱标、朱棣、朱雄英虽然差在了一个长幼顺序上,但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朱家的儿郎。
蓝玉还打算再说,朱元璋的一句话却彻底封死了他们进谏的可能。
“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明善,不堪大用,撤除官职,留家待用,令原右副都御史徐盛源任右都御史。”
“老四会去就藩的,但是什么时候去,由咱说了算,日后咱不想再听到任何一个人弄出些莫须有的罪名,弹劾老四!一旦被咱知道,以妄论皇室一罪重处!”
朝堂之上的官员这下是真没了脾气,连人家老朱都不担心太子之位是否稳固,他们再多说,就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
而且屡次进谏之下,他们也是品出味儿了,燕王朱棣,正得圣宠,短时间是不可能去北平的。
待到官员回到队列中之后,朱元璋唤出了工部尚书薛祥。
这几天朱元璋通过内阁,已经将改造路面的事情定了下来,也令工部开始制作水泥。
“咱让你做的水泥,进展如何了?”
工部尚书薛祥道:“陛下,如今水泥的数量已足够铺设数个地方布政司内的官道。”
“好!范卿,商人募集的如何?可有阻碍?”
户部尚书范敏也从队列中走出,满面红光的道:“陛下圣明,共四百二十九户富商愿承担改造路面的职责,经过筛选之后,近三百余户入选,如今水泥的货款也收入了国库,共计十万贯宝钞。”
朱元璋闻言大喜,改造路面不仅一分钱不用花,而且还从那些自愿的地主官绅手上抠出了钱。
这要放在以前,那可是绝对不可能的。
朱元璋龙颜大悦,但那些对朱棣留京有意见的官员们可就笑不出来了。
一场朝会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下结束。
......
朱标也是一惊,这些官员中,有很多都是与他交好的人,想必是怕朱棣动摇自己的位置,心中也是无奈。
朱棣猛然回头,看向身后的冯胜、蓝玉等人。
“我所做之事,皆为大明,而你们在此大放厥词,不过是怕我动摇太子之位,你们落不得好处,但过犹不及,岂不闻韩信尚且背水一战?”
朱棣也是不堪其扰,他的话很简单,你们这帮子大臣妄想着朱标上位之后,被委以重任,所以担心他会动摇太子之位,但你们就没听说过韩信的背水一战吗,我本无争嫡位之心,若真将我逼急了,那夺嫡也不是不行。
他讥笑道:“诸位,这天下,姓朱!”
朱元璋本是被这架势弄得心烦意乱,但当听到朱棣的话后,心中一震。
他大喝道:“好!”
“老四说的没错,为官最忌没有容人之能,老四他有本事,咱喜欢,便准他多留在京师一段时间,有何不可?”
“咱又没说之后不叫他去就藩了,谈何违背祖制?”
“你们整日不安心处理政务,却对咱的家事如此操心,依咱看啊,都是吃饱了没事干。”
“今日启奏的所有官员,扣两个月的俸禄!”
“都给咱记住,这把椅子不管由谁来坐,他都姓朱!”
朱元璋霸气开口,算是给此事了一个了解。
他原先在面对文武百官的劝谏时,不堪其扰,因为他心里知道,若是朱棣一直留在京师,老大朱标的太子之位就会不稳固。
但朱棣的一句话却惊醒了梦中人,这天下姓朱,朱标、朱棣、朱雄英虽然差在了一个长幼顺序上,但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朱家的儿郎。
蓝玉还打算再说,朱元璋的一句话却彻底封死了他们进谏的可能。
“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明善,不堪大用,撤除官职,留家待用,令原右副都御史徐盛源任右都御史。”
“老四会去就藩的,但是什么时候去,由咱说了算,日后咱不想再听到任何一个人弄出些莫须有的罪名,弹劾老四!一旦被咱知道,以妄论皇室一罪重处!”
