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逢凶化吉(1/2)
两个公差向新州知府范文举交接后,李汹从怀中掏出一个纸皮信封,递给范文举,说道:“范知府,关尚书吩咐把这个信件亲手交给你。”
李汹和张六交接公差后,便离开了新州县衙,打道回长安了。
范文举看过信后,当下暗想:关尚书想借下官之手杀掉王文飞,让我背负杀害流放下来的忠臣罪名,手段可谓阴险毒辣……如果不杀掉王文飞,又恐难以交差……
正当范文举左右为难之时,横卧在前面那座耸入云霄的天露山映入眼帘。
他暗自思忖:天露山山高皇帝远,山路崎岖,常有老虎猛兽出没伤人,不如放王文飞一马,把他打发到新州最边远的天露山凤山村落户。
凤山村位于新州县城南部,距县城70多公里,沿途走的都是九曲十八弯的崎岖山路,山高路陡,老虎猛兽经常出没伤人,真个是:漫漫前路多凶险。
范文举目送王文飞离开县衙,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禁不住摇头叹息,继而双手合十,向天祷告:“祈望上苍保佑,王文飞此去逢凶化吉。”
王文飞领了函件,步出县衙后,孤身一人沿着天露山崎岖山路前行。
风萧萧,野茫茫。
一条荆棘丛生的曲曲弯弯山路,通往莽莽苍苍的二十四山中的天露山,一只孤雁在空旷寥廓的天宇翔行,伴随着王文飞孤独前行。
夜幕降临,王文飞好不容易进入了天露山纵深地带,举目四眺,但见大山黑沉沉一片,荒无人烟。
这里,是野生动物的王国。
苍茫大山深处,一列高峰横空出世,矗立在天地之间。
在山谷悬崖下的一块平地上,火光冲天,有几个猎人正在夜色中举行拜神仪式。
崖壁底部,有一个黑糊糊的岩洞,好像一张贪婪的大口。
洞前的石桌上,供着焦糊糊的野猪头、血淋淋的野鸡和带着半个脑壳的鹿角。
洞侧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暗道,是贯通与山外那边沿海一带的一条通道,当地人叫这条通道为茶马古驿道。
古驿道上,间中有悦耳的马铃声打破山中的寂静,从山外沿海一带过来的马帮,驮载着交换的物资在古驿道上来回行走,给这古驿道带来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山坳有一个诺大的草地是马帮交换货物的交接处,也是迎接朝廷***的接马地,故称接马坳。
接马坳附近有一块面积很大的草甸,这是汇聚四方客商的天冈坪。
天冈坪也叫天冈圩坪,每逢1、4、7圩日,天露山人就会各自到天冈圩坪趁圩,天冈圩坪便会人头拥攒,非常热闹。
山外沿海那边的人和天露山人,便会乘兴地拿着各类海产品和各种山货而来,进行讨价还价交换,然后满意而归。
圩圩如此,年年这般,岁岁不息。
王文飞来到古驿道口处,见道上不时有马帮走过。
合当王文飞命不该绝,他跟随着马帮到了天冈圩坪。
王文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举头望了一下天空,忍不住“哎哟”地说,“天都已经放亮了。”
王文飞见前有一个武士打扮的中年男子,便上前问路。“这位壮士,请问去凤山村怎样走?”
那个男子侧过身子,指着左边的那条路说:“这条小山路通往我们凤山村,再往里走,是一条山陡林密的偏僻山坳,你走这条路吧。”
“谢谢壮士!”王文飞拱手道过谢后,往左边那条路而去。
清晨的天露山,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万道金光射穿血红的彩霞,给大山撒下一片碎金,随着微风漾动,就像条条金鞭,驱赶着飞云流雾。
茫茫迷雾()
中,如彩虹般绚烂多彩。
山那边,还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似乎在向王文飞敞开了进凤山村的大门。
路旁的山杜鹃、野百合在争相斗艳,小鸟在林间追逐嬉戏……天露山宛如一幅人间仙境。
不远处,见密林里面隐隐约约露出一些屋脊,不远处,那块“凤山村”界碑映入了王文飞的眼帘。
“啊,凤山村,我终于到了!”王文飞仰天长啸一声,一溜烟似的望凤山村那边而去。
不知不觉中,王文飞来到了新州县辖下的凤山村。一条小溪哗哗地从村前流过……
凤山村也叫“乐家村”,有一部分的村民姓乐,他们是三国时期曹魏右将军乐进的后裔,因躲避战乱,南迁到这里。为纪念祖先,怀恋千里之外的乡关,他们将自己寓居的那部分村落叫“乐家村”。
此时,王文飞正感到口渴难耐,便到河边掬一捧清澈的河水喝。
忽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了“救命”的叫喊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