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新的哈布斯堡式家族(2/2)
维也纳,莫光坓在美泉宫见到了再次流亡的波旁王朝成员们。
现场人非常多,除了流亡的波旁王朝贵族外,还有很多奥地利贵族和前来迎接国王的瑞典贵族。
毕竟申国莫光坓除了路易十六外孙这个标签外,他还是瑞典国王,是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外孙。
从这方面来说,退位的奥皇弗朗茨一世和莫公泽是莫光坓的亲表舅,现在的神罗皇帝斐迪南一世是他的亲表哥。
胖胖的路易十八,看起来非常和善,看见莫光坓就忍不住流下泪来。
“亨利,小亨利,你长的跟我兄长是多么的相似,他是个好人,他不该受到那样的对待。”
莫光坓的到来,是自法兰西大革命,路易十六夫妇上了断头台之后,他们的直系后裔再次出现在欧洲贵族们的面前。
路易十八的话,引起了在场贵族们的共鸣,他们很多人在大革命中都失去了至亲和财富。
很多人也明白,大革命之后,贵族高高在上的神圣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些共鸣的悲切哭泣,就仿佛是给欧罗巴旧贵族献上的挽歌。
唯有眼神犀利故作高傲,言语间毫不掩饰对所有效忠过拿破仑之人切齿痛恨的阿图瓦伯爵,也就是后来的查理十世看起来不为所动。
“贵族的时代并没有过去,因为我们的高贵是传承自几千年的血脉,是上帝赋予的,这不是简单的暴力可以摧毁。
所谓的宪政,不过是那些无能贵族对于贱民的投降,如果要我像英格兰国王那样成为傀儡,那宁愿去做一个砍柴工!”
查理十世一如既往的顽固,充满了对贵族血脉的自矜,对宪政的极度厌恶,甚至连英格兰的君主立宪都被他鄙视。
当查理十世高谈阔论完毕,一票波旁家族流亡贵族就围绕在他们身边高声欢呼了起来。
而查理十世则如同骄傲的公鸡,穿着华丽的衣服,高高昂起头,用略带挑衅的眼神看向了莫光坓。
似乎拿破仑被俘之后,法兰西王国就会回到以往,波旁王朝统治就稳如泰山,他查理十世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眼前的莫光坓。
莫光坓在心里叹了口气,更加确定了他不会去沾染法兰西王冠的决心。
至少是在阿图瓦伯爵(查理十世)这些顽固分子遭遇重创之前,他不会回到法兰西去的。
“亨利,听说你把那些背叛者都释放了,还给了他们衣服和食物让他们回家?”
莫光坓刚刚挨着路易十八坐下,查理十世就忍不住上来质问了。
看起来他是想趁着人多,给莫光坓一个下马威,彻底断了路易十八传位给莫光坓的念头。
亨利是莫光坓的法兰西名字,他法国全名为亨利.弗朗索瓦.路易斯.波旁.莫。
首名亨利正是来自波旁王朝的建立者,第一代波旁法王,贤明王亨利。
未来还可能要在名字中加入古斯塔夫等字眼,以表示他成为了瑞典人的国王。
听到查理十世质问,刚坐下的莫光坓立刻就站了起来,按照东方晚辈回答长辈话的规矩施礼之后,才用正宗巴黎口音法语回应。
“当我还没有加冕为瑞典国王的时候,伯爵就是我的叔外祖。”
莫光坓先表明他为什么要给查理十世行礼,因为他是国王,而查理十世不过是王室成员。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辈分差距大小,都没有国王给其他贵族行礼的做法,所以莫光坓必须要解释一下。
解释完毕,莫光坓才继续回答道:“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动乱之后,叔祖父,法兰西人的血已经流的够多了,现在到了宽恕的时候了。
宽恕能让法兰西人回到他们的家乡安静的生活,避免再一次动乱,避免再次被某个野心家利用,成为挑起恐怖战争的源头。
我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宗旨,就是要让法兰西人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的仇恨,不再继续下去。”
莫光坓的这套说辞,是来之前莫子布定下的。
即肯定法兰西大革命的进步性的同时,否定法兰西用战争向外输出大革命的做法。
同时给拿破仑战争打上不义的标签,并支持欧洲各族开始进行民族划分,让他们划分的越细越好。
当欧洲像后世那样出现上百个民族的时候,谁出现也不可能把他们统一起来了。
而莫光坓的话,也契合此时看到结束战争曙光的贵族们期待。
欧洲的贵族们在拿破仑战争中损失惨重,都希望能结束战争,回去稳固统治,过几天安宁舒心的日子。
因此他话音刚落,立刻就赢得了大量的赞誉和掌声。
莫光坓更进一步,少年人喜欢出风头的冲动还是压制住了他的理智,他看着屋内的贵族们说道:
“我想在此之后,谁能为国民带来的和平与繁荣,谁就能继续成为他们的领导者。
新的时代下,即便血脉再是珍贵,也需要顺应民心了。”
这些话是对前来迎接他的瑞典贵族说的,瑞典贵族现在就两个要求。
一是趁着新国王在战场打出来的声威,在维也纳和会上尽量捞取好处。
二就是国王能接受地方贵族与国王共治的现实,建立一个英格兰那样的君主立宪政体,国王的归国王,贵族的归贵族。
而莫光坓的这番表态,正好契合他们的愿望。
但查理十世十分不忿,因为莫光坓这些话就是他最不想听到的,他正要开口反驳,一连串脚步声响起。
奥夏王国摄政王,西夏王国国王莫公泽在大批宫廷武士的簇拥下,亲自赶来了。
“亨利国王说的没错,新的时代到来了,我们都要思考如何在新的情况下,给欧罗巴州带来永久的和平与安宁。
所以这次,我会召集所有欧罗巴的君主们赶到维也纳,是所有的君主,他们都会赶到,英格兰摄政王乔治陛下也会赶到。”
刚才还一脸不忿的查理十世此时见到莫公泽,如同老鼠看见了猫,老老实实的退后几步,隐入了一群贵族中消失不见。
。。。。
西元1815年8月8日。
当欧罗巴各国君主都赶到维也纳之后,莫公泽将奥地利国王的加冕地,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让了出来,作为侄子莫光坓加冕为瑞典王国的场地。
在英格兰摄政王乔治四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萨丁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一世,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四世等欧洲主要君主的见证下。
莫光坓在一群瑞典贵族的簇拥下,戴上了象征瑞典王权的埃里克王冠。
这其实是一场非常不同寻常,甚至是一场有些诡异的加冕仪式。
瑞典是新教路德宗的一员,但是却在天主教的教堂中加冕,为莫光坓戴上王冠的,也不是什么大主教,而是他的叔叔莫公泽。
看着莫光坓头上反射着圣斯蒂芬大教堂烛火亮光的王冠,很多人突然意识到,或许一个新的哈布斯堡式的家族已经诞生。
同样很多人意识到,沙俄、西班牙、葡萄牙和尼德兰,也要迎来重大改变了。
唯一不同的,就是沙俄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获得原谅,尼德兰用什么形式来统一。
西班牙和葡萄牙,则恐怕要天翻地覆了。
(本章完)