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咱不介意将儒家定为汉奸(2/2)
为此内心顿时感觉到无地自容。
最终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臣有愧。”
朱元璋知道见好就收,更得稳定他们的情绪和骄傲。
兄弟一场,自然不会做的太过,现在的大明,很多变法都需要他们同心协力。
至于后面,身为帝皇,还不是一句话而已吗?
他深知自己的疑心病重,除了自己的家人,谁也信不过。
至于是否会背负骂名,死后只要皇朝依然在,谁敢对于他这个开国之君指指点点?
远的有秦始皇,近的有隋炀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也就是经常了老爹的提点,打开了格局,谨此而已。
“今日之后,将不是赏赐之物交于国库,从此咱就当没发生过。只要一心为了朝庭,咱不会亏待你们这些开国功臣,遗荫子孙,那是轻而易举而已。”
众人听完有些肉疼,但还是咬了咬牙道:“谢位。”
说完,不再理会这些莽夫,而是朝着李善长道:“善长,你主管大明后勤,应该知晓了当下大明的总体情况。如若咱要在所有郡县乡镇开建学堂,此举朝庭可负担的了?”
李善长听完一怔,眉头紧皱,有些试探性的道:“位,你这是要为朝庭培养人才?”
要知道,一直以来,朝庭人才皆出于儒家。
而朝庭开设学堂,这是要与儒家作对啊。
儒家的超然性,在于文化与知识,在千年来,一直扮演着师者的身份。
为天下学子传业授惑。
对于李善长的聪明,朱元璋从来就没小瞧过,知道他看穿自己的目的也不在意。
“不仅如此,咱还要将天下书籍重新造册,只有通过朝庭允许才能流通于市。”
“学堂分为蒙学,县学,郡学,还有帝国大学。所学一切内容将由朝庭出书和指定。”
李善长听完怔了一下,随即苦笑道:“位,这已经不是朝庭有没有钱力去建造的问题了,而是这已经是在跟儒家开战了。”
天下书籍皆出于儒家,学子同样也是。
朝庭这是在断儒家的根,挖儒家的坟啊。
对于李善长的话,朱元璋没有回答,而是笑着道:“北元入主我汉人天下,儒家为其修降表,更是混得如鱼得水。今我大明,儒家依旧如此,你觉得这种学派会忠诚于谁呢?还能指望着他一心向我大明吗?”
说完,淡淡的说道:“大明想要不受制衡,就得拥有自己培养人才的地方,才能不受任何人威胁。学堂,更是大明未来强盛的根本所在。靠儒家,他们不会在乎谁是皇帝,而是保存最大的实力,在每一个王朝都能掌握着话语权。”
这些事,很多人都非常清楚,就如同朱元璋所说的一样。
但自汉武帝独尊儒家后,汉至明已经千余年,王朝更迭不知几何,但儒家依旧保存着超然性。
朱元璋的做法就是想要打破儒家的超然性,但此举想要成功,恐怕也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位,此举代价极大,一旦闹大,大明可能会受到儒家的敌对,满朝官员皆出于儒家,一旦他们抱团,将会让朝庭彻底瘫痪,运行不了。”
“哈哈,你太抬举他们了。儒家就是一群满嘴仁义道德,见风转舵的腐儒而已。如若真敢胡来,咱不介意将儒家定为汉奸,为其北元的走狗标签。到那时候,咱看谁敢自认儒家?
“世代洐圣公,世修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