朝堂之上的官员这下是真没了脾气,连人家老朱都不担心太子之位是否稳固,他们再多说,就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
而且屡次进谏之下,他们也是品出味儿了,燕王朱棣,正得圣宠,短时间是不可能去北平的。
待到官员回到队列中之后,朱元璋唤出了工部尚书薛祥。
这几天朱元璋通过内阁,已经将改造路面的事情定了下来,也令工部开始制作水泥。
“咱让你做的水泥,进展如何了?”
工部尚书薛祥道:“陛下,如今水泥的数量已足够铺设数个地方布政司内的官道。”
“好!范卿,商人募集的如何?可有阻碍?”
户部尚书范敏也从队列中走出,满面红光的道:“陛下圣明,共四百二十九户富商愿承担改造路面的职责,经过筛选之后,近三百余户入选,如今水泥的货款也收入了国库,共计十万贯宝钞。”
朱元璋闻言大喜,改造路面不仅一分钱不用花,而且还从那些自愿的地主官绅手上抠出了钱。
这要放在以前,那可是绝对不可能的。
朱元璋龙颜大悦,但那些对朱棣留京有意见的官员们可就笑不出来了。
一场朝会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下结束。
......
朱标也是一惊,这些官员中,有很多都是与他交好的人,想必是怕朱棣动摇自己的位置,心中也是无奈。
朱棣猛然回头,看向身后的冯胜、蓝玉等人。
“我所做之事,皆为大明,而你们在此大放厥词,不过是怕我动摇太子之位,你们落不得好处,但过犹不及,岂不闻韩信尚且背水一战?”
朱棣也是不堪其扰,他的话很简单,你们这帮子大臣妄想着朱标上位之后,被委以重任,所以担心他会动摇太子之位,但你们就没听说过韩信的背水一战吗,我本无争嫡位之心,若真将我逼急了,那夺嫡也不是不行。
他讥笑道:“诸位,这天下,姓朱!”
朱元璋本是被这架势弄得心烦意乱,但当听到朱棣的话后,心中一震。
他大喝道:“好!”
“老四说的没错,为官最忌没有容人之能,老四他有本事,咱喜欢,便准他多留在京师一段时间,有何不可?”
“咱又没说之后不叫他去就藩了,谈何违背祖制?”
“你们整日不安心处理政务,却对咱的家事如此操心,依咱看啊,都是吃饱了没事干。”
“今日启奏的所有官员,扣两个月的俸禄!”
“都给咱记住,这把椅子不管由谁来坐,他都姓朱!”
朱元璋霸气开口,算是给此事了一个了解。
他原先在面对文武百官的劝谏时,不堪其扰,因为他心里知道,若是朱棣一直留在京师,老大朱标的太子之位就会不稳固。
但朱棣的一句话却惊醒了梦中人,这天下姓朱,朱标、朱棣、朱雄英虽然差在了一个长幼顺序上,但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朱家的儿郎。
蓝玉还打算再说,朱元璋的一句话却彻底封死了他们进谏的可能。
“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明善,不堪大用,撤除官职,留家待用,令原右副都御史徐盛源任右都御史。”
“老四会去就藩的,但是什么时候去,由咱说了算,日后咱不想再听到任何一个人弄出些莫须有的罪名,弹劾老四!一旦被咱知道,以妄论皇室一罪重处!”
朝堂之上的官员这下是真没了脾气,连人家老朱都不担心太子之位是否稳固,他们再多说,就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
而且屡次进谏之下,他们也是品出味儿了,燕王朱棣,正得圣宠,短时间是不可能去北平的。
待到官员回到队列中之后,朱元璋唤出了工部尚书薛祥。
这几天朱元璋通过内阁,已经将改造路面的事情定了下来,也令工部开始制作水泥。
“咱让你做的水泥,进展如何了?”
工部尚书薛祥道:“陛下,如今水泥的数量已足够铺设数个地方布政司内的官道。”
“好!范卿,商人募集的如何?可有阻碍?”
