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意外的任务(1/2)
第729章 意外的任务
“维大宣昌运,圣化昭明。”
“今立乾坤书院于京畿,承天之道,法地之工。吾侪当秉《考工》遗训,效墨翟兼爱之志,以格物致知为基,以开物成务为任。尔等学子,务须明三要。”
“一曰崇实,衣桑麻则知耕织之艰,操矩尺则晓营造之理…”
“二曰通变,昔者公输削木为鹊,飞三日不下,时代嬗递如江河奔涌,抱残守缺者必为涛没…”
“三曰守正,夫火器可御外侮,亦可戕害苍生,罡炁能镇邪魅,亦能滋长贪欲,须谨记《阴符》所诫: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凡立心谋事,当思利国利民…”
高台之上,严九龄身着官袍,面色凝肃。
人的命运,有时候根本说不清。
他来到京城,原本只想考个功名,对家中有所交代。
谁曾想,因其祖父《镇国十策》的原因,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皇帝默许,各方合力下,竟硬生生得了个状元郎。
原本状元郎也没什么了不起,皇帝还有意将一位公主许配给他,再得个驸马的头衔,自此在京城享福,做个什么都不管的闲人。
而他却对乾坤书院起了兴趣,舍弃不少东西进入其中。
书院一开始,并不为人所看好,他殚精竭虑,从筹备到现在,不知耗费了多少精力,尤其蒸汽机一出,更是要应对各方势力和别人的掣肘。
好在,一切都挺了过来。
正如李衍所说,从今往后就是个新的开始。
广场之上,众多弟子们也是心情激动。
他们按照科目分列东西两侧:
“格物科”学子好奇地打量着广场边工棚里露出的巨大杠杆与齿轮轮廓,低声议论着传说中的“铁牛神牛”…
“玄工科”学子则更显沉稳,目光不时扫过百工楼飞檐上悬挂的桃木七星剑与镌刻着避邪符文的瓦当,那是学院聘请的玄门匠人留下的印记…
书院初立,很多东西都不完善。
像这第一批学员,就只简单分为“格物”、“玄工”二科。
“格物科”的弟子都是普通人,但要么学富五车,精通各种杂学,要么就是那些民间巧匠悉心培养的学徒,动手能力极强。
至于“玄工”科,则相对人数较少,都是觉醒了神通的弟子。
地师、傀儡师、药师、玄门匠人…今后的道路多种多样。
宣读完书院戒律,严九龄却并没急着说话,而是小心将手中绢帛交给书吏,随后抖了抖衣袍,对着下方正色道:“其他书院拜孔孟诸圣,我乾坤书院亦有祭祀之神。”
“其为百工及神器之灵,陛下敕名:燧轮水火真君!”
说罢,转身对着后方沉声道:“摆祭坛!”
书院开院,不仅有数百弟子,还有京城不少前来观礼者。
他们的视线,早已被格物堂前方高耸巨像所吸引。
只不过蒙着巨大红布,没人能看清。
听到严九龄所言,不少人顿时低声议论,窃窃私语。
书院还有新祭祀的神明?
这可不是小事,而且看其意思,还是要以国祭之力供奉。
燧轮水火真君?
事先怎么都没听说过…
众人心思各异,台上却是一片忙碌。
下方众人惊讶的发现,祭坛摆放的规格,赫然是大宣礼制最高等级,而原本应该主持开院仪式的监正元丰,此时已换上了一袭玄色道袍,衣角为云炁纹,而背后则刺绣着红蓝二色的水火纹路,扭曲成太极状。
「起——!」
咚咚咚!
随着元丰一声呼呵,顿时三声炮响裂空。
百匠齐拉朱绳,猩红幔布缓缓滑落。
红绸垂落之际,恰有晨光斜射照向格物堂前。
抬眼望去,但见一尊神像于晨光中高耸。
三目威容,额间纵目微启,双目低垂似观水火轮转,皮肤赤红,面目威严。
其一身左衽深蓝云纹袍,但不同的是,云纹之间绣着齿轮暗纹,右袖则是赤焰纹,象征蒸汽热能,左手托法器青铜钟。
近看之下,正是微缩的蒸汽机原型。
另一只手,则掐着水火诀。
远处观礼的人,纷纷抬脚翘首,眼神怪异。
这神像和那些道观庙宇的差不多,但或许是加入了大量蒸汽和齿轮的元素,看上去别有不同,挺有威严和新奇感。
当然,站在高台上的李衍,却觉得有些别扭。
他知道,这是前世记忆影响的原因。
毕竟前世可从没出现过这玩意儿。
不提众人所想,台上的祭典依旧正常进行。
果然,是最高规格的“三献礼”。
“三献礼”便是祭祀神明的最高礼节。
比如天后宫祭祀妈祖,“三献礼”所需的相关制品,严格遵从古制,大小近千件!
祭器有古祭器竹木品笾和豆,铜器制品为爵、鉶等,民间传统祭器有铜制香炉、烛屏、果盒、馔盒等。仪仗乃宫廷卣簿,还有清道旗、警跸牌、封号旗、雉尾扇、提灯、提炉、九曲黄伞及其他器杖等上百件。
祭祀人员的服饰等也都有讲究。
燧轮水火真君的三献礼,自然也不一般。
初献是“匠器为心”。
八名赤膊匠徒抬蒸汽机模型置缸前,周白硝撒硝磺入裂缝。
“滋啦”一窜蓝火窜起,转瞬化硫磺白烟。
台下距离最近的弟子们,只觉刺鼻,连忙闭气凝息,但匠人宗师赵火工却扑通跪地,带着众多匠人高呼道:“老祖宗赏口匠饭!”
台下弟子们见状,也连忙弯腰拱手。
亚献是“五谷代血”。
农科弟子倾泻黍、稷、稻、粱、菽于铁浪基座。
沸水注入时“噗嗤”泄气,烫得近前弟子跳脚,黍粒滚落严九龄祭袍下摆。
终献既“民愿为祷”
神医葛朴生掷将丹药卡进齿轮,百匠击打齿轮编磬荒腔走板:
“水火轮转哟——嘿嚯!”
“汽阀莫炸哟——嘿嚯!”
元丰则掐诀入讳,手持浮尘,沿着神像不断绕圈。
上方李衍看到,微微皱起了眉头。
“衍小哥。”
旁边王道玄若有所思道:“这燧轮尚未凝聚灵韵,即便列入社稷庙,恐怕也要不少时间,现在就急着开光,没什么用吧?”
李衍微微摇头,“不清楚。”
“或许是见书院弟子众多,早点祭拜凝聚香火…”
话音未落,他便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看向怀中。
就在方才,勾牒竟隐隐起了反应。
虽然只是短短一瞬,却十分明显,乃是冷热交替。
这种感觉,并非遇到了阴犯。
更像是之前碰到庙宇时,一些俗神要与活阴差交流。
难不成,这“燧轮真君”已经成型?
就在他疑惑时,下方的祭祀大典也终于结束。
广场上的数百弟子,在书院仆役带领下,先是前往各个阁楼和工坊参观认路,随后返回宿舍,稍事休息,就要准备明天的课程。
而观礼的各方势力,也纷纷送上早已准备好的礼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