户部尚书范敏也从队列中走出,满面红光的道:“陛下圣明,共四百二十九户富商愿承担改造路面的职责,经过筛选之后,近三百余户入选,如今水泥的货款也收入了国库,共计十万贯宝钞。”
朱元璋闻言大喜,改造路面不仅一分钱不用花,而且还从那些自愿的地主官绅手上抠出了钱。
这要放在以前,那可是绝对不可能的。
朱元璋龙颜大悦,但那些对朱棣留京有意见的官员们可就笑不出来了。
一场朝会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下结束。
......
朱标也是一惊,这些官员中,有很多都是与他交好的人,想必是怕朱棣动摇自己的位置,心中也是无奈。
朱棣猛然回头,看向身后的冯胜、蓝玉等人。
“我所做之事,皆为大明,而你们在此大放厥词,不过是怕我动摇太子之位,你们落不得好处,但过犹不及,岂不闻韩信尚且背水一战?”
朱棣也是不堪其扰,他的话很简单,你们这帮子大臣妄想着朱标上位之后,被委以重任,所以担心他会动摇太子之位,但你们就没听说过韩信的背水一战吗,我本无争嫡位之心,若真将我逼急了,那夺嫡也不是不行。
他讥笑道:“诸位,这天下,姓朱!”
朱元璋本是被这架势弄得心烦意乱,但当听到朱棣的话后,心中一震。
他大喝道:“好!”
“老四说的没错,为官最忌没有容人之能,老四他有本事,咱喜欢,便准他多留在京师一段时间,有何不可?”
“咱又没说之后不叫他去就藩了,谈何违背祖制?”
“你们整日不安心处理政务,却对咱的家事如此操心,依咱看啊,都是吃饱了没事干。”
“今日启奏的所有官员,扣两个月的俸禄!”
“都给咱记住,这把椅子不管由谁来坐,他都姓朱!”
朱元璋霸气开口,算是给此事了一个了解。
他原先在面对文武百官的劝谏时,不堪其扰,因为他心里知道,若是朱棣一直留在京师,老大朱标的太子之位就会不稳固。
但朱棣的一句话却惊醒了梦中人,这天下姓朱,朱标、朱棣、朱雄英虽然差在了一个长幼顺序上,但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朱家的儿郎。
蓝玉还打算再说,朱元璋的一句话却彻底封死了他们进谏的可能。
“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明善,不堪大用,撤除官职,留家待用,令原右副都御史徐盛源任右都御史。”
“老四会去就藩的,但是什么时候去,由咱说了算,日后咱不想再听到任何一个人弄出些莫须有的罪名,弹劾老四!一旦被咱知道,以妄论皇室一罪重处!”
朝堂之上的官员这下是真没了脾气,连人家老朱都不担心太子之位是否稳固,他们再多说,就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
而且屡次进谏之下,他们也是品出味儿了,燕王朱棣,正得圣宠,短时间是不可能去北平的。
待到官员回到队列中之后,朱元璋唤出了工部尚书薛祥。
这几天朱元璋通过内阁,已经将改造路面的事情定了下来,也令工部开始制作水泥。
“咱让你做的水泥,进展如何了?”
工部尚书薛祥道:“陛下,如今水泥的数量已足够铺设数个地方布政司内的官道。”
“好!范卿,商人募集的如何?可有阻碍?”
户部尚书范敏也从队列中走出,满面红光的道:“陛下圣明,共四百二十九户富商愿承担改造路面的职责,经过筛选之后,近三百余户入选,如今水泥的货款也收入了国库,共计十万贯宝钞。”
朱元璋闻言大喜,改造路面不仅一分钱不用花,而且还从那些自愿的地主官绅手上抠出了钱。
这要放在以前,那可是绝对不可能的。
朱元璋龙颜大悦,但那些对朱棣留京有意见的官员们可就笑不出来了。
一场朝会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下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